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资本青睐,天天学农亮相经纬创接汇

互联网
2018
08/22
17:33
分享
评论

2018年8月22日,由经纬中国主办的第三期线下创接汇活动在北京开启。天天学农创始合伙人谭泽鑫应邀出席,与众多业界人士和200家主流基金齐聚一堂,深入对话与交流。

此次系列活动致力于相关领域,精准、深度对接,每场会聚焦于特定投资阶段或垂直行业,以“经纬洞察+精选路演+深度对话”为主要形式进行展开。天天学农作为国内首个农业知识付费平台,在获得数千万融资后,再次吸引了众多投资人的目光。

农业知识需求上扬遇上垂直流量下沉

中国有2.6亿种植户,美国只有230万,中国是美国的113倍,而人均耕地面积美国为7.2亩,中国仅有1.4亩,中国远低于世界水平。在农民的年收入上,两国更是相差了 25倍左右。除此之外,主要农作物的亩均种植成本中国也远高于美国。究其原因,在于缺少种植规划、田间管理水平弱、用肥用药不科学、信息不对称是主要原因,而根本原因,是中国农民的职业化程度不足。国内2.6亿的种植户对知识的诉求亟须解决。“我国的农民是受教育水平最弱的一群人,也是对知识最渴望,最缺少学习渠道的一群人,天天学农的存在就是要解决这一问题。”会上谭泽鑫介绍说。

另一方面,互联网流量正在急剧下沉,移动互联网支付的风靡、以及各种互联网信息、商城等平台在乡村的蔓延,逐渐加深了农民对互联网的熟悉和信任。比如现在比较火的拼多多、快手,都是在互联网下沉红利下发展起来的,在近几年互联网发展较快的乡镇,大多数是农民,所以天天学农通过农业相关的产品形态来落地,用知识、服务来“抓住”农业人群。

双学院+多渠道,重构中国农民的学习

传统农业培训多采用线下定期培训的方式,但一直存在覆盖面积窄,培训人数少,上课时间受限,培训师资参差不齐等问题,天天学农以线上课程为主,线下进行辅助,可以让农民随时随地通过APP、小程序,公众号,官网等多渠道,以音频、视频等形式学习农业相关知识。

平台前期从农技课程切入,着重关注实操类、农民最关心的内容,如建园、营养施肥、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嫁接、剪枝等,对于单个知识点,以微课的形式展现,对于系统性的知识,会以全年订阅课程的方式研发制作,如沃柑全年种植管理技术,相当于有一个老师在线上带着种植户们种植这个作物。由于近年土地流转加速,农业升级,大农场增加,越来越多农户对经营管理和品牌营销方面知识需求越来越旺,这就为农业知识付费的另一方向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此谭泽鑫补充道“目前,课程也从农技板块延展到农商板块,研发了像农产品销售、品牌塑造、农场经营管理、农创培训等方面的课程,在提升农户农技水平的同时,也帮助他们提升的自身软实力。”

据谭泽鑫介绍,到目前为止天天学农平台上线8个月,累计合作老师500余位,研发课程数超100门1000余节,为近50W用户提供了实用有趣的农业知识服务。此外,天天学农与农技推广协会、农学会、各地的农业协会、农业高校深度合作,头部IP均与平台签约独家,在师资储备方面平台已经形成壁垒。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砍柴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