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要进入1nm以下时代了

业界
2023
12/05
14:42
半导体行业观察
分享
评论

美国英特尔正在加紧开发尖端半导体「Intel 20A」。20A中的A意为「埃米(angstrom)」。埃米是表示1纳米的10分之1的长度单位,20A指2纳米。英特尔提出新的技术指标,在与台积电(TSMC)和三星电子的竞争中试图扭转劣势。

目前,衡量半导体尖端技术的指标一般使用纳米。具体是指半导体电路的线宽,电路越细半导体的处理能力和数据存储容量越高,还能够抑制电力消耗,并有助于半导体晶片的小型化。半导体厂商一直在竞相推进全是益处的「电路微细化」。

图片

回顾大规模集成电路(LSI)的历史,英特尔在1971年推出的「Intel 4004」成为起点。当时的线宽为10微米左右,换算成纳米是1万纳米。从那时起,按照半导体晶片单位面积的性能在约2年内翻一番的「摩尔定律」不断实现微细化。

如果没有这种半导体技术创新,智慧手机等IT产品就不会诞生。如今,汽车、白色家电、机器人、工业机械等所有工业产品的进化均由半导体拉动。

目前最尖端的是台积电和三星将量产的3纳米半导体。与之相对,英特尔的最新技术是7纳米。2010年代后半期,英特尔在生产技术的开发上落后,被甩在后面。

这样的英特尔能否一跃实现20A、也就是2纳米技术?答案是否定的。不容忽视的一点是,英特尔并没有明确表示「20A」指电路线宽。

实际上,5纳米、3纳米等指标从约5年前开始与电路线宽的实际尺寸出现背离。目前还没有关于应测量半导体电路的哪个位置的国际标准,台积电和三星正在量产的3纳米也只是「企业方面的说辞」(半导体设计公司高管)。

英特尔宣告「埃米时代的到来」,但没有明确说明是长度单位。这只是一个营销口号,目的是彰显先进形象。

那么,现在的线宽指的是什么呢?通常是把单位面积的半导体元件数与过去的自身产品进行比较,根据元件增加了多少来计算。

虽然因为简单易懂而经常被使用,但不能单纯地用这个数值来进行性能比较。还需要关注实际的数据处理能力、数据存储容量、省电性能、订单量等。

【来源:半导体行业观察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半导体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砍柴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6 月 5 日消息,意法半导体今日宣布,Wi-Fi 6 和低功耗蓝牙 5.4 二合一模块 ST67W611M1 正式进入量产阶段。
业界
5月30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称,美国为了回应稀土制裁,已暂停向中国出售关键技术,包括与喷气发动机和半导体相关的技术。
业界
4月12日消息,市场调查机构Gartner于4月10日发布博文,报告称2024年全球半导体收入达到6559亿美元,相比较2023年(5421亿美元)同比增长21%。
业界
4 月 8 日消息,科技媒体 The Elec 昨日(4 月 7 日)发布博文,报道称主要受益于高带宽内存(HBM)和先进封装需求,韩国半导体设备制造商 2024 年业绩普遍飙升。
业界
3月18日消息,目前美国在半导体行业的想法是,利用自身优势和统治力,实现在芯片上的自给自足。
业界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