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应用赋能价值凸显,高精度定位为何成“黄金弯道”?

互联网
2023
04/26
14:06
分享
评论

北斗应用价值凸显,中海达等企业布局高精度定位为何成“黄金弯道”?

智能驾驶、智慧农业、应急减灾、通信授时……中国北斗正处于规模应用发展快车道,赛道机会多点爆发,逐步进入黄金发展周期。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的中国北斗》白皮书指出,推动北斗应用深度融入国民经济发展全局,促进北斗应用产业健康发展。为响应国家政策,北京、上海、湖北、江苏等各省市积极推动卫星导航行业发展,并明确以发展数字经济为背景,推动北斗在智能交通、智慧城市、应急保障、医疗等诸多领域的规模化应用,推动北斗数字化应用场景建设发展。

如果说时空数据是数据经济的“血液”,那么北斗产业链就是数据经济的基石。北斗行业应用,特别是以其中智能驾驶赛道作为主导的数据经济,掀起了新一轮的智能浪潮。叠加中国本土车企的强势崛起,产业链逻辑也深刻变化,为包括高精度定位行业在内的本土供应链企业,提供了增长的“黄金弯道”。

北斗行业应用深化,数据经济的决胜关键

北斗产业链的快速发展,与智能驾驶技术的成熟形成合力,为上游产业链企业带来了一个宝贵的战略机遇期。2022年12月,《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提及推动汽车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2023年2月,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工作办公室预计2023年上半年实现“整车无人”载客商业化试点。

技术路线的创新焦点,正发生改变。北京、上海、湖北、河北等地在其发展规划中,明确以发展数字经济为背景,积极鼓励支持北斗与5G、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融合创新,突破关键引领技术。其中,高精度定位功能,作为北斗行业应用重点,也是“智能汽车产业链”中最基础的上游技术之一,或将成为数据经济的决胜关键。

数据经济东风下,智能驾驶正持续扩容。据天风证券预测,前装L1-L3级智能驾驶行业规模有望从2021年的302亿元增长至2025年的合计862亿元,CAGR可达30%,行业处于高速发展中。这也意味着,高精度定位产品的更多定点搭载。正如中海达董事长廖定海所言,智能驾驶市场还没真正爆发,但趋势是很明确的。

当然,产业链的发展前提,核心在于技术。以中海达(SZ.300177)为例,作为硬核技术派,其“高精度定位”、“车辆感知方案”、“智能网联”等自研技术行业领先,真正体现出产业链环节的“智造”价值。

中海达2022年年报数据显示,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超2.3亿元,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17.76%,在高精度定位技术相关领域已经取得了众多研发成果。分析人士认为,北斗高精度技术,在智能驾驶领域的技术优势堪称“降维式”打击,这也让中海达在该领域拥有更高的护城河。

国产替代加速,技术壁垒决胜未来

值得肯定的是,中海达专注于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及产业链相关的布局发展,已经实现大部分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特别是其中技术门槛较高的激光雷达、海洋声呐、星基增强系统、车规级惯导等产品技术。

乘借北斗产业链深化应用的快浪好风,在产业转型升级和国产化替代的背景下,以中海达为代表的北斗产业链企业行业综合竞争力较强,具有较大的国产替代市场空间。

北斗产业链企业为何能能抓住智能驾驶产业的发展红利?因为“安全”永远是智能驾驶的最重要考量因素。作为数据经济的重要道路场景,智能驾驶状态下车辆位置的确定至关重要。但在隧道、高架桥等卫星信号较弱的场景下,就需要借助一套更敏感的“车辆感知系统”,这套可以胜任高标准要求的系统,就是高精度定位系统。

行业趋势之下,产业链上游企业正以高精度定位模组打开北斗产业链的更广阔发展空间。

中海达2022年年度报告中说明,公司专注在车载高精度定位天线、定位单元、惯性总成和多源融合算法方案的研发,实现产品规模经济及技术深度积累。据了解,小鹏、上汽、长城等车企的自动驾驶方案就有应用中海达等上游技术企业的车载高精度相关产品。

显然,依托实力企业的高精度定位软硬件产品,已经成为车企们智能驾驶方案的安全驾乘更优解。

首创证券表示,2017年至2021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的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速为16.78%。当前,对高精度卫星导航与定位服务的需求逐步提升,2026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的市场规模有望超万亿元,2022年至2026年年均复合增速或达16.69%。

北斗产业链价值爆发前夜,高精度定位行业有更大成长空间值得期待。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砍柴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