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渡科技举办AI中台战略合作庆典,携手30家医院共建智慧医疗新生态

互联网
2025
05/13
16:19
分享
评论

5月9日至11日,第29届中国医院信息网络大会(CHIMA 2025)盛大召开,医渡科技AI中台战略合作庆典于大会现场成功举行。多家国内知名医疗机构代表及合作伙伴齐聚一堂,共同见证医渡科技在AI医疗领域的又一里程碑。此次庆典不仅彰显了行业对AI中台技术价值的深度认可,更标志着AI医疗加速迈入规模化应用新阶段。

中国医院协会信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院》杂志社社长王才有主任出席庆典并发表致辞。他高度评价医渡科技的创新实践,并表示:“针对大模型在医疗领域应用可能出现的算力孤岛、数据孤岛、模型孤岛,以及幻觉问题和医学知识处理效果等难点问题,医渡科技的AI中台理念和架构设计,不只是提供一个技术解决方案,而应该在搭建一个开放合作的桥梁,为行业大模型应用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王才有致辞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副院长孙颖教授,上海市肺科医院副院长陶蓉,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信息部主任衡反修,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信息中心主任王力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信息中心主任胡磊,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信息科主任庄思良,浙江省人民医院信息中心副主任范玉林,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信息处副处长刘亚军,宁波市卫生信息中心副主任毛晓延,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中心副主任王飞,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信息处大数据中心李慧霞等多位专家代表共同完成象征生态联结的“智汇之环”AI中台拼图。

医渡科技政医事业部技术创新副总裁、AI架构师李林峰博士在庆典仪式上表示,医渡科技始终秉承“使精准医疗惠及每一个人”的使命,从科研专病库到新一代数据中心,从病历结构化技术到大模型辅助决策,持续推动医疗智能化发展。此次AI中台的落地,首批即赋能30家知名医院完成智慧升级,验证了医渡科技的技术实力和生态号召力。“这些医疗机构不仅是AI技术的先行者,更是以临床需求驱动智慧医疗落地的核心力量,是未来医疗的共建者。”李林峰博士强调。

在医疗智能化的浪潮中,大模型多任务引擎的技术特质让医疗机构全面实现智能化成为可能。然而,大模型在医疗场景中的应用面临诸多挑战,如何统一管理多种不同类型的大模型、如何利用医院数据进行模型微调、如何保证知识库检索的效果避免幻觉、如何与数据打通并整合传统AI技术,都是大模型医疗应用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医渡科技打造的AI中台,通过统一管理多类型模型、打通医院数据与知识库、融合大模型与传统AI技术,帮助医院夯实智能底座,掌握自主的AI建设能力,真正实现“授人以渔”。

今年以来,融合DeepSeek实现全新升级的AI中台,上线仅三个月即完成全国30家知名三甲医院首批部署应用,其创新性的“软硬结合、训推一体”架构助力医疗机构实现“敏捷创新”——病历书写从传统5分钟手工作业到30秒智能完成,TNM分期评估耗时减少70%,1分钟医生就能自主打造自己的专属智能助手,强大的场景适配性串联起诊前、诊中、诊后全链条医疗服务。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应用实践中,基于AI中台打造的智能应用赋能肿瘤诊疗多场景,包括病历书写、辅助决策等,单个医生月均使用智能助手超150次,接诊效率提升50%,医生基于AI中台自建的智能体涵盖从MDT到患者宣教多种场景。

下一步,医渡科技将持续推动AI中台系统性升级,依托可扩展的智能中枢架构,加速推进专科化、场景化应用矩阵建设。通过深化垂直专科领域赋能,逐步覆盖肿瘤、心脑血管、罕见病等重大疾病全病程多场景赋能。通过开放平台与知名医疗机构共同培育具有行业范式价值的创新应用,推动AI技术向临床更深层次渗透。

正如医渡科技联合创始人、CEO徐济铭所说:“当每家医院都能自主培育智能体时,我们迎来的不仅是效率革命,更将重塑整个医疗服务的价值范式。”未来,医渡科技将持续深化与医疗机构的合作,以AI中台为纽带,推动技术、数据、场景的深度融合,携手合作伙伴共筑开放、协同、可持续的智慧医疗生态。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砍柴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