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技术正以指数级速度革新算力市场格局。2024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突破725EFlops,这标志着AI算力已成为驱动数字经济的核心引擎。从智能制造的实时优化到智慧医疗的高并发诊断,从政务服务的低延迟响应到生成式AI的规模化落地,各行业对智能算力的需求正推动着通用算力与智能算力的加速融合,催生出了"异构算力+场景化服务"的新模式。
根据IDC《2024第四季度中国X86服务器市场报告》显示,在技术迭代与市场需求激增的双重驱动下,2024年中国服务器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作为AI驱动产业变革的核心参与者,超云凭借技术领先性与生态协同能力,持续领跑市场。本文将结合超云产品技术大会南京站的实践成果,深度解析AI如何重构产业生态,并解读超云在技术创新与战略布局中的关键突破。
AI驱动产业变革,对算力提出新的要求
当前计算架构正在经历根本性转变,AI技术的渗透已深入硬件与软件的每个层级。这一变革在计算单元、芯片生态、存储系统和运维管理四个维度展现出革命性突破。
每个通用应用后,都有大模型提供AI能力
在计算单元层面,多核CPU通过高速互联与内存池化技术,显著降低了企业构建私有AI云的成本,使分布式训练和推理成为标准化能力。在AI芯片领域,通过国际主流架构与国产芯片的深度兼容,结合芯片间高速互联与低精度计算优化,使算力资源利用率提升超40%。
存储系统基于MoE架构的特性,推动了全闪存与CXL内存扩展技术的普及,将数据访问延迟降低至微秒级,为超大规模模型提供了必要支撑。软件栈的智能化升级正在重构运维体系,从服务器资源调度到AI任务编排,自动化工具链大幅减少了人工干预。而液冷技术的规模化应用,使数据中心的PUE值突破性降至1.1以下,为高密度AI算力释放提供了可靠散热保障。
这场变革让AI能力无缝嵌入到了每一个应用场景。生成式AI正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环境,通过模块化接口成为新一代应用的底层组件。在此趋势下,对算力底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异构算力的兼容,到敏捷交付体系,再到场景的深度适配,这些技术指标的全面落地,标志着AI基础设施正从技术协议走向规模化应用,而算力底座的成熟度将决定这场变革的深度。
超云AI算力底座,重塑智能计算环境
“超云AI算力底座的核心价值在于构建全栈式、自主安全的智能计算环境,实现从基础设施到业务场景的深度协同。”超云首席技术官付迪如是说。在基础设施层面,超云深度整合NVIDIA GPU的强大算力,以及海光、飞腾等国内信创领域的优质资源,精心打造异构算力资源池。同时,巧妙搭配分布式存储系统与低延迟网络设备,构成高可用性的硬件基座。
同时,超云基于先进的容器化技术,提供云主机、裸金属及虚拟化资源的弹性供给能力。通过智能资源感知算法,实现GPU、CPU、存储的动态配比,使算力资源利用率大幅提升。
服务管理环节,超云自主研发了运维管理平台与AI PaaS智能调度系统。它们不仅支持集群级资源的精细编排、灵活权限管理,还具备强大的故障自愈能力。此外,超云通过训推一体的计算框架,还提升了模型训练到推理的全流程效率。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超云AI算力底座全面托管DeepSeek、Qwen等主流大模型,提供从模型一键部署到业务无缝切换的一站式全栈能力。无论是自动驾驶领域对实时推理的严苛要求,还是生物信息学中超大规模训练任务对数据吞吐量的极致挑战,超云AI算力底座都能轻松应对,实现毫秒级响应与TB级数据吞吐,助力企业将AI能力迅速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
全栈能力与生态协同,构建AI算力新模式
超云凭借“算力+架构+产品+运维”的深度协同,成功构建起从底层硬件到上层应用的完整技术闭环,为AI能力从技术研发到实际场景落地铺就了一条无缝衔接的链路,切实助力企业达成降本增效目标。
在算力底座构建上,超云整合CPU、GPU、高速网络以及先进的深度学习框架,精心打造出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能力于一体的智能底座。超云融合架构展现出卓越的兼容性与灵活性,通过统一调度技术,实现跨芯片资源的无缝协同,使各类算力资源得以充分整合与高效利用。
在产品设计上,超云通过软硬深度协同,将算法、调度与运维组件集成到“开箱即用”的一体机解决方案中。客户无需进行繁琐复杂的配置工作,即可快速部署大模型,实现从模型训练到推理的全流程简化。同时,超云还依托智能化管理平台,实现了对AIDC全生命周期的统一监管。
算力的普惠,始于硬件与算法的深度协同。超云还与众多伙伴通过动态资源调度和边缘计算优化,让算力在云端与边缘端无缝流动。合作伙伴在架构创新、场景落地与生态标准上的持续突破,将算力系统的复杂性转化为标准化的技术模块,再通过生态整合,转化为面向客户的简单接口。这种转化能力已贯穿金融、能源、医疗、互联网以及科研等领域。
化繁为简,共赴AI新时代
AI的未来,不在于单一技术的突破,而在于生态的交响。超云将秉持开放合作,以生态为支点,与伙伴们共同撬动AI爆发的时代浪潮。AI的创新爆发才刚刚开始,让我们一同迎接爆发式的AI发展时代,让AI更简单,一起共赢AI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