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AI+制造,华为助力制造业数智化转型跑出加速度

互联网
2024
05/23
10:09
分享
评论

在总体规模连续14年位居全球首位背后,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正呈现出全新特征,一方面,制造业高端化正扎实推进,技术含量较高、附加值较高的高端制造业保持较快增长;另一方面,制造业数智化转型全面提速,人工智能+制造业正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今年年初,“人工智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工信部也表示今年将开展“人工智能+”行动,促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那么,AI技术的应用将给制造业带来怎样的变革,制造业又如何全面拥抱数智化转型?

为此,在日前召开的华为AI+制造行业峰会2024上,华为中国政企智能制造解决方案部部长冯睿在接受采访时,不仅给出了对制造业数智化转型趋势的判断,同时也表示,华为基于自身的数智化转型实践,已经在研发、生产、供应、销售、服务等典型业务场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未来,华为也将把这些实践经验赋能给更多的制造业客户。

华为中国政企智能制造解决方案部部长冯睿

制造业数智化转型将呈现三大新趋势

如今,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正在加速融入到制造业中,成为驱动制造业数智化转型的核心力量;与此同时,从去年年底《关于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提出,到“人工智能+”行动的开展,再到《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的审议通过,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也为制造业数智化转型指明了方向。

在技术与政策的“双轮驱动”下,制造业数智化转型正在掀开新篇章。在冯睿看来,制造业数智化转型将呈现以下三大趋势:

首先,政策引领与战略布局作用讲进一步加强,从场景挖掘到核心技术攻关,从标准制定到平台建设,政策层面将为制造业数智化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引导广大制造企业加速实现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

其次,人工智能技术将在制造业中扮演重要角色,从办公等场景向研发、生产、供应、销售、服务全面渗透,从研发工具链到智能工厂,从智慧物流到智慧门店,再到智慧园区,将为制造企业的研发效率、生产效率等带来质的飞跃。

第三,制造业的ICT基础设施也将从过去的自动化、数字化走向智能化,包括智能算力、智能存力和智能联接。不仅如此,未来,AI大模型的深度应用,也将对算力的性能、存力的效率和稳定性,以及联接的速度等带来更高要求。

从这些趋势可以看出,以AI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将逐渐在制造业走深向实。

人工智能将给制造业带来革命性变化

对于制造业来说,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所带来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层面:提质、增效、降本、减存。来自工信部的数据显示,目前在我国已经建成的2500多个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中,经过智能化改造,研发周期缩短了约20.7%、生产效率提升了约34.8%、不良品率降低了约27.4%、碳排放减少了约21.2%。

对于人工智能给制造业带来的革命性变化,冯睿分别从研发、生产、供应、销售、服务等层面进行了印证。在研发设计方面,过去的代码测试都是由程序员完成,现在借助研发工具链、AI流水线开发方式,大大降低了程序员的重复性、复杂性工作,提升了开发效率。

在制造执行方面,智能工厂的建设,大大提高了工厂敏捷性、效率和生产力。比如,借助AI质检的应用,制造企业可快速识别生产制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仅实现了产品质量的提高,也提升了检测效率,并进一步优化了产线的成本,帮助企业实现了降本增效。

在资源计划和生产调度方面,AI的应用,可以实现保障供应—存货成本—生产均衡综合最优。在华为南方工厂,可以在1.5小时内给出35天+10周订单+预测需求的排产方案,将库存齐套率提升37%。

在销售管理方面,AI+销售可以实现销售预测、营销广告协作。比如,在车企的线下门店,通过AI+销售的方式,能够实现精准触达和精准营销,相比较传统的线下人工销售模式,能够大幅提升销售机会点的识别度。

在售后服务方面,智能客服的应用,可以实现主动维护、提高售后服务效率。不仅如此,AI+售后服务还能够通过对设备维护性预测,帮助企业减少设备故障率和维修次数,提升维修的进度。

汽车制造业为例,从个性化的定制和柔性生产开始,智能制造技术可以让生产线更加领会,快速适应不用的配置,从而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互联技术和智慧工厂方案也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驾驶体验的高要求;除此之外,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能源效率,绿色低碳,也帮助车企实现可持续的生产模式。

基于自身实践书写制造业数智化新篇章

众所周知,华为是一家在全球运营的强研发属性制造型企业,在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如今,华为正在将这些实践沉淀为能力和服务,传递给更多的制造企业,推进制造企业的数智化走深向实。

在研发层面,华为基于自身实践打造的研发工具链,已经在汽车、新能源、电子等行业落地应用,并帮助相关企业提高研发效率;在生产制造层面,华为正在将自身建设智慧工厂的实践,赋能给更多制造企业,帮助他们实现数据透明、可视,进而辅助企业决策;在营销服务层面,帮助企业提供准确、全面信息,全场景、全内容、全生态触达用户……

基于华为自身的实践,在冯睿看来,制造业若想更好地实现数智化转型,首先要有战略决心,从上到下统一思想,切实贯彻“一把手工程”;其次要选择合适的业务场景,让员工能够看到数智化转型的成果,方便后续的持续深入推进。

如今,我国正在深入推进智能工厂和智慧供应链建设。目标是到2025年,70%以上的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建成一批引领产业发展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厂。这也意味着我国的制造业数智化转型,正在进入全面普及和深入应用的新阶段。

面对制造业数智化新机遇,作为制造业的一份子,华为也将秉承“深耕制造,让智造生根”的价值主张,通过自身的技术创新、行业实践和生态合作,为制造业数智化转型夯实数智底座。接下来,华为在携手更多产学研伙伴,打造更多行业标杆的同时,还会将这些成功实践推广复制到更多的制造细分行业,帮助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制造企业以数智化赋能运营模式与商业模式创新,释放新质生产力,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砍柴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