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工业为郎酒每年节省库存成本近千万 “太璞”数智供应链解决方案落地白酒行业

互联网
2024
06/25
18:52
分享
评论

消费品制造业是我国重要的民生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涵盖了轻工、纺织、食品、医药等工业门类,是保障和满足大众消费需求的重要支撑。然而对比汽车制造、电子制造等高端制造业,消费品制造的供应链管理较为传统,数字化进程相对滞后,如何提升供应链管理水平是行业关注的重要命题。

近日,国内知名的酒水企业郎酒集团就通过与京东工业合作,引入“太璞”数智供应链解决方案推动供应链转型升级。合作以来,郎酒的供应链多项指标显著改善,每年库存成本预计降低近千万元。郎酒也成为白酒行业首个“太璞”数智供应链解决方案全面落地的企业。

百年郎酒生生不息,千年工艺代代传承。现代郎酒已壮大为中国传统酱香型白酒生产企业,和茅台并为国家酱香型白酒标准制定者。迈入年销售200亿历史发展新阶段的郎酒,正沿着品质、品牌、品味的发展战略,坚定走一条独具郎酒特色的发展道路。

郎酒股份以成都总部和二郎总部“双总部”运行,二郎酱香产区和泸州浓酱兼香产区“两翼齐飞”。二郎酱香产区现已拥有7万吨优质酱酒年产能,优质酱酒储存量已达22万吨,未来,储量将突破30万吨。郎酒泸州浓酱兼香产区已部分投产,建成后年产原酒将达15-20万吨,储存量30万吨。

郎酒的核心产区坐落于云贵高原与四川盆地接壤的赤水河畔,当地优质的水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赋予了郎酒醇厚的风味,但险峻的地势、偏远的位置也为酒厂的供应链管理带来了巨大挑战。过去,受限于地理因素,两大产区及3个供应链子公司分别独立执行工业品采购流程,传统的线下采购管理模式导致供应链的成本长期居高不下。尤其是库存资金占用高、超长期库存积压成为困扰郎酒多年的难题。

高库存并非简单的“过量采购”问题,背后暴露出的是整个供应链协同效率的不足。例如,在采购计划制定环节,由于线下采购历史数据搜集难度大,采购计划制定及分配更多以经验为主,会导致需求预测不准确;在采购议价环节,由于各工厂拥有多个供应商,彼此之间没有完善的管理体系,使得采购分散、议价能力有限;在库存消耗环节,由于各工厂缺少统一的物料管理体系,导致共性物料、通用物料名称混乱,无法在工厂间形成内部调拨,进一步加大了库存余量。

要彻底“根治”这些问题,需要一个贯穿产业链的系统方案。京东工业打造的“太璞”数智供应链解决方案恰恰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通过供需两端的数智化打造数据流动的“高速公路”,“太璞”能够实现产业链各环节的互联互通、高效协同。在与郎酒的合作中,京东工业就基于“太璞”从规划层、计划层、执行层量身打造了郎酒工业品供应链一体化解决方案。

在规划层,京东工业长期深入郎酒的生产一线“下苦功”。京东工业的品类专家走访了郎酒每一个生产车间,基于“墨卡托”标准商品库为郎酒物料清单中的每一个球阀、每一片垫片明确规格参数和价格标准、映射编码,形成了一份统一、详尽的数字化“物料编码”。京东工业的技术团队也进行了长达数月的驻场调研,为郎酒制定了采购供应链数智化转型的整体规划并部署了数字化采购管理系统,不仅优化了原有的采购管理流程,还实现了采购系统与财务系统之间、五家工厂之间、郎酒与京东工业之间的数据互通。在计划层,京东工业根据郎酒的交付需求设计了末端履约网络,在厂区附近部署了前置仓,在生产线边部署了京工柜。郎酒生产线一旦发起采购需求,前置仓就会随时安排专人专车送货,或者由员工直接前往京工柜刷脸领取,大幅提升交付效率。而在执行层,京东工业会基于不同生产场景设计、优化运营流程,加强整个供应链运营过程的可控性和可视化,确保采购的高效、合规。

目前,基于“太璞”数智供应链解决方案,郎酒在白酒行业实现了零库存管理模式,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库存成本大幅降低。消费制造业传统的库存模式是“采购前置”,即“先订单后备货”。企业根据过往经验预估物资消耗量下单采购,上游安排生产备货。商品到货后先放在仓库暂存,生产线需要时再分批领用。这样不仅会占用企业自身大量的库存资源,同时由于采购前置也难以确保采购量与需求量完全匹配,导致产业链上游对市场需求形成误判,超量备货。

1

寄售模式则能够从源头改变这一局面。每个月,京东工业的前置仓和京工柜都会提前分析郎酒的工业品月消耗量,重新规划仓内库存,涉及的物料提前送至仓内暂存,待生产线发起采购需求后,再进行领取。这样京东工业不仅能够根据实际领用数量进行结算,做到真正意义上“用多少采多少”的按需采购和“零库存占用”,为郎酒减少大量的冗余库存,同时还能够将末端采购需求准确传递至上游的生产商、品牌商,帮助他们精准规划产能,减少不合理备货带来的库存积压和成本压力。

目前,前置仓和京工柜在郎酒两大产区及三个供应链子公司即将全部完成部署,全面替代了原有的总仓和二级仓,在大幅提升采购效率的同时有效减轻了库存资金占用,每年预计库存成本降低近千万元。

京东工业相关负责人表示,消费品制造只是“太璞”服务工业产业数智化升级的一个缩影。未来,京东工业还会深入汽车制造、电子制造、煤炭、化工等更多细分行业,了解行业需求、积累行业know-how、配置行业化解决方案,用更多的“行业首个”推动整个工业产业的数智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砍柴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