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春天,随着成都“立园满园”行动的全面铺开,36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为这座创新之城注入强劲动能。在这一轮政策推动下,新网银行作为扎根四川的数字银行先锋,积极响应实体经济需求,联合相关部门推出“金融满园2.0计划”,首期10万家小微企业白名单已全面开放,意向授信金额达千亿规模。
这正是新网银行等数字银行以“技术毛细血管”渗透实体经济肌理的生动写照。从诞生之日起,新网银行就关注到科技引领与创新驱动对于业务破局的关键作用,将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从而引领自身业务发展向数智化迈进。
AI中台赋智,跳好普惠金融的“针尖芭蕾”
在数字普惠金融的舞台上,新网银行正以“AI中台”为支点,演绎一场具有挑战性的“针尖芭蕾”——既要在指数级数据洪流中保持算法迭代的精准度,又要在毛细血管般的小微场景间维系服务温度。
依托数字技术,新网银行致力于构建“四横四纵”数字化运营体系,在数据资产运营、业务精细化运营、高效经营决策等方面进行深耕。
在风控方法论方面,新网银行将过去基于实体数据的简单预测模型升级为基于行为数据的高维变量关联决策过程,有效识别不同客群及其金融需求,为全行数字化业务运营提供实时、准确、全面的决策依据。
在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2023年度“金融科技发展奖”获奖项目名单中,新网银行凭借“全渠道普惠金融营销体系”项目获得“金融科技发展奖”三等奖。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新网银行充分利用分布式技术、大数据等工具,建设多维度客户营销管理系统,成功联通线上智能信维系统等内外部系统,实现了数据价值深度挖掘。这不仅提升了数字化营销能力,还进一步拓宽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深度。
成立以来,新网银行已累计发放数字普惠贷款超过3.6亿笔、金额超过1.2万亿元,覆盖全国4000万新市民、个体工商户、农户和小微企业等客群。
迈向数智化,建设“一云多芯”AI金融云底座
前不久,金融监管总局、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银行业保险业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旨在探索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
随着AI模型技术的出现和迭代提升,其低算力要求和低数据训练成本的特性,让中小银行能够以更低成本引入和应用这些先进技术,并基于自身特点自研化。
新网银行基于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整体布局智能化能力建设,组织建设“一云多芯”的AI金融云底座,构建大小模型能力矩阵,沉淀数据和知识服务能力,集中优势资源,支撑人员密集型智能化应用产品的研发工作。
对于客户服务端,新网银行打造基于大模型的智能服务平台“识卷”,通过深度融合多模态数据处理能力,解决新市民客户个性化授信难、房屋抵押贷款、车辆抵押贷款等抵押业务流程复杂的问题,其智能化处理个人客户十余种授信自证数据,为客户提供多种资产认证模式去适配客户具体情况,利用大模型更好推进普惠金融落地。目前使用该服务的客户人均提额幅度超过30%。
随着大模型深入应用,新网银行将不断拓展人工智能的应用边界,加大智能化应用的投入和创新力度,积极拥抱新技术、新模式,致力于推动银行业务的数字化与智能化升级。
从累计超3.6亿笔的数字普惠贷款,到“一云多芯”的AI金融云底座建设,从斩获“金融科技发展奖”的营销体系,到支撑个性化授信的大模型平台“识卷”,新网银行以科技创新与金融服务的深度融合,正走在银行数智化发展的前列。面向未来,新网银行将持续夯实智能化能力布局,扩大AI技术应用边界,探索科技金融发展新范式,为更多小微企业和新市民提供坚实金融支持,在新质生产力跃升的浪潮中实现韧性生长,绘就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崭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