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云黄瑾:“新算力、新架构、新动能、新生态”系统架构创新开启智能新世界

互联网
2024
05/24
10:22
分享
评论

23日,在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期间,华为携手产业伙伴围绕“数智赋能产业创新升级”主题举办华为产业数智创新生态大会,基于新质生产力的洞察与华为实践,聚焦AI、鸿蒙生态、工业软件生态等产业热点,共话产业创新美好蓝图。

会上,华为云副总裁黄瑾发表了主题为“携手创新,共建智能世界云底座,共启智能新世界”的主旨演讲。他表示,AI大模型发展风起云涌,已成为涵盖To C应用、To B通用场景、行业核心业务场景等千行万业创新的智慧引擎,华为云聚焦新算力、新架构、新动能、新生态四大维度创新,以系统级的架构创新,赋能行业数智升级,开启智能新世界。

图:华为云副总裁黄瑾

新算力:“云端+城市+边缘”多元算力,使能全场景创新

如今,AI技术已渗透到社会生产生活各个角落。一方面,在应用场景不断演变创新的过程中,AI大模型逐渐完成了从“基础能力”到“通用能力”再到“行业能力”的持续进化。另一方面,以无人机、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等为代表的智能设备快速发展,新质生产力潜能不断加速释放。业界预测,AI大模型将在50%以上的行业核心场景落地,到2030年,全球AI算力需求将增长500倍以上。

黄瑾指出,在飞速发展的智能时代,面对海量算力高效、集约供给的需求,需结合AI创新平台,加快打造“云端+城市+边缘”多元算力供给模式,满足不同场景算力需求,释放新质生产力。

目前,在云端,华为云在乌兰察布、贵安、芜湖建立了“集约高效、按需弹性、稳定可靠、绿色节能”的三大AI算力中心,以昇腾AI云服务为百模千态注入了强劲动力;在城市,AI盘古大模型创新中心提供2种运营能力,3大使能工具,4大产业链接,成为产业智能化升级的新引擎,科研创新的加速器,产业聚合的制高点,引人育人留人的新平台;在边缘,华为云为业界打造了智能边缘小站CloudPond方案,确保数据留在本地更安全,业务时延更低。

新架构:“云网边端芯”深度协同,以系统创新做强竞争力

面对全球科技竞争新格局,中国的电子工业创新仍然面临多方面挑战,如何基于当下产能和行业资源,以系统创新打造AI竞争力,成为业界广泛关注的话题。

黄瑾认为,中国具有空间,带宽,能源的优势,可以充分发挥现有规模产能优势,通过大规模算力集群,高速网络连接和软件调度能力来弥补算力的不足,这是未来业界创新方向之一。目前,华为云通过多种算力节点重构和高速新型互联协议,打破算力、存储和网络的边界,实现新一代的多元算力对等全互联架构,为各行各业提供澎湃算力。

另一方面,“端云协同”将带为全行业的业务创新打造坚实底座。例如,云端AI大模型可赋能AI手机、AIPC、机器人、无人机、智能网联汽车等智能设备,新的XR眼镜可实现实时语音翻译等等。这些创新背后,需要庞大的高速网络支持。未来,5G-A网络将实现千兆上行,上行带宽相比以往提升10倍的同时E2E时延降低为五分之一,有力支持全场景的端云协同和AI赋能,让城市治理更有智慧,让产业制造更加智能,让新兴产业更具潜力。

新动能:解难题,做难事,盘古大模型加速行业智能升级

去年,华为云正式发布盘古大模型3.0,在政务、工业软件、制造、汽车、医疗、机器人等领域持续释放AI价值。黄瑾介绍,全新的盘古大模型包括“5+N+X”三层架构,L0层是5大基础模型能力,L1层是华为携手行业伙伴共创的行业大模型,L2层是海量的行业细分场景解决方案。这一架构实现了分层解耦,可深度满足不同客户多元化的创新需求。

例如,在城市治理领域,深圳福田与华为云合作,引入盘古政务大模型赋能城市管理,让城市事件秒级发现,分钟级分拨,准确率达到91%,长尾事件识别率20%,让城市管理更高效更有智慧;

在工业制造智能化领域,盘古视觉质量检测方案大幅提升检测精度和泛化能力,已构建16大类超过800类工业算子,满足工业复杂场景,识别准确度达98.5%。在华为南方工厂的应用中,大模型已经在6类差异化业务场景、400多条线体、700多工位中实现规模部署,一年拦截质量问题5000次以上,持续提升制造效率和质量。

在新药研发领域,盘古药物分子大模型学习了自然界中真实存在的17亿个分子结构,推出一站式的盘古辅助药物设计服务,将药物设计周期从数年下降到1个月。西交大一附院的刘冰教授团队基于盘古药物分子大模型,快速发现了40年来首款全新的广谱抗菌药, 先导药的研发周期从数年缩短至一个月,研发成本降低70%。

此外,大模型还在自动驾驶研发、汽车设计、机器人和数字人使能、智慧矿山、气象预报预测等各类行业场景发挥着创新作用,持续为各行各业的生产场景“解难题、做难事”。

新生态:围绕根技术、多领域人才,建设百花齐放云上生态

AI的创新离不开行业生态的繁荣。黄瑾认为,面向未来,AI无疑将全面重塑软件生态。随着AI研发与应用技术的演进,软件将从以操作系统为底座,转变为以大模型为底座,从以代码为中心,走向以数据为中心。同时,在AI工具的赋能下,将会有更多AI开发者、AI原生应用、AI应用产品如雨后春笋快速发展。

华为长期坚持与全生态链开放协作,共同加速AI生态繁荣。黄瑾表示,华为云正携手行业客户、伙伴加快打造自主创新的数字技术生态,以云作为统一平台和生态入口,联合鸿蒙、鲲鹏、昇腾、高斯等根技术生态,做强智能世界云底座。

截至2023年底,华为云在全球已拥有超过600万开发者、汇聚超过4万家合作伙伴,云商店应用已超过1万款。同时,华为云还打造了一站式云学堂,开发了超过2000门在线课程,覆盖70多所双一流高校,帮助更多人才积极拥抱AI新时代。

黄瑾表示,华为云将坚持技术扎根,通过算力、架构、动能、生态等方面的持续创新,紧密携手众多客户、伙伴,在各行各业广泛开展大模型的创新应用实践,打造AI应用“百花园”的“黑土地”。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砍柴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