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通“AI村晚”出圈了:让数字乡村更美丽

互联网
2025
02/20
11:58
分享
评论

为数字文化深刻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优秀范本。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而数字乡村作为“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数字中国重要内容”,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

中国联通把数字乡村建设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抓手,无论从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数字应用服务,还是推进特色产业数智升级等方面,不断输出联通方案、贡献联通智慧。全国行政村移动网络覆盖率超99%,千兆宽带覆盖城乡绝大多数人口。倾力打造“联通数村”覆盖全国近26万个行政村,服务全国近2亿村民。依托大数据、AI等技术优势打造“新农具”,提供智慧种植、智慧养殖、智慧渔业等数字服务,累计落地了超2500个项目,不断促进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升级。

在数字文化领域,中国联通深耕AI、3D、XR等新技术,赋予乡村文化新内容,打造乡村文化更多展现形式。春节期间,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乡脉·AI村晚》以首次开播破10万观看量的亮眼数据,交出一份“以优质数字文艺供给赋能乡村振兴”的时代答卷,显示了中国联通以科技赋能数字乡村建设的澎湃向新动能。

乡脉·AI村晚,一场前所未见的AIGC网络“村晚”。

四大篇章讲好乡村故事

科技促进农业生产变革,同时让乡村文化更具吸引力。今年,这场由中国联通联合中国文艺网主办,由中国联通集团新闻宣传中心、联通在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联合出品,由中国联通AIGC梦工场制作的AIGC网络晚会,以AI、3D、XR技术加持,打造沉浸式视听盛宴,多维空间、多场景呈现别样“AI村晚”,不仅让非遗文化和乡情乡韵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更以“科技+文化”的深度融合,勾勒出乡村振兴的鲜活图景,围绕美色美景,讲好中国乡村故事。

本次“AI村晚”以“乡脉”为关键词,“乡”是泥土,是根基。“脉”是血脉,是生生不息传承的智慧。中国联通吉祥物“通通”和联通官方数字人——“广州广播电视台主持人杜雨轩的AI数字人”作为“数字导游”,引领镜头顺着“乡脉”深入乡村,每一个节目代表一个地区的乡村,带领观众跨越千山万水,在虚实交织中体味乡村文化肌理。

中国联通吉祥物 “通通”和联通官方数字人, 担任主持人兼导游之职,引领镜头顺着 “乡脉” 深入乡村。

“AI村晚”以四大篇章为叙事脉络,“寻根乡土,情系桑梓”“焕新风尚,韵染乡途”“文启新程,志耀乡邦”和“同赴盛景,梦圆乡兴”。沿华北至华南的“乡脉路线”,立体呈现16个地域特色节目。既有歌舞类《秧歌大杂烩》,也有歌曲《山歌好比春江水》、走秀《锦绣霓裳,民族印象》、语言类《五湖四海拜大年》……一个个故事,生动展现每个地域的精彩瞬间,以及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的蜕变与成长。如《巴山铰子》展现川渝非遗的铿锵节奏,《粤狮闹春》演绎岭南醒狮的雄浑气势,每一帧画面都是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的生动注脚。

根据歌词AI生成相应皮影戏视频画面(实景+AI合成)。

以科技赋能传统民俗,焕新非遗春节,用AI解锁了每个节目呈现形式,是本次“村晚”最大亮点。通过实拍与AI合成的无缝衔接,让《皮影田趣》《草原迎春》等节目突破时空桎梏。XR技术与3D实时渲染技术立体复现了陕西皮影的灵动剪影、西藏锅庄的旋舞韵律,使观众仿佛置身于广袤乡土。

AIGC点燃乡村文化振兴新魅力

近年来,“村晚”在内容生产和观看形式上悄然发生着变化,数字文化更新乡村文化的生产、传播与消费方式。从单向观看到广泛参与、跨地域、连通网上网下交互转变。如今,“AI+艺术”的跨界融合,3D、AI等现代高科技手段加入,打破了传统晚会固有模式,让百姓故事更生动直观呈现给世界,非遗文化更创新性的传播,极大拓展乡村文化的传播渠道和范围,为乡村振兴和文化传承开辟新路径。

AI生成数字人,在大好风光中跳极具特色的云南打跳舞。

在过去,“村晚”的观众主要局限于本村及周边村民。但通过AIGC、数字技术、转播平台,“村晚”突破地域限制和创作形式,走向更宽广天地。此次“AI村晚”,以中国联通AI未来影像系统为技术底座,推动AI、3D等技术赋能乡村文化创新。“AI村晚”采用乡村节目实拍+AI生成等形式,体验别样呈现效果。节目大量使用AI创作,如AIGC生成画面、AI生成唱词、根据情节用AI生成视频、使用数字人载歌载舞等,既有非遗传承、民族歌舞、乡村习俗的实景取材,也有AI 创新的生动演绎。

数字技术同样为“村晚”带来了丰富多样的互动方式。以“联通AI彩铃”为产品服务基础,直播加入“AI贺岁”交互玩法,观众可通过扫码生产专属的晚会贺词、个人AI写真、AI亲情合照等,穿越于不同文旅场景。观众从旁观者变为文化共创者,更让不同年龄段群体在互动中重拾文化认同,这种交互赋能的方式,让全民共享文化传承新体验。节目除大量使用联通AIGC技术以外,部分素材来自全国省份的田野采风,让乡村振兴故事既接地气又冒热气。

中国联通通过旗下中国联通视频号、中国联通抖音、中国联通快手等旗下矩阵平台同步直播,并在安徽卫视同步播出《乡脉·AI村晚》元宵篇,持续引发热议,让观众乐享热闹的乡村年味,观赏中国乡村振兴和美画卷。

迎接数字乡村建设新风口

以文化为内核,以AI为驱动。作为央企与国家级文化平台的跨界合作,《乡脉·AI村晚》这一实践,既是践行党的二十大关于“推进文化数字化战略”的务实举措,也是以科技手段破解乡村文化传播“最后一公里”难题的创新探索。

目前,中国联通以AIGC梦工场为核心载体,已建立起一整套数字文化体系和产品,如AI贺卡、文旅视频彩铃、文旅云转播平台、云创AIGC平台、数字人、数字IP服务等,实现了从“技术支撑”到“内容创造”的跨越。数字创新将对乡村文化进行更多贴近时代的生动诠释,数字化将流量、渠道、变现等数字关键环节带入乡村发展,助力乡村文化繁荣。

以AIGC、3D、数字人等技术助力乡村数字文化,无疑站在了数字乡村建设和人工智能发展两大风口的交汇点,在风口的风口将激发出更多的睿智和创新。“AI+3D+XR”将在乡村文化建设的更多场景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乡村文化振兴迈向新高度。

中国联通《乡脉·AI村晚》是先锋科技与传统文化碰撞的视觉盛宴,彰显了数字文化所具有的鲜活而独特的生命力,在红红火火的“中国年”迅速出圈,成为蛇年数字文化创新亮点。这场见证乡村振兴蓬勃脉动、传递家国情怀的深情厚谊的梦幻巨作,确实有新意。同时,AIGC在“村晚”的成功应用,也为未来数字文化深刻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优秀范本。以“AI+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为文化传承提供了数字化的联通方案。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砍柴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