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小蛮腰科技大会|WakeData谭必文谈数字化转型“仪表盘”

互联网
2019
10/15
17:13
分享
评论

10月11~12日,由IDG Asia 旗下IDG World Expo发起并承办的2019小蛮腰科技大会在广州盛大开幕,大会由Android World全球移动开发者大会升级而来,2019年已至第八届。本届大会以“造梦·辽阔宇宙”为主题,寻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新引擎,旨在成为科技产业的对接、交流窗口,展示世界领先技术、科研理念和发展模式,剖析未来信息技术及智能终端产业链的发展走向。大会由1个主论坛、13个平行论坛、智库闭门会议、颁奖晚宴和展示交流区构成,来自全球的130位行业大咖共同探索人工智能的无限可能。

主论坛上,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终身荣誉教授许小年、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理查德·福斯特、欧洲科学院院士阿什辛·戈麦斯-佩雷斯等来自全球的专家学者、头部企业代表纷纷从自身所在领域出发,从传统企业改革、5G场景应用、AI芯片赋能等几个角度切入,发表了精彩的主题演讲,为大家带来了最新、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和产业信息。WakeData惟客数据联合创始人兼产品副总裁谭必文亦受邀出席,在“回归初心·2019数字经济峰会” 论坛上,与现场嘉宾、观众共同探讨了如何理解数据中台等行业热点问题。

嘉宾主持

张一甲,甲子光年创始人兼CEO

对话嘉宾

谭必文,WakeData惟客数据联合创始人兼产品副总裁

陈霈霖,维格智数创始人/喜茶首席数字化顾问

罗旭,纷享销客创始人兼CEO

WakeData谭必文出席圆桌论坛

张一甲:我们的主题是今年大热的概念,数据中台,我不知道在座到底有多少人系统性地研究过数据中台的概念,那我想接下来这三位应该是对“数据中台”最有发言权的嘉宾,让我们有请WakeData惟客数据联合创始人兼产品副总裁谭必文、维格智数创始人/喜茶首席数字化顾问陈霈霖、纷享销客创始人兼CEO罗旭!

谭必文:非常感谢!我们公司叫WakeData惟客数据,有幸在圆桌论坛和大家一起讨论。WakeData一直做的事情是从数据的维度,帮企业唤醒数据,让他们更懂自己的用户,理解用户是什么样的形态。

参会的启发

张一甲:我的第一个问题,听了现场的这么多的内容,今天下午有没有哪一两句话,或者一两个时刻,一两个案例,让你们觉得有些启发?

罗旭:其实黄炳川龙的开场给我留下非常好的印象。他上来之后就说大家困了,引导大家做三个动作“我说一大家就拍手,说二就拍手背,说三就拍腿”。我突然想到,CEO拍脑子做决策的时候也是这样,一想这个事情就拍脑子,要干这件事就拍手,撸起袖子就干,或者决策错了就是拍大腿。到数据时代,我们以后开会先打开所有的数据、模型,看所有的效率、转化率,我们不再说现象,我们用数据和事实来说明问题、结果和原因,我们已经在数据时代,完全被数据所包围。

张一甲:精彩。

陈霈霖:听完几个嘉宾的分享,我第一想法都是“多少钱,我也想买一个”。SaaS服务、所有的软件都会回到原点,只要有经营的需求,就肯定想到这个点。第一波SaaS软件除了赋能传统产业之外,还会诞生各种各样的新数据公司,我觉得首先是要被赋能的。

张一甲:其实特别有意思,大家听出来没有,他自己本身是一个科技创新的颠覆者,却还要采购其他的科技创新产品,我发现这个特点在2019年非常明显,科技公司和科技公司开始互相成为客户或结盟。因为科技分层太多了,云计算有SaaS、PaaS,有人做软件,有人做硬件,云网端各式各样的产品,每个人做的板块都不一样,当你要服务客户,或者强身健体的时候,发现永远得端到端,所以大家彼此互当客户、互换一下现金流也挺好的。

谭必文:有几个点让我感触很深。第一是黄总他们公司所做的事情主要是to B来赋能,他们赋能的模式是B2B,我们赋能的模式是B2C,在这个链条上结合得非常的完整,会议结束后一定要跟黄俊强一起再探讨,看看他们怎么赋能我们,我们再怎么赋能别人。第二,我一直在想中国企业的信息化和数字化的界限是什么,好像看起来两件事情是很趋同的,到底怎么样才叫数字化?陈总分享完之后,我觉得给我的启发很大,因为我们的信息化是提升企业管理流程的效率,其实没有给企业带来质的改变,更没有全范围地渗透到企业内部,带来经营模式的改变。而对于数字化,你的战略,你的经营模式,甚至你的产品定义,都会因为数字化而发生质的变化。

数据中台到底是什么?

张一甲:我是特别反感新概念的一个人,我觉得数字化、产业互联网、数据中台都是一回事,不知道你们是不是认同这个观点?或者你们能不能告诉我,数据中台的定义到底是什么?

谭必文:数据中台是数字化转型服务之一,包括我们在给碧桂园做数据中台也只是数字化转型的服务项目之一。其实对于数据中台大家的看法和定义都不一样,一家企业做数字化转型,数据中台很重要但不一定是必要项,为什么呢?因为中国近1亿的市场主体里面,中小和小微企业占到了4~5千万,这类企业并不需要一个独立的数据中台来支撑他们的数字化转型,因为比如我们现在所在的会场,就有大量的SaaS公司,可以把企业数字化、一站式的服务打造得很好。而数据中台是你拥有非常强的研发能力,在数据中台的基础之上,能够再加工出来更多的数据应用和服务,那么这种能力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其实不是必须的事情,所以说它很重要,但不是必要项。

张一甲:你一句话定义一下?

谭必文:有两个维度,一个是横向的,我们综合性的企业有很多业务域;另外一个是垂直的维度,在经营链条里面,会从最早的获客、经营,再到供应链的生产制造等,我们要把整个数据资产化,然后再去支撑整个企业的商业智能、商业决策,这是我所定义的数据中台。

陈霈霖:虽然我不是做数据中台的,但好像中国的数据中台公司好像都被我买过或落地过。我们发现这么多的产业,这么多的公司,这么多复杂的东西,都要做重复劳动,我觉得数据中台就是把每个产业的具有公约数的东西聚合在一起。

张一甲:我刚才正准备给你总结,重复的创新之后,公约数提取就变成数据中台了,说白了马云叫“数据中台”,任正非叫“大部队炮火支持精兵作战”,其实大家说的都是一回事,就是别重复。

罗旭:所有的企业中间的支撑平台,其实分为业务中台和数据中台。做一定的逻辑构建,核心目的有两个维度,一个是做BI和AI,往智能化和分析发展;另一个是做前端的业务多样性和多变性,提供柔性支撑。所以前端是业务和应用,中间是数据中台,底层是数据容器。数字化的趋势是必然的,但是一开始是不是介入数据中台这件事,还要看企业的发展程度。企业首先要先完成数字化,因为有些数据是高度孤岛的,数据逻辑是烟囱化的,根本就没有打通,根本就没有底层仓库,也就无所谓构建数据中台一说。

传统IT和数字化的分水岭是什么?

张一甲:明白,我们再问一些本质的问题,传统IT跟我们今天所谓的数字化分的水岭是什么?或者说传统IT和今天的数字化对企业意味着什么?我们现在说数据中台就是科技公司要把一套东西卖给有需求的公司,这件事情一直都在发展,那为什么之前是传统IT,现在就变成产业互联网呢?

谭必文:分水岭在于互联网本身的发展,数据量的增长速度以及算力直接决定了很多的形态会发生变化,因为在移动互联网之前,数据量是很小的,不管是用户的数据还是企业的数据都比较小,比移动互联网少很多,再从移动互联网时代到IOT时代,数据量呈爆发式的增长。这些数据的爆发式的增长之后,已经不是传统的软件能够消化的的东西了,怎么把这些数据用起来,是大数据平台出现之后,才能有更好的消化数据的方式,再加上云计算算力的提升,我们在数据的规模上,能更好地消化它们,我觉得分水岭就是在于这里。不管是AI的运用,还是更多更细节的数据的采集,数据的接入等,数据中台都能更好地消化这些数据,这个是我的理解。

陈霈霖:我觉得从两个岗位开始吧,大部分的传统企业都有一个职位叫IT总监或者CIO,互联网公司都有的另外一个岗位叫CTO,我们从这两个岗位来看,究竟分水岭在哪里。很多CIO的画像是40-60岁、精通CRP、精通资产、精通OA,而CTO是精通技术、精通微信营销、架构、云服务,我们从这两个岗位精通的方面就可以看出来一些区别。其实我觉得分水岭就是互联网,我觉得核心还是浏览器、云计算,而最底层的技术驱动是一切变化原因。

罗旭:定位。很多时候中国对CFO的要求是你把账算清楚就可以了,比如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而欧美对CFO的定位是战略财务规划,基于公司战略去统筹公司资金的筹措和使用、评估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回报率,而未来的CIO,其实应该叫CDO,首席数据官,是要构建未来全息数字化竞争能力的,基于公司战略和业务竞争力的规划,这就是定位的差别,分水岭是在定位上。

张一甲:我觉得你说的这个让我特别有启发,刚才罗旭总讲的,比如说在美国这样一个更加先进,或者是更加成熟的国家,CIO是更注重战略的。大家有没有随着中国科技的逐渐发展,CTO也更靠近CIO,也就是更靠近战略。其实在未来的发展当中,随着我们数字化驱动越来越成熟,各个业务关口会更加靠近战略。

罗旭:所以是半个会计师,半个律师,半个销售总监。

张一甲:我们内部也在讨论这个问题,科技在公司是什么样的角色,我认为是从边缘的工具变得越来越靠近CEO的大脑的演变中的角色。比如说,原来可能是采购基础设施,后来是采购营销手段的工具,再后来是变成公司运营常态的决策辅助性的产品,是老板看板,最后可能会深入到组织管理的理念当中,变成CEO的组织文化,变成了数字本身。我给你们举一个例子,前阵子我去了青岛的一家公司工厂参观,两千个岗位没有一个车间主任,衣服挂在上面来回转,每到一个环节,工人会看到一个屏幕,告诉他应该把特定形状绣在哪个地方,所有转轴上的衣服没有一件是一样的,你今天看中一款衣服,7天之后会收到一件定制化的个性化衣服,工厂生产制造全部变成了柔性的。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代创始人跟我说的一句话,他说我如果把这个公司按照传统代工厂的方式交给我女儿,她根本管不了,因为我们一代企业家,走到工厂里,随便就知道工厂发生了什么,但我女儿完全不知道400多个制衣环节,每个环节都在干什么,我为了让我女儿摆脱对细碎业务的不了解,我把管理变成智理,换句话说就是从人治变成用数据来驱动这一切。所以我的女儿可以彻底从400多个环节中解放出来,她可以做更先进的事情。这是那个企业一代创始人,同时也是一个父亲给我说的话,令我非常感动。一个硬币的两面,一边是企业的传承,从传统企业走向新兴企业,而另外一个方面是管理思维的传递变现,让大家可以从细枝末节的执行中解放出来,这才是数字化对公司非常有价值的东西。

企业做数据中台的需求是什么?

张一甲:下一个问题,当客户找到你们说想做数据中台时,会说“我想做数据中台”,还是会说明他需要什么?

谭必文:在我们的服务过程中,有些企业很清楚自己是需要数据中台的,像碧桂园,因为他们是集团型的企业,业态很多,对于碧桂园而言,各个业态的数据都需要治理、需要资产化,才能在未来更好地支撑业务发展,所以首先要把整个数据资产建立起来,并且把运用数据的服务体系搭建好。像碧桂园这样的企业就很清楚,自己要什么样的数据中台,要什么样的数据应用和服务,当然这是建立企业本身具备IT体系研发能力基础之上。但是也有一些企业,其实不知道要的是数据中台还是其他服务,传递的是一些表象的需求。比如商城要千人千面,精细化营销等等,而企业自身的IT能力又不是很强。所以我们给企业交付的就不是一个独立的数据中台,而应该是一个一站式的解决方案。面对这样的企业,我们更多的不是问他“你要什么产品服务”,而是跟他聊“你想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达成什么样的目的”,是精准营销,还是千人千面,还是提高报表的生产效率等这样的问题,然后才能更好的解决他们的问题、提供更好的服务。

张一甲:还是要针对企业要解决的问题和需求出发。

陈霈霖:关于数据中台,我觉得每个人的理解都不一样,有的人觉得它是全能的,我只有一个数据中台就可以了,什么都不用了。有的人认为它是做营销的,有的人认为它是做管理的......其实我觉得最核心的是,企业的战略是什么、目的是什么、想提升什么环节这些问题。

罗旭:我蛮赞同惟客数据谭总讲的,确实有的企业不太懂什么叫数据中台,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需要你慢慢梳理;有些企业认为自己知道需要什么,但是实际上其实也是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还有一种现象是蛮危险的现象,就是很多企业为了要数据中台而要数据中台。因此我们要跟客户探索,了解企业真正的核心诉求是什么、核心业务场景是什么,因为有些东西今天适合你,明天未必适合你,有些东西明天适合你,未必今天适合你。所谓数据中台,我觉得只是一个概念,最核心的是当下核心的需求。

张一甲:我觉得很有启发性,不是说大家要跟风口,大家没预算,关键是大家焦虑。就好像海洋生物上岸的时候,你从东岸上,我从西岸上,新大陆太大了,还有人用肚子站起来的,有人用尾巴站起来,反正大家也不知道该用什么姿势才能站起来,那就得试错,然后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地完成脱胎换骨的转化。

数据中台的出现会对数据公司有干扰吗?

张一甲:我还想补充问一下,你们在行业里面浸泡了很多年了,像“数据中台”这样的新概念提出来,对你们原有的数据体系会有干扰吗?怎么应对?

罗旭:是会有一定影响的,但一定要想明白自己在做什么,你要想明白自己的客户是谁,你给客户创造什么样的价值,当你自己把这些事情想明白,你心不动,别人怎么鼓动,都不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如果一个企业,是机会型的,它会发现到处都是机会;如果是价值型的,它觉得自己才是机会,有没有干扰是取决于自己的。

如何衡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程度?

张一甲:明白,我再问一个很朴实的问题,当我们服务完一个客户,帮他向数字化领域往前走几步的时候,我们用什么样简单的标准,来衡量传统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的程度呢?

谭必文:像我们为企业提供服务,很少有一个项目直接就叫数字化转型,因为这个命题太大了,它不是一个企业在一两年内能够完成的事情,我们很少帮企业画一条线说做完了哪些事情就完成了数字化转型,但是会给一定的建议,是先解决前端问题还是后端供应链问题。在我们的服务过程中,前期有很大量的工作都是在做咨询的事情,帮你找到你做什么样的事情才能提升你的ROI,是先优化前端客户经营效率提升ROI更大,还是优化后端供应链提升ROI更大,先解决主要矛盾,就可以认为完成了数字化转型阶段性建设。所以我觉得一定是要有相对清晰的目标。

数据中台如何交付?

张一甲:当你给客户交付一套数据中台时,对方怎么判断满意还是不满意呢?

谭必文:我们在做一个数据中台的时候,里面会有一些价值交付点,比如说我要完成数据资产域的建设,这些东西都是可以量化的,完成了数据资产域建设之后,我们还会有进一步的数据应用的指标,比如在用户画像的维度里面,我要生产多少标签,这些标签在营销系统里面被调用了多少次,我的报表被查看了多少次,都是可以被量化出来的指标。其实企业IT在以往的过程中,他们真的很难。难在哪呢?公司给了他们预算,那他们的工作到底有没有产生价值?因为这个问题他们会一直被公司的决策层拷问。所以我们在交付的时候,会给他们传递这些指标,我们一般会从数据的维度来交付。第一:所有生产的东西,给业务部门被调用、使用了多少次,这些都是非常显性的价值;第二:被调用前后转化率的变化等,都是可以量化出来的,所以在做数据中台的项目中,我们一定会在每个点上都尽量帮企业实现这个点上ROI的换算。

张一甲:你说的调用量和转换率特别像互联网时代的大标准,比如PV、UV这套东西。其实说白了,美国当年有一个很厉害的女皇玛丽·米克尔,她的厉害之处,就是定义了互联网公司的评价体系,原来大家说赚钱才能上市,她说不用赚钱就能上市,把原来的评价标准变成了其他的东西。我在想,数据中台的这个领域,数字化转型之后会对形成企业的价值评价体系产生什么影响呢?我听到另外一个人跟我说过,数据中台是这样的,当你把一套东西交付之后,万一客户有新的创新需求,如果两个礼拜以内可以交付,那就说明数据中台的交付做得还不错。

谭必文:对,其实我们都会找到各个领域中的量化指标,将这一套指标建立完善了,就可以帮助企业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陈霈霖:数字化转型之后,企业项目交付的方式、收入模型和来源跟转型之前肯定是不一样的。这里可以举例,比如说街边卖衣服的小店,现在变成微商了,那就算数字化转型了;再比如说原来卖DVD的,现在变成视频网站运营,那也算数字化转型了,就是这样的。

张一甲:有一种感觉,像你们这群人就是整容大师,新时代的审美给你改,标准还得变。

罗旭:这个标准蛮难定的,数字化的转型不是一蹴而就的,也要因人而异。转型是否成功很难去判定,因为转型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分阶段来逐步实施的,是个宏观的目标。分阶段的来实施的话,其实就很难界定到哪里才是完整的目标,到哪个点就全部实现了。但是有一个点,我认为应该要明确,所谓企业数字化转型在最重要的点应该是在思想维度。很多人认为数字化转型就是买软件,其实不是,而是要实现数字化经营,如果真的有全员数字化经营这样的一天,那就完成了数字化转型的第一步,后面只是从1到N慢慢走的问题。

张一甲:非常精彩!好,时间非常有限,现在请三位嘉宾每个人用一句话给自己的思考做一个总结吧!比如对数据中台未来的期望也好,担忧也好,相信也好。

罗旭:我说一个比较人文的话,数据的“AI”和我们汉语里的“爱”,是同样的音。所以说是科技向善。做数据是双刃剑,因此我们要敬畏数据、敬畏未来、敬畏温度和温暖。

陈霈霖:我是这么看待数据中台的,就像100年前爱迪生跟特斯拉,爱迪生发明了直流电,而后面真正普及的是特斯拉发明的交流电一样。我觉得我们今天所理解的数据中台的整个形态,在未来可能看起来都是错的,真正的数据中台,有可能不是我们今天所想象的样子,“交流电”还没有出现。

张一甲:特别对,我们在新工业革命时代,不是一个灯泡被单独发明,而是灯泡、电话、电缆等各式各样跟电有关的一系列的东西全部爆发,所以当我们今天谈到一个概念的时候,大家不要怕概念多,新的时代就需要复仇者联盟组团出现。

谭必文:最后我想说一点朴实的话鼓励一下CIO,在过去的10~20年间,CIO很难,但是大家要坚信,CIO的时代真的来了,你马上就可以看到曙光了。因为在接下来的时代,一定是数据驱动企业的时代,那数据驱动企业由谁来执行,我想是由在座的所有的CIO来实行的,这一定是属于你们最美好的时代。

张一甲:我觉得今天的讨论特别有意思,因为我们今天用不按常理出牌的方式,让大家最真诚的想法流露出来。其实我也会在思考,到底什么是所谓智能时代的到来,从传统的工业时代,到数字时代的跃进,不仅仅是生产力的变化,更多的是生产关系的变革,很多人会认为过去工业时代,传统IT是物理性的、机械性的,各个岗位各司其职,每个技术的改进只是在各个岗位上提升一下效率。但是今天的时代是生物性的,我们要解决的不仅仅是效率问题,还有敏捷创新的问题,随时随地各个岗位有敏捷创新的时候,能不能基于在线的、源源不断的数据让各个业务部门能够敏捷地应对、敏捷地走入更加好、更加智能的时代,而且尽可能解放人类的大脑、解放人类的双手。我觉得整个思维方式的转变,从传统工业到现在的智能时代,真的是一揽子的变化,不仅仅是技术的命题、科技的命题,还有可能是新商业文明的诞生。可能10年之后我们回头看今天讨论的都是错的,但是我们被裹挟进一个新的大时代,也许大家会认为,中国经济不景气、贸易战打打停停、每天的新闻层出不穷,但是我觉得这些都不重要,历史总是循环往复的,但是科技永远往前。我们历朝历代的,政治也好,经济也好,都是来回地转圈,有的时候回到起点,但是有一个东西始终向前,那就是科技!从来没有回头过,我相信这是我们今天聚在一起,最重要的意义,把这些思考传递给关注科技的所有中国人,谢谢大家。

以上为现场实录整理报道。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砍柴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