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BN2025|百视通廿念不忘技术引领 帧帧日上谋篇视听

互联网
2025
04/24
14:59
分享
评论

2025年4月22日—25日,第31届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CCBN2025)在北京盛大开幕。本届展会以“广电视听更美好——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汇聚全球广电行业前沿技术成果。

2025年,适逢百视通成立20周年,廿载征程,百视通以技术创新为舵,内容建设为帆,携多项成果亮相展会现场,集中展示在数智化转型、文化科技融合以及用户体验升级领域的突破性实践,全方位凸显百视通在大屏视听领域的领军地位。

焕彩超高清,筑牢产业基石

4月22日,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党组书记、局长曹淑敏在CCBN2025开幕式上表示,2025年为“超高清发展年”,需进一步深化与工信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地方党委政府协同联动,会同产业各方大力推动超高清整体升级、规模见效。

超高清视频作为视听品质升级的核心引擎,也始终是百视通产业布局的重点方向。自 2015 年起,百视通便致力于4K、8K、杜比、Audio Vivid、XR等高质量内容产品建设,助力大屏高清化升级。

此次展会上,百视通带来的全链路超高清解决方案矩阵,涵盖智能封装架构、超高清标准全兼容、HDR智能精显、多维度音字方案、3D空间音频和无障碍观影等核心技术与创新应用,为用户带来沉浸式视听体验。

在产业生态层面,作为UWA世界超高清视频产业联盟的重要成员,百视通联合华为、马栏山音视频实验室等优质产业伙伴,持续推进国产自研双VIVID超高清标准的广泛应用和全场景渗透,通过协同创新,打造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超高清发展样本。

AI拓场景,突破生态边界

当下,AI技术的突破进展,正在重塑视听产业新的生态格局。百视通以 AIGC 为抓手,在场景应用、内容生产、数智服务等领域推出多个标杆项目。

由上海博物馆与百视通合作打造的国内首个AIGC数字孪生博物馆 “BesTV上海博物馆”成为展会焦点百视通依托AIGC、超高清等前沿技术,让上海博物馆的丰富馆藏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方式“活”起来。观众通过电视大屏,即可实现沉浸式云游博物馆,突破时空限制,体验365天×24小时线上互动式观展。

在内容生产领域,去年,百视通重点加强了AIGC工作流的开发和建设,在角色表情、场景构建、动作设计、配音情感和电影级镜头感五个方面积累经验和优化工作流,实现内容创作效率与品质的双重提升。目前,儿童科幻片《爆炸多元宇宙》、公益叙事短片《娇耳传》和改编自热门儿童文学IP的《糯米寻唐记》都在积极出品中。在版权成本日益增高的当下,不断寻找产业价值的突破。

此外,在数智服务领域,百视通自研的AI智能体“多模态检索”方案突破传统检索能力,显著提升内容发现效率。“无障碍视听”大屏服务平台则通过自研的智能制作平台,累计上线AI辅助无障碍视听内容超过1500小时,进一步推进了信息平权新生态。

多终端融合,探索全链路业态

在具有内容储备和技术能力之后,百视通同样展现出强大的生态整合能力,通过技术融合与场景创新,探索多渠道、多终端的泛屏业务。

作为上海IPTV播控平台,百视通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广电总局关于治理电视“套娃”收费和操作复杂工作的要求,通过界面优化与内容监管,为用户打造“更简单、更舒心”的收视环境。“5G云TV”通过手机端和电视大屏端的大小屏联动,为用户提供视听互动社交融合服务,全面升级广电5G与电视服务体验。

在移动端,东方明珠移动电视公交智能屏以“城市秀场”为定位,将公共出行空间转化为展示城市魅力的缤纷秀场。现场,一辆以金山农民画为主题场景的20路公交通过车内智能屏与城市景观的虚实联动,为乘客带来了“移动非遗展馆”的沉静式体验。

廿载铸辉煌,百视通帧帧日上

20年前,百视通从开创中国IPTV业务模式,成为国内首家登陆A股资本市场的新媒体企业,联合发行第一款家庭Xbox One,发布第一款4K机顶盒——“小红盒子”,到今天,成为集IPTV、OTT、有线电视、移动电视为一体的全牌照、全场景、全覆盖的行业领军企业。20年来,百视通因技术而生,因技术而兴。

站在二十年新起点,本次展会,高清化、智能化、泛屏化成为百视通未来发展的目标。无论技术如何发展,百视通将一如既往,廿念不忘技术引领,帧帧日上谋篇视听。

未来,百视通将继续深化 AI、超高清等技术的融合应用,在提升视听品质同时,致力于成为文化传承、社会服务的赋能者,携手产业链伙伴共绘广电视听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砍柴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