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光启技术超材料产品产业化落地 利润增长87.28%

互联网
2019
08/22
14:20
分享
评论

超材料产品的产业化落地及量产实力令光启技术展现出强劲增长势头。

日前,光启技术正式对外发布上半年度业绩报告。数据显示,公司营收与净利实现双增长,其中,营收同比增长1.75%;净利润同比增长87.28%。令市场欣喜的是,光启技术持续发力的超材料业务增长迅猛,营收同比增长134.7%,为业绩整体增长作出贡献。

作为超材料领域的龙头企业,光启技术的发展一直备受市场关注。而此次靓丽的财报数据,无疑是向市场交出了一份高分“答卷”。“超材料产品的加速产业化,必将为公司高速发展提供动力。”一位业内人士分析认为。

超材料批产比例大幅提升

行业春天或已到来

光启技术的超材料产品产业化落地或许预示着超材料行业的春天已经到来。作为中国超材料工业体系的创建者,光启技术在某种意义上也代表着整个行业的发展前景。

超材料业务的增长提速,尤其是批产比例大幅提升,将整个行业的产业化发展推向新的发展阶段。据光启技术2017年9月发布的《重大资产购买暨关联交易报告书(草案)》介绍,报告期内,光启尖端以研发收入为主、产品销售收入为辅,未来随着多款定型产品进入量产阶段,其产品销售收入占比将逐渐提高。

仅仅一年多后,在此次发布的半年报中,记者看到,超材料产品的营收占比达到27.67%,同比增加328.7%。“这表明光启超材料产品进入批产阶段,已经形成产品销售收入为主,研发收入未辅的盈利模式。”一位尖端装备行业的分析人士告诉记者,“光启新一代超材料技术具有跨代创新性,对于尖端装备的智能化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批产比例提高说明,光启技术已经趟出一条将前沿科学研究转化为先进生产力的产业化之路,让行业跟随者可以少走很多弯路,这也是业内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转向超材料技术的原因所在。”

据了解,今年春节刚过,光启技术位于深圳观澜的超材料智能工厂已经在满负荷运转。这家拥有全球首条超材料生产线的智能工厂,具备年产15万平米超材料及2000件复合超材料制品的生产能力,覆盖了功能材料从开发、验证,到试产、量产的全流程,并配备满足高性能、高标准复合超材料的全套精密设备,承担光启多款尖端装备的研制和交付任务。

但随着批产提速,这家在业内率先实现超材料产品规模化生产制备的工厂,即使开足马力,生产线实行连轴运转,产能依然捉襟见肘。“目前,仅靠深圳这条产线,已远不能满足订单增长和交付需求。”一位业内人士指出。

据了解,光启系列超材料智能结构件由数以千万计的微结构设计构成,集电磁调制、传感、结构、承载于一体,已经应用在我国尖端装备上。值得一提的是,外界一直对光启“黑科技是否落地”存在争议,此次财报和越来越密集发布的订单公告也给出了有力回应。公告显示,今年1月至今,光启技术共发布6份订单合同,订单总额已达1.35亿元。多份公告同时表示,系列订单“意味着公司先进超材料结构产品在装备领域取得了进入批量生产的重要进展。”上述分析人士认为,“可以看出,光启技术超材料产品的量产实力不容小觑,这将对行业发展带来极强的推动力。”

据国际市场研究机构Stratistics MRC预测,到2022年,全球超材料市场规模将达到26.3亿美元,6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3.2%。按照该增长率,光启技术如能及时扩充产能,将有机会进入发展快通道。

值得关注的是,据光启技术此次半年报披露,光启顺德产业基地项目已经启动,将用以扩充现有超材料尖端装备供应能力和提升市场需求响应速度。分析人士表示,随着产能进一步释放,光启技术未来盈利空间将扩大数十倍。

积极开拓新兴业务

人工智能覆盖技术赋能业绩增长

“人工智能覆盖技术”是光启技术继应用于尖端装备的新一代超材料技术后的又一深度创新的战果。据光启技术财报披露,相关技术已在市场上逐步获得客户认可,预计今年会迎来较快发展。

一位城市安防专家分析指出,超材料技术的本质是利用超级计算机数字化设计一种微结构,并在物理世界里通过高精度的制造将之制造出来。这就让光启技术拥有了将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一一映射的核心能力,从而,发展出“人工智能覆盖技术”。 “人工智能覆盖技术”通过穿透实战应用,把孤立的个体、区域、环境等物理世界整合为一张规模化实时动态感知网,首次实现对海量目标的全域无感覆盖追踪,解决了业界长期难以突破的关键技术难题。

据了解,“人工智能覆盖技术”已在上海、重庆等多地成功应用,已协助警方处理多起盗窃、“黑导游”、孩童老人丢失案件,所有案件平均处理时间不超过10分钟。人工智能覆盖网络的智能终端之一——警用智能头盔也已形成逾千万订单。

“人工智能覆盖技术”将成为光启技术的又一增长点。上述城市安防专家表示,据国务院《关于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到2020年,人工智能产业竞争力进入国际第一方阵。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5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这意味着,光启技术自主研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覆盖网络有望为规模超万亿元的产业提供新一代数字基础支撑。”

核心技术创新引领产业发展

成为细分领域规则制定者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意见》要求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包括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行动,夯实产业安全基础。

作为深圳科技创新的旗帜,光启技术历来重视底层基础研究,通过组建超材料电磁调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搭建国家超材料标准体系,建立专利“护城河”等系列举措,不断打通源头创新到产业应用的瓶颈,推动了超材料技术的进步与产业化。

光启组建的超材料电磁调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唯一一个超材料技术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致力于超材料电磁调制技术应用的基础研究,承担了我国从无到有构建超材料学科的技术体系、工业体系、标准体系的职责,对于增强我国超材料技术储备和原始创新能力,解决关键性技术难题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6月,作为全国电磁超材料技术及制品标准化委员会成员单位,光启发布《机载超材料天线罩通用规范》和《机载吸波超材料通用规范》等两项超材料制品的国家标准。这是我国首次制定超材料制品国家标准,意味着我国在超材料产业化道路上迈进了一大步。也是光启继2016年发布全球第一份超材料领域国家标准《电磁超材料术语》后,制定并发布实施的又一国标,“国标的制定和发布,说明光启凭借核心技术实力,在产业链上拥有足够话语权,已经逐渐成为规则制定者。”一位分析人士表示。

光启在以标准化引领行业发展的同时,也建立了超材料专利“护城河”。截止目前,光启的专利申请总量5344 件,授权专利总量3193件,其中,在超材料领域的专利申请总量3079 件, 授权1960 件,获得中国、美国、德国、英国、法国、西班牙、瑞典、日本、韩国等国家的知识产权认可和保护,实现了超材料底层核心专利池的构建和布局。

“光启发扬深圳‘敢闯敢干’的特区精神,从0到1建立了超材料的工业体系,将原属于在实验室的基础研究,真正转化为工程实践,并应用于新一代尖端装备上。随着我国创新驱动战略的深度推进,光启这种强大的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将得到进一步释放,光启技术的行业和市场影响力也将不断增强。”上述分析人士进一步表示。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砍柴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