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发展园区产业集聚效应凸显 “回天”产城生态持续优化

互联网
2024
06/18
09:49
分享
评论

回天地区作为昌平区“南大门”,随着回天行动计划的实施落地,公共服务、营商环境、基层治理均得到大幅优化,城市更新进程也进一步提速。近日印发的《深入推进回龙观天通苑地区提升发展2024年工作计划》指出,回天地区治理将向“谋高质量发展”提档升级。

昌发展股份作为北京市昌平区国资委全资控股的产业园区运营服务机构,多年来通过运营产业园区、打造产业配套等多种方式,助力回天地区打造“产城人”融合生态体系。如今,回天地区焕发勃勃生机,人民宜居宜业、乐居乐活,已然成为欣欣向荣的“活力之城”。

多维交通路网  给出行花式选择

轨道是城市的黄金链,这里有回龙观东大街、回龙观、霍营、文华东路等多个地铁站,周边更有数十条交通线路纵横分布,可快速链接各重要功能区,首都首条自行车专用道的贯穿,也给通勤者提供“轨道+公交+慢行”,多样化、舒适化绿色出行选择。

出了家门进校门  与学校畅享“邻”距离

回天书香气满满,这里的基础教育供给已基本实现立体化、多层次的资源覆盖。多所公立幼儿园、昌平第二实验小学、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回龙观育新学校、昌平区第二中学、人大附中昌平学校二期、101中学昌平实验学校等院校密集排布。教育资源科学排布,大力服务周边居民就近“入好园”、“上好学”。

传递幸福“滋味”  享受美好“食光”

“回天”地区商业氛围浓厚,便民超市、餐饮娱乐、休闲健身、文化创意应有尽有。在胡桃里音乐酒馆放松心情,在七鲜超市来一场线下采购,更有大型连锁商超、网红食肆、生活型商业步行街以及数百家特色店铺的有效补充。这里已形成7*24小时不打烊的良好生态,为居民加码幸福感。

在城市聆听大自然  不戴耳机也能降噪

回龙观东大街绿意满满,这里的回龙观体育文化公园是兼具艺术性与体验性的文化综合体。春夏有花、绿树浓荫、四季异景,更有文化艺术中心和各类体育场馆。在欣赏美景、放松身心之余,随时沉浸到艺术的海洋,为居民创造多类型休闲场景。

产城融合新高度  工作就在家门口

今年,新一轮回天行动提档升级,奠定“谋高质量发展”的治理基调,即通过激活产业融合发展活力,切实提升居民幸福感、获得感。昌发展股份已在“回天”地区核心区位,打造“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吸引百余家科技公司落位、为近万人创业就业搭建平台。

昌发展科创中心

集聚企业总部、新商务场景、新零售商业三大空间产品,可提供90—1100㎡灵动空间。

落地京东社区生鲜店七鲜生活、银行、胡桃里音乐餐吧等多种配套,惠及项目入驻企业及周边5万余名社区居民。已聚集小牛电动、芯象半导体、零一电通、浩埔智能、华科云曜等科技企业。

昌发展AI加速中心

重点关注个人应用服务、数字软件等产业方向,可提供50—1000㎡灵动办公、4000㎡平层办公。整合工商办事大厅、共享会议室、路演厅、花园广场、停车场等园区配套。已集聚小鸟科技、持安科技、零犀科技、小佑科技、晋辉科技等领军企业,以及岚影影视、火星人视野等文化创意产业优质企业。

昌发展龙域中心

作为硬科技产业创新高地,集智慧办公、集中体验式购物中心、24小时主题商街、教育加速器、青年创业公寓于一体,可提供独立办公工位、80—1400㎡灵动办公空间。传统写字楼以及联合办公相结合的定制化办公空间,已吸引镁伽机器人、中能瑞通、中盛永信、万古科技、微未来等优质企业。

昌发展云集中心

项目作为科技商务园区新样本,有八项建筑设计革新导入、布局健康生态气候中庭以及由“景观女王”亲自操刀的20000平米中央景观广场,赋予办公新体验。重点瞄准物联网及信息产业方向,提供80-2100㎡灵活办公空间。目前已集聚鲲鹏基因、悠享互联等高精尖企业数十家。

昌发展天通科技园

作为家门口的产业园,开辟区域“新消费、新文娱”产业赛道,可为种子期企业、小微企业、中大型发展企业打造联合办公及50—1000㎡不同面积的办公空间,并配备共享会议室、商务多功能厅、共享直播间、迷你仓库、员工食堂、人才公寓等配套设施。现已落位瑞思凯医疗、零偏科技、博华鑫诺、科睿金信、网际星耀直播基地等80余家新文娱、新消费产业企业。

昌发展云智中心

作为高品质产业综合体,重点聚焦智能芯片、智能传感、服务机器人、智能终端等基础设施产业和综合型大脑,打造智慧城市产业集聚区。现已经落位芯片、大数据服务等领域领军企业及回天“城市大脑”阶段性建设成果“回天城市会客厅”。

促进区域共建、共治、共享,促进职住平衡、产城融合,昌发展股份将为回天地区打造宜居宜业、科创氛围浓厚的产城氛围,践行国企担当、贡献产业力量。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砍柴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