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铭师堂与百所高校携手研讨教育教学方式,书写教育新篇章

互联网
2025
04/16
16:52
分享
评论

4月9日至12日,由杭州铭师堂教育研究院主办的“走进浙江教育——智慧育人创新实践与教学管理改革研讨”活动成功举办。来自全国百余所高中学校200余位高中校长、教育管理者齐聚浙江,通过专题报告、名校参访、实地观摩等形式,系统解码浙江教育在“精准教学改革”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领域的先行经验,为新时代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可迁移的实践范式。

4月10日上午,活动在集体奏唱国歌中正式拉开帷幕,杭州铭师堂教育研究院院长竺浩强为活动致欢迎词,湖南省衡阳市铁一中学党委书记彭书敏作参访代表发言。本次活动负责人杭州铭师堂杨佳麒担任主持。

竺院长强调了“教育+科技”深度融合的时代趋势:浙江教育始终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探索变革,杭州铭师堂作为一家“从浙江出发的”的互联网教育企业,致力于以“教育+科技”的力量,寻求教育发展新模式,创新教育教学方式,赋能学校高质量发展。希望通过此次活动,搭建跨区域教育协作平台,让技术回归育人本质,让创新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彭书记提出,教育作为塑造人的核心力量,必须与时俱进,“浙江样本”正是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尤其是在“教育数字化、拔尖创新培养、教学管理改革”三个方面,给今天的学校教育变革提供了理念和操作层面的启发与借鉴。

数字赋能教育 共探创新实践

教育数字化是本次活动的核心主题之一。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人工智能和数字化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工作以及学习的方式。杭州铭师堂通过沉浸式场景呈现与创新应用分享展示,使与会者全方位领略智慧教育的实践成果与未来图景。

活动现场,升学e网通产品部总负责人方珠明以《“互联网+教育”的创新实践与探索》为题,重点分享了铭师堂旗下升学e网通产品在学校的创新应用与发展,以及铭师堂的公司文化和企业理想。方总表示,铭师堂始终坚守使命,持续创新,在教育数字化背景下,致力于促进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的高度融合,赋能学校,培养学生。铭师堂“教育+科技”实践已覆盖全国10000余所学校,推进教育公平向高质量均衡跃迁。

随后,200余名教育同仁走进杭州铭师堂互联网教育体验中心、升学e网通事业部。在实地观摩的过程中,通过大数据精准教学系统展示、演播间互动体验、教研团队深度互动等,铭师堂生动诠释了“科技赋能教育公平”的实践路径。

名校研学考察 解码浙江样本

活动期间,在杭州铭师堂的组织安排下,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杭州市余杭高级中学、浙江省镇海中学、浙江省宁波中学四所浙江标杆学校,分别从拔尖培养、师资建设、教学管理、竞赛突破等维度分享了实践经验。同时,参访人员走进校园,实地观摩校园建设、感受校园文化,通过沉浸式研学共探教育创新与高质量发展路径。

学军中学:精准教学的“学军模式”

学军中学副校长颜先辉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经验》报告中分享,学校以“四梦工程”教师培养体系为核心,通过“启梦、筑梦、追梦、圆梦”四阶段培养计划,构建了“精准选苗、科学培优、素养贯通”的育人生态。他表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高水平的师资和课程体系,更需要个性化的发展路径和前瞻性的育人生态。

余杭高级中学:高质量发展的“余高现象”

余杭高级中学副校长张明华以《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探索与实践》为主题,从生源优化、教师发展、质量提升、竞赛突破、技术保障五个方面阐述了学校发展战略。学校高度注重“智慧校园”打造,助力教育精准教学,管理减负增效。

镇海中学:五力驱动的“镇海标杆”

镇海中学吴国平校长以《谈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以镇海中学为例》为题,分享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具体做法。他提出,应明确拔尖创新后备人才应具有的五力,即“自治力、领导力、学习力、审美力、创造力”,在此基础上,学校围绕“教育重在自觉,贵在成全”的理念,通过红色文化浸润、特色课程体系构建、云端多元资源整合等,将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宁波中学:精细治理的“百年传承”

宁波中学党委书记邵迎春作《教育高质量发展下的学校治理新变革》主题报告,系统阐释了“以人的成长为导向的课程体系、以人的激励为中心的治理体系、以人的发展为准则的价值体系”。邵书记认为,教育的定力是“教育规律与人的发展”,学校通过“师资队伍建设、学术氛围营造、校园文化打造”等,识别、尊重与发展学生潜能,致力于让每个学生都有对某一专业领域的兴趣和专长,都有符合自身发展的生涯规划。

从杭州铭师堂的科技赋能,到四所名校的特色育人体系,四天的研学考察活动,浙江教育以数据驱动教学改革、以情怀滋养创新人才的实践,为全国同行提供了深刻启示,是一次“务实、有用、深度、思想”一体的学习体验。

未来,杭州铭师堂将继续策划“走进名校”系列活动,邀请全国各地区高中学校代表参与,推动跨区域教育交流合作与优质资源共建共享。与此同时,杭州铭师堂也将一如既往地以优质资源和更多主题公益活动,推动“教育+技术”更深度地共生共长,在智能时代书写“育见未来”的新篇章,在数字教育的土壤里播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可能。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砍柴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