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的就位,让辅助驾驶行业看清谁在裸泳。
当辅助驾驶的“安全”话题被拉到首位,辅助驾驶供应商们比拼技术实力的时刻才真正到来。
谁能为用户提供安全可靠的辅助驾驶方案?
只有有技术实力的企业才能给出答案,譬如元戎启行。
目前,端到端模型是行业的主流模型,市场上搭载城市NOA功能的高性能辅助驾驶系统背后几乎都搭载了端到端模型。端到端模型架构类似于人类的神经网络,优势是决策、行动更拟人,使用范围更广,人机互动能力更强。
不过,端到端模型也有诸多需要优化的地方。例如,端到端模型有“黑盒问题”,模型输出的行为存在不可解释性。并且,端到端模型还不能真正理解人类的驾驶习惯,分辨限行、潮汐车道以及不同车牌的含义。
为此,元戎启行进一步推出了VLA模型(视觉-语言-动作模型)。VLA模型基于端到端架构,融合了大语言模型,能够精准补齐端到端模型的短板。
首先,VLA模型中的语言模块,能够解释模型输出行为的原因,让用户感到更安心,为用户提供更强的安全感。其次,在大语言模型的加持下,VLA模型可以理解复杂的语音信息,不会犯低级错误,能够解读潮汐车道、可变车道与应急车道的驾驶规则,安全性能更强。
在目前的辅助驾驶领域,能够推出VLA模型的企业主要有元戎和理想。从技术领先性和量产经验的维度综合考虑,元戎启行和理想在国内智驾的技术上已经处在领先地位。
为什么是元戎启行?
2019年元戎启行在深圳成立。成立之初,元戎就向市场带来了颠覆性的多传感器前融合技术。该技术为后续BEV+Transformer的感知技术新范式打下了深厚的基础,目前“BEV+Transformer”的前融合式感知方案,已成为感知技术的主流方案。
2023年,当行业仍依赖高精地图时,元戎启行便率先推出“无图”方案,即Mapfree方案。元戎的Mapfree方案在导航地图覆盖的范围内,就能开启“点到点”的辅助驾驶功能。成本层面,导航地图的成本仅为高精度地图的1/3,让辅助驾驶落地真正成为了可能。
凭借着Mapfree方案,元戎启行迎来了“懂”它的人。2023年,元戎启行与长城达成深度技术合作,成为新款魏牌蓝山的智驾供应商。为了回馈长城的赏识,元戎将最新研发成果端到端模型部署到长城的新款蓝山上。
2024年8月,新款蓝山上市即爆款,短短4个月,销量突破3万辆,一度把元戎启行送上了四季度城区高阶智能辅助驾驶供应商市场的前列,拿下了15%的市场份额。与此同时,长城也从赏识到笃定,向元戎启行投资1亿美元。
这是元戎启行获得的第6轮融资。此前,元戎还获得了来自阿里巴巴的3亿美元的融资。元戎启行表示,资金将会用于夯实国内量产业务,拓展海外业务以及为研发布局VLA模型等前沿技术。
资金的充裕,让元戎在前沿技术的研发以及市场层面有更多话语权。现在的元戎迎来了定点的爆发,相继获得多家主机厂的合作。截止到2025年初,元戎宣布已经有10款车量产下线,涵盖SUV、越野车和MPV等车型。其中,有超过5款量产车将搭载VLA模型。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乘用车L2及以上辅助驾驶达到55.7%,预计2025年将分别达到65%。在未来两三年内,L2级基础智驾功能将逐渐成为新车的“标配”。
毋庸置疑的是,辅助驾驶市场即将迎来全面爆发。黎明前夜,元戎成为了最有潜力的选手,而如今元戎启动最需要的就是静候。待技术开花结果,为市场带来另一个爆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