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音乐三国杀:腾讯有歌,网易有人,虾米有爸爸

业界
2018
12/21
13:55
财经无忌
分享
评论

在线音乐市场的短暂平衡似乎要被打破了。

腾讯音乐娱乐集团的上市钟声把这个市场的竞争节奏又带快了一步,即使紧接着第二天,这家中国拥有最多音乐用户的公司就遭遇了“破发”的命运。

资本市场的起落有时候代表着一种风向,虽然也不排除错杀的可能——但最主要的原因,归根结底来说,是投资者对于在线音乐市场的未来格局走向,尚有不少的疑问。

有时候,僵持状态的打破恰恰是新的竞争机会出现的时刻。

01

在线音乐3.0时代

坦白来说,中国在线音乐市场已经成“一超多强”演变成“一超一强”的格局,至少在数据上的呈现就是如此。

腾讯音乐目前旗下有四款App,包括QQ音乐,酷狗音乐,酷我音乐和全民K歌,网易旗下只有网易云音乐。

2018年第三季度极光大数据显示,在在线音乐领域,酷狗音乐,QQ音乐,网易云音乐在用户渗透率方面排名行业前三,值得注意的是,网易云音乐增长用户渗透率增长率第一,去年4亿用户,今年已经突破了6亿。

根据联通沃指数的数据,在活跃排名上,网易云音乐紧紧跟随QQ音乐,酷狗音乐的脚步,排名第三,同时户均消耗流量行业第一。

由此可见,腾讯音乐基本上处于行业第一位置,网易云音乐则还留在赛场上继续扮演着行业第二的挑战者角色。

事实上,网易云音乐从一面世,就没有停止过追赶的脚步——客观来说,比QQ音乐晚诞生8年的网易云音乐,能在短短5年时间里,冲到了在线音乐APP第三的角色,已属不易。

对于这个年轻的对手,腾讯音乐在2017年进行了重点打击,武器只有一个——版权。

和视频市场一样,在线音乐市场一开始也是一个盗版横行的“西部世界”,几乎大多数的音乐网站、App都靠“盗版”来满足用户,那是一个野蛮动荡的1.0时代。

那时候的竞争条件只有一个,就是比谁的歌多。后来随着国家和业界对版权的重视,在线音乐市场又进入了版权大战,各家都在积极囤积独家版权。

但这并不是一个健康或者说正常的市场态势。

在主管部门的介入下,最终的结局是,在线音乐平台,比如腾讯音乐、网易云音乐都互相授权对方99%以上的独家音乐作品,在线音乐市场2.0时代结束——高高举起的版权大旗退到了后面。

这代表着这个市场不再是粗暴地“比谁歌多”谁就能赢了,原始的丛林法则开始退位,新的规则要求竞争者各自离开自己的“舒适区”,逼迫大家提供更加精细化、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草莽式的竞争最终是要被差异化竞争所取代,在线音乐的3.0时代已经到来。

在这一点,网易云音乐的优势或者说特点将有可能被放大,这家在自家老板丁磊的“呵护”下培育出来的音乐类产品,从一开始走的就是和其他音乐平台不一样的一条路,比如在曲库类型上,更加注重创作性与个性化,并聚集了一大批民谣、摇滚等创作型歌手,且具体到音乐类型上,网易云音乐上的欧美、日韩、二次元、民谣、说唱等歌曲优势更为明显。

在音乐行业口碑甚佳的网易云音乐“石头计划”,就诞生过类似木小雅创作的《可能否》这样的“爆款”,在网易云音乐平台播放量达8亿,这首歌蹿红网络后,木小雅的粉丝增加了20万。

像木小雅这样才华横溢的原创音乐人在网易云音乐还有很多,已经达到7万人,创作了各式各样的歌曲120万首。网易云音乐带起的这股热潮,使原创独立音乐也受到各种平台的关注,各个平台也推出各种扶持原创音乐和音乐人的计划。

而且现在网易云音乐的获授权曲库总数也超过了2000万,和腾讯音乐不相上下,只是类型各有侧重。

显然,这1%的差异,既是体现在数量上,也是体现在底牌的颜色上,腾讯音乐在数量上抢到了足够多的筹码,不过网易云音乐在个性化上得到了加分。

02

音乐产品正在起变化

我们常说音乐是情绪的表达,《礼记》上就说,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所以听歌对于我们来说,既是一种娱乐活动,也是为了满足某种情感的需求。

这个时候,打开某个音乐软件,首屏上能跳出你喜欢的歌,或者在歌单上能发现正合你意的歌曲,这样的体验就变得尤为重要。

那怎么样能让音乐平台认识你?大量的听歌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你在音乐平台上的互动。现在已经特别小众的豆瓣音乐,曾经俘获过不少的文艺青年,它的经验就在于让用户通过醒目的“红心”标识,增加丰富的标签记号。

这一玩法现在各大音乐软件都已经套用,但我觉得更高级的玩法,是能和用户产生互动——评论区的价值有可能被进一步放大。

最近出现在热门榜单里的邓紫棋的歌曲《光年之外》,QQ音乐上的评论数是2718条,虾米音乐上是327条,而网易云音乐上则是89013条。

去年,网易云音乐做了地铁广告再一次向公众强化了自己“评论区”的功能。评论区的好处在于,用户在听歌的同时,也成了内容的生产者。他能在评论区表达自己的情感,或者找到某种共鸣——而事实上,这是音乐天生就具备的一种功能。

在平台上留下大量的评论内容,也帮助平台能更“准确”地认识用户,这里的平台包含至少两层意思,第一是个性化推荐的“机器人”,另一个则是平台上的创作歌手。

前面提到的豆瓣音乐为什么能留下很多文艺青年,就是因为在豆瓣社区里活跃着很多的小众歌手,同样,现在的网易云音乐上也一样,随着更多的原创音乐人加入到网易云音乐,他和粉丝之间的互动,显得尤为重要。

这种积极有爱的社区氛围,使得音乐温暖着用户的心,创造性的歌单,个性化内容,开辟了一条保持用户粘性的道路。

不得不说,音乐产品传统的曲库模式被颠覆,率先开辟了“音乐社交”这条路,网易云音乐是一个”有温度的音乐产品”。

但这是不是说,网易云音乐在这一块上的优势能一直保持?我们可以从数据上看一下门道。

在QuestMobile的最新报告中提到,相比去年同期,2018年7月网易云音乐和腾讯系音乐APP的重合人数翻番,独占率都出现下降。

网易云音乐的独占用户占比为50.2%,也就是说,有一半安装了网易云音乐的用户,同时也安装了腾讯系音乐。

报告称,2018年7月网易云音乐和腾讯系音乐APP的重合人数翻番,独占率都出现下降。对于很多用户来说,腾讯系和网易云音乐各有所长,难以割舍。

按照常规逻辑来说,市场老大QQ音乐,再加上同一家门的老二酷狗音乐,如果联合起来,对付老三网易云音乐并不是特别难的事,但这样的市场平衡,并没有因为腾讯音乐的上市而发生大的格局变化,这也说明了网易云音乐凭借个性化推荐、UGU内容、社交氛围、原创音乐人等给自己撑起了一个生存的空间,并且在现阶段能做到不可取代。

03

怎么赚钱依然是探索为主

都说音乐是一个大市场,但怎么赢利其实至今并没有靠谱的模式,传统的“付费模式”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没有成功的先例。

这是在线音乐平台始终无法绕开的一个坎。

腾讯音乐的招股书显示,截至2018年9月30日,腾讯音乐在线音乐业务月活跃用户为6.55亿人次,但付费用户只有2490万人,付费比例仅为3.8%。而每月用户人均付费额只有8.5元。相比于今年早些上市的同类型音乐独角兽平台Spotify高达47%的付费比例,腾讯音乐的付费业务还是有不小的差距。

不过即使是付费用户比例遥遥领先的Spotify,至今也没有摆脱亏损的命运。从成立伊始至2017年末的11年时间,Spotify累计亏损达24亿欧元。

因此腾讯音乐虽然被顶着“音乐”的名,但其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反而是围绕音乐建立起的娱乐生态,其中尤以直播对盈利贡献最大。

同样,网易云音乐现在也在不遗余力地发展音乐传播生态。和QQ 音乐一样,除了有数字专辑、直播、视频、电子票务等功能,网易云音乐还从社交角度出发,增加粘性,比如可以看附近的人、可以发动态,主题都是打通线上线下,拓展音乐消费场景。

显然,各家都在围绕着“音乐”做加法,无论是通过流量变现也好,还是增加音乐版权以外的付费内容,都是全生态的一种产业思路。

说到生态,不得不提另外一个沉默的玩家——虾米音乐,虽然从目前的用户基数来看,劣势比较明显,但随着整个阿里的生态打通,包括此前的“88会员”战略,虾米音乐在音乐以外的协同得到了帮助——比如优酷会员,也成了虾米会员,饿了么的会员也成了虾米会员,银泰的会员也成了虾米会员。

这一点上,或许也能给网易云音乐一个启示,类似口碑颇好的网易邮箱会员、严选会员、考拉会员,是否有可能和网易云音乐会员之间做一些商业上的协同和嫁接?

在线音乐市场的3.0时代,似乎不再局限于“在线”二字,而演变成了一场全连接,全生态的竞争。

这个行业看起来处于“西线无战事”的状态,竞争的格局还在僵持,但这也并不是说不会有变化,从量变到质变需要的是时间,各自的蓄能正在悄悄进行,也许一场更大的变局在不久以后,或者5G前夜降临。

而这个时候,无论是龙头还是黑马,如何在后版权时代向上优化产品、丰富内容,打造精彩绝伦的视听体验,向下维护良好的用户场景和服务,推进多种商业模式的发展,将成为在线音乐3.0时代竞争的主旋律。

来源:凤凰科技    作者:财经无忌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在线音乐 腾讯 网易 虾米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砍柴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