万亿深海科技再次迎来重磅催化!
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指出,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加强顶层设计,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发展海洋经济。要提高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强化海洋战略科技力量,推动海上风电规范有序建设。
广发证券指出,这一会议标志海洋经济的顶层战略已经落地,上海、青岛、海南等地方跟进。后续产业配套政策(专项资金支持等)有望持续密集出台,初步预计中央投资力度达到千亿级别。
地方政策落地呼应
从经济层面看,2024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对GDP的拉动作用达11.5%,凸显其在驱动经济增长、突破发展瓶颈方面的战略价值,正逐步成为打破区域发展内卷、重塑经济格局的核心动能。
从政策力度看,自今年3月份深海科技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沿海省份地方政府一直加快海洋政策落地,推动海洋经济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
6月25日,《上海市海洋产业发展规划(2025—2035)(征求意见稿)》明确,重点发展船舶海工、航运产业等,目标到2030年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增加值超450亿元、到2035年超700亿元。
6月26日,广东省召开全省海洋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加快建设现代化海洋产业体系,不断壮大现代化海洋牧场、海上风电、海洋油气开发、现代航运、海洋文旅、海工装备、海洋船艇、海洋空天、海洋生物医药等产业。
重点关注材料、装备、数智化方向
天风证券指出,海洋科技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了海洋资源开发的深度,其认为海洋科技产业链应重点关注三大领域:深海材料研发、深海装备制造及深海数智化应用。
深海材料是深海科技发展的基础支撑,其研发领域主要涵盖高性能钢、合金材料及复合材料等关键品类。在深海应用场景中,材料性能面临严苛考验,以被称为 “海底生命线” 的海缆为例,由于长期处于强腐蚀、高水压的复杂水下环境,其对材料的耐腐蚀、抗拉耐压、阻水防水等性能有着极高要求。在国内海缆材料生产领域,万马股份的表现较为突出。作为目前国内极少数能够稳定且批量对外供应海缆绝缘料的企业,其海底电缆用绝缘材料在抗焦烧性能、机械性能等关键指标上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海缆材料的国产化提供了重要支撑。
深海水下技术装备是深海开发的重要支撑,深海经济的发展也带来行业景气度提升。2024年我国造船完工量同比增长13.8%,新接订单量同比增长58.8%,手持订单量同比增长49.7%。作为全球最大船用锚链和海洋泊链制造商,亚星锚链充分受益船舶行情高景气。2024年,公司营收19.89亿元,同比增长2.98%;新承接订单18.53万吨,同比增长2.6%。2025年一季度营收达5.88亿元,同比增长31%。
海洋数字化、智能化是深海科技发展的重要方向,海洋电子信息产业加速向网络化与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随着全球数字化转型、AI技术快速发展的大趋势下,海底光缆通信网络建设已迎来重要发展窗口期。据TeleGeography数据,2016年至2024 年间,全球已投产的国际通信海缆达97条,总长度累计46万公里。当前,全球范围内处于在建及拟建阶段的国际通信海缆有50余条,预计总长度将突破42万公里。在这一领域,亨通光电具备从海底光缆、海底接驳盒、中继器、分支器的研发生产,到跨洋通信网络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及建设的全产业链能力。该企业是全球前四具备成熟的跨洋洲际海底光缆通信网络综合解决方案能力和万公里级超长距海底光缆系统项目交付经验的唯一中国企业。截至 2024 年末,其已承建142个海洋通信项目,全球海底光缆签约交付里程累计突破10.6万公里。
西部证券表示,深海科技行业首次纳入国家战略,这一政策升级亦标志着深海科技从科研探索向产业化应用的战略转型,未来深海科技将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