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新能源城市NOA智驾地图市场,腾讯、高德占据主流

互联网
2025
05/23
09:37
分享
评论

随着新能源汽车智能化竞争的持续升温,城市NOA正成为辅助驾驶技术普及的关键战场,而智驾地图作为核心底层能力,其重要性日益凸显。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市场新能源乘用车(不含进出口)城市NOA搭载智驾地图已超过70万套,其中腾讯地图、高德地图分别以49.01%、47.90%市占率位列前二名位置。

行业分析显示,随着比亚迪、吉利等车企将城市NOA下探至10万元市场,智驾地图产业正经历技术路线革新。高精地图曾一度被业界认为是高阶智驾以及自动驾驶系统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了解到,早期主机厂量产的高速NOA功能普遍都采用了“高精定位+高精地图+车端传感器”的智驾方案,车辆采用高精定位识别自身在道路上的位置,然后利用高精地图明确该位置的定位图层的信息,再通过车端传感器识别匹配、推算实际位置。然而,面对高精地图采集成本高昂、泛化难、更新慢的挑战,以及感知算法能力的提升,行业开始走向“重感知、轻地图”路线。“轻地图”并非是不再需要地图,比如在复杂路口、车道分叉/合并、进出环岛与连续变道等场景下,仍然需要高质量的地图数据支撑来保障体验和安全。总而言之,智能驾驶行业需要一张精度更轻、更新更快的活地图。

目前,多家图商积极寻求转型,推出了语义要素更少、精度更低,从而制作成本更低、更新更快的轻量级高精地图,以及采用标准的导航地图(SD MAP)的无图方案。例如,腾讯推出"多图合一"模式,实现了标准导航地图(SD Map)、轻量级高精数据(HD Air)与高精地图(HD Map)的有机融合。该方案通过分层处理道路数据,保留车道拓扑、交通标志等核心要素,在确保数据鲜度的同时降低使用成本。高德也早在2023年推出了高德HQ Live MAP,简化了城区普通道路场景中不必要的地图元素,降低了制作和部署成本。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兼具成本与性能优势的轻地图方案,可以降低对车端自动驾驶芯片算力的需求,可以更好地助力城市NOA的规模化量产。

车企也在推动与合作伙伴的深度合作,实现数据共享与共建。以腾讯与长安汽车的战略合作为例,长安汽车既是数据的需求方,也是天然的数据源供给方,腾讯则拥有甲级地图测绘资质,以及覆盖全国38万公里高速及城市快速路的高精度地图数据。双方通过深入数据共享和共建,通过车辆实际行驶数据与地图数据的双向赋能,更好地打造不断「学习」和「优化」的智驾地图。目前,腾讯地图已经为蔚来、乐道、极氪、魏牌等多家汽车品牌的城市NOA提供智驾地图服务。

地图数据还可以参与到算法模型训练中,作为“真值”数据,让智能驾驶更懂道路拓扑结构,更懂路、更认路。目前存在观点认为,面向更高级别的L4\L5级自动驾驶,地图仍将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感知系统收集实时路况信息,地图负责路径规划,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实际上,地图除了提供了车辆感知范围外的道路信息,对于预测、决策和规划更有帮助。在此趋势之下,更开放、更灵活、更鲜活的地图数据服务,将赢得更多市场。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砍柴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