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亚洲独角兽论坛正式发布的《2024年亚洲独角兽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中国是名副其实的亚洲独角兽中心,在亚洲独角兽中位居多项第一。
亚洲独角兽论坛(Asia Unicorn Forum,简称AUF),是区域性国际组织,致力于推动亚洲独角兽公司的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据亚洲独角兽论坛执行主席刘彦龙先生介绍,“独角兽作为投资领域的概念,一直被资本市场所关注,但是我们认为独角兽已经成为独立的一种经济现象,我们首次将独角兽定义为:独角兽经济。”
“与其他的独角兽报告不同,我们从创业家精神、模式创新、科技优势、资本力量等角度深入挖掘亚洲独角兽的发展特征,研究分析指标覆盖6大类别,共计59个指标。”刘彦龙先生指出,“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了亚洲独角兽成功背后的逻辑以及可以复制的规律,就是他们普遍采用了创造新市场战略(Creating Neo-Market Strategy, CNM),他们不仅创造了一个伟大的公司,更是创造出一个全新的市场与行业,并且成为一种强大的变革性力量,推动了亚洲科技与经济发展。”
《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底,亚洲独角兽共计646家,累计估值近2.4万亿美元,平均估值约37亿美元,自成立到成为独角兽的平均年份为5年,分布在亚洲的16个国家,涉及11个一级行业(对应31个二级行业)。中国的独角兽数量最多,达454家,占亚洲独角兽达七成;其次为印度,数量占比达12%;只有中国、印度、以色列、新加坡、韩国这5个国家的独角兽数量超过10家(见图表一)。特别是在亚洲独角兽聚集的城市排名中,前四名都来自于中国:北京独角兽104家、上海80家、深圳43家、杭州41家。
图表一:亚洲独角兽在不同国家的数量分布,来源:亚洲独角兽论坛 《2024年亚洲独角兽发展报告》
此外,在2024年亚洲独角兽100强公司中,中国独角兽占75家。中国独角兽累计估值近1.74万亿美元,占亚洲独角兽的73%;历史累计融资总额超3376亿美元,累计融资总额平均值达7.4亿美元。中国独角兽的数量、总估值、历史累计融资总额均位列亚洲独角兽第一。
《报告》对亚洲各国家对应行业的独角兽进行分析显示:1)中国独角兽行业分布多样;2)软件、交通运输、消费、金融科技、文娱传媒等多个行业的独角兽来源国更广泛,而硬科技、能源电力2个行业的独角兽主要来自于中国。
《报告》对亚洲各国家与行业的交叉估值分析,发现:1)中国的软件、交通运输、硬科技、消费、金融科技、文娱传媒6个行业总估值均超过1000亿美元;印度仅软件行业总估值超过1000亿美元。2)除中国和印度外,以色列的软件、新加坡的消费行业估值也相对较高。(见图表二)
图表二:亚洲独角兽不同国家和行业的总估值分布气泡图,来源:亚洲独角兽论坛 《2024年亚洲独角兽发展报告》
中国独角兽领跑亚洲,从成立到成为独角兽的平均年份为4.8年,低于亚洲平均时间5年。在646家亚洲独角兽中,有73家公司于2024年新晋成为独角兽。其中,有10家公司在成立不到一年就成为了独角兽,成为本报告的靓丽风景线。这10家公司成为独角兽的时间,远远突破了10年的标准,刷新了独角兽成功时间的世界记录,是独角兽中当之无愧的新锐明星。这10家新锐明星中,有8家诞生在中国,1家诞生在印度,还有1家诞生于日本。
中国独角兽能在亚洲独角兽的表现中名列前茅,与中国的国际地位、宏观经济、市场环境、政策支持、产业生态、技术环境、社会文化、资本环境综合实力息息相关。长达300多页的《报告》还揭示了亚洲各国独角兽发展背后的动因和成功规律,对独角兽打造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关注官方微信服务号 (亚洲独角兽AUF),可免费领取《报告》全文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