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为积极响应国家“非遗活态传承”号召,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深度融合,在海淀区文化和旅游局(以下简称“海淀区文旅局”)指导下,心言集团联合海淀区图书馆共同举办的“非遗传承计划之烧箔画限定体验工坊”活动在心言集团总部圆满举行。此次活动由手工艺品师、非遗讲师张进钰老师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烧箔技艺”为核心,通过烧箔理论讲解、工艺体验与文化分享等形式,带领参与者近距离感受千年非遗的独特魅力。心言集团多名员工共同参与,现场气氛热烈。
政企联动,共筑非遗传承新篇章
活动开始时,心言集团联合创始人、联席总裁兼首席战略官张新华代表集团致辞,对海淀区文旅局与海淀区图书馆的鼎力支持表示诚挚感谢。他表示:“此次合作充分体现了政府与企业携手推动传统文化‘活起来’‘火起来’的决心,心言集团作为海淀区文旅局的一对一党建品牌共建企业,在推动传统文化传承、共筑非遗传承上有着坚定的决心。此次活动也为心言集团践行社会责任、赋能文化传承提供了重要平台。”
千年技艺,一脉相承:烧箔画的前世今生
作为本次工坊的核心内容,烧箔技艺的历史与烧箔画制作成为活动亮点。课程通过图文并茂的讲解,系统呈现了烧箔画从唐代萌芽到明清鼎盛,再到现代复兴的千年发展脉络。现场参与者无不惊叹于这项技艺的精妙:薄如蝉翼的金属箔片,经热处理与化学反应,竟能幻化出流光溢彩的纹理,每一幅作品都因温度、时间的细微差异而成为“孤品”。
“烧箔不是‘烧’,而是一场与金属对话的艺术。”非遗讲师张进钰老师详细讲述了烧箔画制作的全流程。从硫磺布与铜箔的熨烫反应,到胶水涂刷、贴箔定型的精细操作,参与者们仔细倾听,了解平凡金属蜕变为艺术珍品的奇迹。张老师特别提到:“烧箔的随机性与不可复制性,正是其魅力所在。它教会我们敬畏自然,尊重传统工艺中蕴含的哲学智慧。”
理论讲解结束后,活动进入实践环节。参与员工们选择喜欢的样式体验烧箔画制作,亲手完成从设计、涂胶到贴箔、清理的全流程。
“没想到一片金属箔竟能呈现出水墨画般的渐变效果!”心言集团员工李女士在完成自己的首幅烧箔作品后难掩激动。许多参与者表示,通过亲手操作,他们深刻体会到传统匠人“毫厘之间定乾坤”的严谨态度,也对非遗技艺的传承不易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活动现场,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烧箔画作陆续诞生,“柿柿如意”、“醒狮”、“福到了”等带有美好寓意的作品承载着体验者的心声,传统与创新的碰撞在此刻淋漓尽致。
非遗活化:让传统工艺落地生花
本次活动不仅是技艺的传授,更是一次文化认同的深度唤醒。海淀区文旅局通过引入“非遗+企业”的创新模式,将烧箔技艺从博物馆展柜搬进现代生活场景,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心言集团作为科技与文化融合的倡导者,亦借此机会展现了企业助力非遗活化的多元可能,未来希望能为文化传承贡献更多力量。
活动尾声,心言集团参与体验的员工们特别表达了对海淀区文旅局以及海淀区图书馆合作方全力支持的感谢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场非遗讲师们的感谢!心言集团承诺,将把非遗传承纳入企业社会责任长期规划,通过人员支持、资源对接等方式,助力更多传统技艺走出深闺、走向世界。
非遗的生命力,在于代代相传的坚守,更在于与时俱进的创新。此次“烧箔画限定工坊”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海淀区非遗保护工作注入了新活力,也为政企合作模式提供了典范。心言集团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继续深耕文化传承领域,与海淀文旅局、海淀区图书馆共同书写非遗发展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