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美国宣布调整关税政策,将消费电子关键产业链纳入豁免范围,根据美方名单,豁免品类涵盖了芯片、智能手机、电脑、平板显示模块等。意味着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电视以及汽车用的OLED/LCD显示模组,均被纳入免税范围。这是特朗普政府近期的一次重要的政策“修正”,对于缓解美国国内的消费及产业链压力和全球金融市场压力起到了明显的积极作用,受此消息刺激全球股市均迎来了修复性反弹。
尽管后续消费电子产业链的美国关税政策仍不明朗,但市场普遍认为特朗普政府当前对华“关税工具”已近边际效应极限,接下来进入政策修正期及双边谈判的预期正在逐步升温,包括面板股在内的前期超跌品种已经显现出越来越大的长期估值优势,未来存在明显的估值修复空间。
面板暂获美“对等关税”豁免,避险效应凸显
从目前的公开信息来看,关于此次美国最新出炉的“对等关税”暂时豁免清单,外界可以肯定的两大关键信息可以简单归结如下:一是,豁免清单涵盖的范围并不仅限于TV、PC、智能手机等几类主要终端产品,而是包含了消费电子终端产品的几乎整条产业链,尤其是显示面板和各类芯片也一并进入豁免范围;二是,豁免清单并不针对特定国家设置,包括中国、东南亚、墨西哥、印度、韩国、日本等在内的所有对美出口大国或经济体都无一例外全部进入豁免范围。
从实际影响来看,豁免清单的出炉意味着整个消费电子产业链暂时摆脱了“对等关税”的影响,极大缓和了市场的担忧情绪。尽管美国政府同时表示未来将针对此次豁免清单范围的产品出台新的关税体系,但市场普遍认为,即便如此,未来的美国消费电子关税新政无论是政策力度还是实施节奏,都大概率不会再像以前那么极具随意性,而会更务实地考虑美国国内消费市场及相关产业链的实际抗压能力,因此其潜在的破坏力应该会大幅降低。
从整个消费电子产业链来看,此次“豁免清单”受益最大的无疑是显示面板行业。分析人士指出,显示面板几乎是所有消费电子产业不可或缺的上游关键供应环节,同时也是美国本土消费电子产业链薄弱环节,对于美国市场而言短期内完全不具备“反向国产替代”的可能性,这会在很大程度上掣肘未来美国关税政策的施展空间,因此显示面板可能是整场贸易战中受到冲击影响最小、同时也是最安全的环节之一,体现出了较好的避险能力。
“尽管美国企业在很多消费科技领域掌握着上游关键话语权,但在显示面板领域,美国一方面缺乏上游技术话语权,另一方面其本土更是基本不具备面板生产能力,只能依赖外部供应链来满足自身需求。”上述分析人士说。
上述分析人士进一步指出,尽管最近美国商务部长表示面板企业必须赴美本地生产,但实际上面板行业是公认的高资本门槛和长建设周期的重资产项目,其动辄数百亿的投资额和耗时数年的建设周期都是面板企业赴美建厂必须考虑的问题。“尤其是在前期台积电等重大晶圆制造项目进展严重滞后于预期的情况下,面板厂商是否真有信心和动力落地美国会成为一个大问题,即便是他们下定决心赴美生产,真正实现投产可能也需要五年左右甚至更长的周期。而且即便投产,高昂的成本也令美国生产的面板很难与中国及东南亚面板厂商同台竞争,短期内,中国的面板产业优势很难被赶上。”
错杀之下面板股或被严重低估,投资价值潜力亟待释放
在前期“对等关税”的冲击下,各大面板上市公司股价集体大幅下挫,A股市场面板龙头双雄京东方A和TCL科技股价一度跌至不足3.7元的低位。随着“对等关税”政策利空逐步出清,超跌的面板股已开始了价值修复之旅,但整体来看面板公司目前股价仍远未回到贸易战之前的水平,截至4月16日收盘,京东方A和TCL科技分别收报4.03元和3.81元。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其实从产业链独立性和避险能力角度来看,理论上面板股应该是本轮贸易战中的“科技避风港”,但从目前估值来看,面板股似乎处于严重被低估的状态。天风证券最新观点认为,前期“果链”公司对于“对等关税”的超跌反应明显过度,当前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蓝思科技、立讯精密、领益智造、鹏鼎控股2025年预计PE估值均在13-18倍之间,具有较高的安全边际,存在持续估值修复的空间。对照之下,面板股比如TCL科技2025年估值预计PE 不到13倍,同样具备投资价值。
分析人士指出,最近几年来在地缘政治高压下,处于风口浪尖的苹果公司一直是被“重点关照”的对象,其产业链外移呈现加速趋势,“果链”公司一直都在地缘政治风险漩涡中大幅摇摆。相比之下,面板行业由于技术与生产独立性要强很多,体现出了更强的经营韧性,面板股的风险更低,单位风险收益更高,但从市场表现来看还存在预期分歧,这更加表明面板股被相对低估了,其未来的长期投资价值也将具有更大的空间。
或许正是基于对于未来长期经营能力和估值修复的信心,主流面板上市公司纷纷酝酿新一轮的大额回购计划。据报道,TCL科技、京东方最近不约而同地提出了回购计划,两公司涉及的计划回购金额超过22亿元,此举无疑进一步增强了市场对于整个面板行业的长期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