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车志:新能源车魅力指数攀升,配置与质量问题成市场焦点

互联网
2024
09/04
17:40
分享
评论

据“易车志”数据显示,5月中国新能源车市场零售量达到78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39.2%。上半年,众多新车型的密集上市不仅驱动了产品设计的不断创新,还促使性能持续提升,配置也愈发丰富多样,这使得车企间的竞争愈发白热化。那么,消费者的感受又如何呢?他们是否从这些产品创新中获得了体验上的升级,还是在面对新车快速迭代的背景下遭遇了更多的质量问题?

近日,J.D. Power发布了2024中国新能源汽车产品魅力指数研究(NEV-APEAL)和中国新能源汽车新车质量研究(NEV-IQS)结果,这两项研究分别统计和衡量了新能源汽车新车车主在购车后2至6个月内的使用体验以及所遇到的质量问题。其中,新车魅力指数采用1000分制进行评分;而新车质量则以平均每百辆车问题数(PP100)作为衡量标准,问题数越低,则质量越好。

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认可度再提升

J.D. Power的研究表明,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产品魅力指数达到了789分(满分1000分),相比去年上升了13分。尽管这一增幅不及2023年,但仍然反映出中国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产品力的高度认可。国际/合资品牌的整体产品魅力指数达800分,领先于整个行业,而自主新势力品牌的进步最大,相比去年提升了17分,达到了798分,进一步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可。具体到消费者感受方面,今年的消费者对设计、性能和充电体验的感受偏好如下。

1.“色彩营销”渐成潮流。近几年,新能源车的造型设计持续创新,不断推陈出新。2024年,新能源车外观造型的整体魅力指数攀升至818分,较去年增长了11分,这一数据反映出消费者对新能源车设计的满意度正在不断提升。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个性化车色已成为众多车主的钟爱之选。研究显示,在购买了个性车身颜色的车主中,有26%的人将非传统的个性化颜色视为外观设计中最令他们满意的方面。因此,对于经销商而言,在推荐新能源车型时,可以将个性化车身颜色作为吸引消费者的一大亮点来着重介绍。

2.纯电车型的驾乘感受和性能更出众。在车辆性能方面,去年插电混动车型在发动机/电机声音、动力表现以及平稳顺畅程度上相较于纯电车型展现出优势,但今年纯电车型在这三方面全面逆袭,其表现均超越了插电混动车型,尤其是在发动机/电机声音方面,两者之间的差距最为显著。就驾驶感受而言,插电混动车型原本在车辆乘坐舒适度、转向/操控感受和制动性能等方面占据优势,但今年这些优势也被纯电车型所反超,特别是在郊区和高架路的中低速行驶场景中,差距尤为明显。

3.慢充仍是影响体验的主要因素。充电体验一直是车主们非常关注的一个环节。研究显示,2024年整体充电体验得分有了显著提升(+14分),这反映出消费者的充电痛点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然而,慢充速度仍然是影响充电体验的最大因素。尽管2024年慢充的平均时长相较于2023年缩短了0.5小时,但平均7.1小时的充电时间仍然让许多车主感到不便。因此,提升慢充速度、进一步缩短充电时间,依然是新能源汽车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产品配置及质量问题增加

然而,伴随着产品魅力的提升,新能源汽车的质量问题却在增多。根据J.D. Power的研究显示,2024年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整体质量问题数有所上升,平均每百辆车问题数(PP100)达到了210个,相较于2023年上升了37个PP100。其中,设计缺陷类问题相较于去年增加了35个PP100,成为质量问题上升的主要原因,特别是那些与高科技配置相关的问题尤为突出。在各品牌阵营中,国际/合资品牌的质量抱怨最高,达到了218个PP100,相较于去年大幅增加了54个PP100,其质量表现也由2023年的领先转为落后。而相比之下,自主新势力品牌的质量表现最为优越,为201个PP100。

1.驾驶辅助与信息娱乐系统问题增多。2024年,在各类质量问题中,驾驶辅助系统和信息娱乐系统的质量问题数增幅最为显著,分别增加了7.2个PP100和6.9个PP100,成为十大问题类别中增幅最高的两类。驾驶辅助系统的质量抱怨主要集中在倒车影像方面,具体表现为图像清晰度不足、镜头容易变脏以及报警声音过于吵闹等问题。而信息娱乐系统的质量抱怨则相对分散,主要问题包括语音识别功能不准确或难以使用、触摸屏操控不灵敏以及车载导航不准确等。

2.车内异味与胎噪是消费者关注重点。J.D. Power的研究显示,车内异味和胎噪问题仍然是车主们的主要抱怨点,这两个问题连续六年占据质量抱怨的首位。然而,令人欣慰的是,与往年相比,这两个问题已经有了显著的改善。具体来说,车内异味和胎噪问题分别下降了2.2个和1.8个PP100。作为较为直观的感官体验,车内异味和胎噪始终是中国消费者在购买新车时较为关注的细节。因此,在试乘试驾的过程中,经销商可以着重针对这两个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和解答。例如,他们可以详细介绍车辆的内饰材质和空气净化系统,以及如何通过技术手段有效降低胎噪,从而保持车内的静谧性。

3.95后消费者更注重驾驶体验。作为未来购车人群的中坚力量,95后对新能源产品设计的满意度在不断提升,然而,他们对质量的抱怨却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在十大问题类别中,95后对于驾驶体验的抱怨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在他们所列出的前20大抱怨问题中,驾驶体验类问题占据了六席,这些问题主要涉及方向盘的操控性、脚踏板的杂音/异响、刹车产生的粉尘、轮胎的抓地力以及悬挂系统的异响等方面。此外,操控精准性是95后潜在购车者在购买时首要考虑的因素,这进一步反映出95后对驾驶体验的高度关注。针对年轻购车者,经销商可以重点强调车辆的操控优势,并在试乘试驾过程中精心设计路线和场景,以便让95后消费者能够充分体验到车辆的稳定性、操控性以及响应速度等优势。相比之下,95后购车消费者对以信息娱乐系统、驾驶辅助为代表的科技配置的抱怨度反而较低。

时至今日,新能源消费者的里程焦虑已逐渐缓解,他们越来越注重产品的安全性和驾乘体验,这标志着中国新能源市场正逐步走向成熟。然而,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车企在加速产品迭代的同时,也面临着进一步控制成本的挑战,这无疑给新能源汽车的质量管理带来了巨大的考验。车企必须高度重视高科技配置的质量管理,对创新功能进行充分的验证,以期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卓越的智能化体验,从而赢得当下消费者的青睐。对于经销商而言,提供高科技配置的教育支持是提升消费者使用体验的关键所在。因此,经销商应加强对销售和服务人员的培训,确保他们能够熟练操作并解释这些高科技功能。同时,提供详细的在线教程,帮助消费者充分理解和利用车辆的智能功能,也是至关重要的。这样做不仅能有效提升消费者的满意度,还能进一步增强品牌的忠诚度。  

汽车经销商如何看待新能源车成交决策因素

在当今的汽车市场中,新能源汽车正凭借其独特的吸引力,赢得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而在选购新能源车时,消费者往往会综合考虑多重因素。其中,续航里程无疑是消费者最为关注的焦点,因为较长的续航里程意味着更少的充电次数,为出行带来了更大的便利性,从而大幅减轻了消费者的里程焦虑。另一方面,用车成本也是消费者在购车决策中重点考虑的因素。对此,北京华阳奥通奥迪售后总监胡童表示,购车价格直接影响着初始投入,而用车成本如充电费、保养费及可享受到的政策补贴,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购入车辆的总体成本,较低的使用成本和丰厚的政策补贴是吸引消费者购入新能源的关键因素之一。

其次,充电的便利性也是影响购车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例如,家庭充电桩的安装是否方便、公共充电桩的分布密度是否合理以及使用的便捷性等条件,都会对消费者的最终选择产生直接的影响,一个完善的充电网络能够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体验。北京新兴快马集团服务总监石益虎表示,目前,无论是国家政策层面还是主机厂层面,都在积极努力拓展和解决充电设施的问题。现在,超强快充技术已经能够在20分钟内完成充电,而且智能充电APP的服务体验也变得更加完善和便捷,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新能源车主的应急充电需求。

第三,新能源汽车的更新换代速度日益加快,更出色的加速性能和操控表现能够为消费者带来非凡的驾驶体验。尤其是在增换购市场阶段,越来越多选择新能源车的消费者开始更加注重驾驶感受和体验的提升。因此,车辆的性能表现对许多对驾驶体验有更高要求的消费者来说,具有重要影响。据镇江比亚迪乾元新景直营店总经理柴建文介绍,从续航里程来看,目前的主流新能源车型已达到500公里,甚至部分DMI车型的续航里程已达到2000公里,这对消费者而言极具吸引力。同时,各大新能源厂商不断对车辆的功能和性能进行优化和升级,使得驾驶体验取得了显著的提升。

第四,随着智能网联技术的不断进步,车辆的智能化水平已成为消费者选购新能源车时的重要参考标准。先进的自动驾驶辅助功能不仅使驾驶变得更加轻松、安全,还真正实现了人与车的紧密互动,从而提升了用车体验。但与此同时,新能源车智能网联技术也引发了一些值得关注的抱怨。例如,部分消费者反映驾驶辅助系统存在误判或响应不及时等问题,这无疑给驾驶带来了潜在的安全隐患,也导致消费者对产品功能性的信任度大幅下降。苏州一汽奥迪店总经理殷晓春认为,尽管当前新能源产品的营销重点往往围绕产品智能化、智能座舱、车辆辅助等功能,并以此吸引年轻消费者的关注;但不断提升的续航能力、持续升级的超快充技术,以及高度智能化的语音系统等技术革新,才是赢得消费者芳心的重要一环。

第五,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营销推广方式正变得日益多元化和泛娱乐化,品牌形象“火出圈”和“群体化”的品牌口碑使得意向消费者难以分辨真假。因此,品牌方在努力建立良好的品牌声誉和用户口碑的同时,更需注重产品技术、产品体验的全心打造。尽管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认知度在稳步提高,但多数消费者在选择新能源产品时仍会优先考虑品牌因素,这其中包括对电池技术的了解、对安全性的担忧以及对续航里程的考虑等。此外,消费者在购买新能源产品时也日趋理性。随着新能源车价的下降以及各大主机厂推出的电气化转型战略,一些门店目前每月的新能源汽车(含增程式)销量占比已达到50%。综合来看,在当今的新能源车市场中,产品竞争力与营销竞争力已成为车企必须同时关注的两大策略。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砍柴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