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网季前,多数企业都会进行全面的风险「自查」,以更稳妥的安全状态进入实战攻防演练。然而,互联网资产扫描探测、漏洞扫描、渗透测试、整改加固等等一系列自查的策略手段,往往会疏忽「逻辑漏洞」这个防不胜防的小风险大隐患。
实战场景下的「逻辑漏洞」
不同于常规漏洞,逻辑漏洞的根源是业务或功能上的设计缺陷,由于程序逻辑不严谨或过于复杂,导致程序在处理输入时,未能按照预期的逻辑流程执行,从而引发安全或功能问题。逻辑漏洞往往隐藏在程序的深层逻辑中,简单的扫描工具常常无法有效识别,一旦攻击者发现逻辑漏洞,却可以轻松地利用逻辑漏洞绕过安全机制,执行非法操作。
逻辑漏洞典型特征:
隐蔽性:隐藏在程序的深层逻辑中,不易被发现。不同于SQL注入、XSS等传统安全漏洞,通过简单的扫描工具就能轻易识别。
利用简单:一旦攻击者发现逻辑漏洞,往往可以轻松地利用逻辑漏洞绕过安全机制,执行非法操作。
危害大:逻辑漏洞可能导致数据泄露、资金损失、服务中断等严重后果,对企业和用户的利益构成严重威胁。
逻辑漏洞威胁场景案例
越权漏洞威胁场景:某网站用户管理系统存在越权漏洞,攻击者可通过篡改请求中的用户ID来访问或操作其他用户的数据。
威胁分析:攻击者可以获取其他用户的敏感信息,甚至执行非法操作。
支付逻辑漏洞场景:某电商网站的支付系统存在漏洞,允许用户修改支付金额或绕过支付验证。
威胁分析:攻击者可利用该漏洞进行非法支付或套现操作。
隐蔽性强发现难,利用简单还可绕过安全机制,造成的危害却不容小觑。像支付逻辑,短信逻辑,越权漏洞、身份验证漏洞、业务流程漏洞、信息泄露漏洞等,都是十分常见且多发的逻辑漏洞,一旦被攻击者利用却可能直接洞穿防线,获取敏感信息或破坏组织的业务完整性,造成数据泄露、资金损失、服务中断等等一系列严重影响企业和用户利益的安全威胁。
聚焦实战的逻辑攻击动态防护
只有对逻辑漏洞有了充分的了解,才能真正做到知攻善防。云科安信全域应用风险防护系统作为一款深度耦合攻击面管理(ASM)、Web应用程序和API 保护(WAAP)攻防两端能力的创新产品,针对逻辑漏洞攻击带来了特色功能模块——逻辑攻击动态防护。
技术实现上,逻辑攻击动态防护功能启用后会对每个数据包嵌入基于国密算法生成的时间戳和一次性标识符。当服务器收到重复请求时,该功能就会自动校验时间戳和标识符的有效性,从而在源头上实现违规、异常乃至高风险访问的有效拦截与阻断。
逻辑攻击动态防护优势:
国密算法强力加密:国家级加密标准,确保数据安全。
减少误报保障业务连续:智能区分正常业务与攻击行为,减少干扰。
合规性保障:加强数据保护,满足法规要求。
在护网季的攻防演练需求场景下,逻辑攻击动态防护功能基于先进的数据分析和多种表单识别能力,可高效动态识别攻击队各类隐秘且复杂的逻辑攻击活动,源头上减少护网丢分,最大限度降低攻防演练中被“打穿”的风险。
逻辑攻击动态防护其实只是全域应用风险防护系统诸多功能中的一部分,作为一款创新型Web应用程序和API保护(WAAP)产品,全域应用风险防护系统不仅搭载了全面的web应用安全防护能力,还基于云科安信在攻击面管理(ASM)方面的优势,带来了黑客画像、流量隐写、弱口令检测、API安全、应用前置防护、网页自免疫、自动化攻击防护、表单加固等特色功能模块,覆盖企业从风险检测、主动防御到攻击者溯源的全维度安全需求。
2025“护网季”率先试用云科安信WAAP防御产品,无惧攻防演练实战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