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东宝2024业绩风暴后,2025一季度迎来触底反弹

互联网
2025
05/12
09:47
分享
评论

通化东宝4月29日披露了2024年年报以及2025年一季报,展现出一家老牌药企在逆境中的韧性突破与战略升级的阶段性成果。尽管2024年业绩受多重短期因素扰动,但公司通过产品结构优化、创新研发加速和全球化布局,在2025年一季度实现收入增速转正,释放出触底回升的积极信号。

一、集采周期下的破局之道:从“量价博弈”到“结构升级”

在去年第二次国家胰岛素集采后,通化东宝以差异化的竞争策略打破行业困局。2024年集采续约中,公司全系产品以A/A1类中标,总签约量达4500万支,较首轮集采增长73%,为公司本次集采周期内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本盘。

值得关注的是,通化东宝通过“以价换量”打破发展瓶颈,本次集采落地后快速提升三代胰岛素占比(收入结构中占比已接近40%),驱动盈利模式向高质量发展转型。2025年一季度三代胰岛素销量同比增长123%,门冬系列胰岛素销量同比激增260%,既验证了集采策略的有效性,也为后续更广阔的市场拓展奠定基础。

国际化战略初显成效海外收入显著提升

在出海战略上,通化东宝在以往以原料药出口为主的模式上,积极寻求具备更高附加值的制剂的出口,并将目标市场扩大到更多的新兴市场国家和更高等级的发达国家与地区。

报告期内,通化东宝“胰岛素+GLP-1”产品出海获得多项进展:(1)精蛋白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30R)在乌兹别克斯坦获批上市;(2)人胰岛素原料药通过欧盟EMA上市批准前GMP检查;(3)利拉鲁肽注射液获哥伦比亚GMP证书;(4)利拉鲁肽注射液接受埃及GMP现场审计。

根据公司披露数据,2024年通化东宝海外市场实现收入1.03亿元,同比增长近80%,2025年第一季度继续维持高增长态势,印证了公司开拓国际市场策略的有效性。随着后续在更多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市场的获批,海外收入贡献将提升到新的量级。

、研发管线迭代:GLP-1 与代谢疾病领域的立体布局

通化东宝继续保持了高水平的研发投入,目前有4款产品进入III期临床,3款一类新药推进至II期,2024年研发投入4.5亿元,占收入比例高达22.4%。

面对GLP-1类药物的巨大市场,通化东宝通过“自研+合作”双轮驱动构建差异化竞争力。其GLP-1/GIP双靶点受体激动剂THDBH120已完成Ib期临床,在减重适应症中展现出显著效果——6 周内受试者平均减重9.36%,且具备双周给药潜力。该药物的II期临床已于2025年1月启动。

在GLP-1领域,公司还通过合作快速补充产品线:与质肽生物合作的司美格鲁肽注射液(THDB0225)III 期临床已完成受试者入组。此外,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复方制剂III期临床启动。

在痛风领域,2024年通化东宝依托考昔片获批上市,标志着公司治疗领域正式延伸到新的板块,而URAT1抑制剂、XO/URAT1双靶点抑制剂等两款一类新药的 II 期进展,也进一步夯实代谢疾病领域的管线厚度。

四、分红回购回报股东控股股东连续增持

面对阶段性业绩波动,公司通过“真金白银”向市场传递信心:近4.86亿元分红预案维持高派息传统,2024年3亿元股份回购与控股股东持续增持形成协同效应。更值得关注的是,3,827万股回购中部分用于股权激励,未来将核心团队利益与公司发展深度绑定。

、短期阵痛已过,长期价值不减

2024年业绩修正反映出公司在转型期的主动调整:终止THDB0207项目聚焦核心管线,计提研发减值以优化资源配置。尽管短期净利润承压,但这些举措为长期发展清除了障碍。

随着集采落地,公司实施“保量拓增”策略,在确保约4,500万支协议量执行的基础上,重点突破零售终端与空白区域市场,全力开拓集采标外增量空间。根据医药魔方胰岛素销量数据,2024年公司人胰岛素市场份额40%以上,稳居行业第一;甘精胰岛素市场份额超10%;门冬胰岛素系列正处于快速放量过程中,已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动力。

从行业趋势看,本次胰岛素集采周期至2027年结束,公司未来三年无进一步降价压力,且协议量保障了收入基本盘。随着三代胰岛素、GLP-1等新产品放量,叠加海外市场贡献,多家机构预测公司2025年净利润有望同比显著改善。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砍柴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