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ab深耕技术创新,边缘计算(Edge Computing)研究获国家专利

互联网
2019
09/12
15:10
分享
评论

2019年9月12日,中国深圳——亚洲领先的金融科技集团WeLab今日宣布,由其中国内地创新研究中心团队发明的《欺诈检测和风险评估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获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发明专利证书。此专利基于边缘计算(Edge Computing)技术,充分利用客户端设备的计算能力,降低服务器的计算压力,同时亦可降低用户的隐私数据和安全信息泄露的风险。该专利的获得不仅是WeLab多年深耕技术创新与专利布局的又一硕果,也是集团在隐私计算(Privacy Computing)研究上的重大突破。

智能终端技术为边缘计算研究开路

近年来随着智能终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边缘计算的应用提供了先天条件。9月10日苹果在其发布会上将iPhone11最新使用的A13芯片与骁龙855、麒麟980等旗舰芯片作直接对比,表示A13 Bionic是专为机器学习而设计的,CPU每秒可做超过1万亿次运算,成为了科技圈的热门话题。其实早在2017年底,智能终端技术已开始集成专用A.I.芯片,比如苹果的A11芯片以及华为的麒麟970芯片都在SoC集成了专门用于A.I.的处理单元。也是从当时起,WeLab创新研究中心团队看到了边缘计算的应用前景。

2018年初,WeLab创新研究中心团队启动了边缘计算在个人隐私、数据安全、反欺诈方面的深入研究。据WeLab中国区创新研究中心负责人介绍,目前,该技术已应用在中国内地我来贷、淘新机等C端产品上,不久后也会通过集团旗下的一站式金融科技服务商“天冕大数据实验室”输出给合作伙伴,为更多的合作机构带来创新的技术和服务体验。今年2月,WeLab印尼团队也向当地监管介绍了边缘计算在用户信息安全保护方面的应用前景,有了两地的成功经验,WeLab香港团队亦会将边缘计算应用在正在筹备开业的WeLab虚拟银行中,以解决业界和受众都非常关注的信息安全问题,利用创新科技为用户提供革新的金融服务体验。

边缘计算为用户信息安全提供屏障

据悉,《欺诈检测和风险评估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是WeLab在日常业务开展中应用在风控系统及其欺诈检测、风险的一种评估方法。其基于移动终端的计算能力,把传统部署在云端的一些与终端设备、用户数据相关的算法和模型迁移到终端本地计算,得到初步评估结果,然后将此结果作为风险因子传输给云端服务器,综合云端服务器端掌握的其他相关数据及风控引擎作出最终风控决策。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移动终端大数据主要依赖于云计算,即在移动终端采集数据,并上传到集中的云服务器,利用大数据技术,得到模型或者形成智能推断。在整个过程中,云计算要处理移动终端产生的海量数据,会产生很高传输成本和计算成本,同时用户的个人数据也自然而然地储存在各家的服务器上,不仅增加额外的管理成本,对于用户来说信息安全也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WeLab此项专利技术,在客户端上全封闭地完成数据的采集、处理、计算等一体化操作步骤,直接输出风险判断结果,减少了数据多次传输和存储的流程,彻底解决了上述问题。

零壹智库数据显示,从2015-2019年7月,我国金融科技专利申请数量从193条增长至5434条,中国的金融科技专利申请量已与美国不相上下,除在科研上投入巨大的巨头外,越来越多金融科技企业开始在专利研发上进行布局。WeLab集团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科技企业的代表,也非常注重技术专利布局,凭借多年的业务实操经验及对行业各场景的深刻洞察,在隐私计算的领域持续攻克,目前已在人工智能、边缘计算、联邦学习等技术领域申请了多项专利,致力于为金融服务提供全新动力和更多创新性应用。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砍柴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