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明确将人工智能与多学科深度融合列为重点行动,推动科学研究迈向智能化新阶段。在政策引领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2025年8月22日,和鲸科技携手联想集团、沐曦股份,于上海联合发布首款“科研智能一体机”。这款软硬一体、开箱即用的集成化解决方案,直击高校与科研机构在科研智能化转型中面临的算力瓶颈与技术门槛高等痛点,旨在为多学科领域提供高效、安全、便捷的智能科研新范式。
和鲸科技创始人、CEO 范向伟在致辞中表示,过去一年中,上百所高校已经选择和鲸开展教学、实训与科研工作。在实际落地过程中,许多客户反馈道,“选 GPU 服务器太复杂了,不知道该配多大显存、多少张卡......”,往往要投入大量人力做额外适配,工作难以量化、成本高昂。为此,和鲸积极参与各地智算中心的建设,与联想、沐曦等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推出科研智能一体机,以标准化、集成化的方式,整合软硬件能力,有效应对教科研场景中面临的算力瓶颈与复杂需求。
联想集团上海政教总监陈勇在致辞中强调,人工智能已成为国家战略与全球科技竞争的关键赛道,联想积极推进“3S 转型”,目前已形成从终端、工作站到服务器的全栈产品与解决方案能力。他表示,生态合作是推动人工智能落地的重要基础,联想愿携手和鲸等合作伙伴,共同构建以科研智能一体机为代表的 AI 解决方案,助力产业共赢发展。
在全体与会嘉宾的共同见证下,科研智能一体机正式发布。
沐曦股份生态部副总裁王磊(左)、和鲸科技CEO范向伟(中)、联想集团上海政教总监陈勇(右)作为代表联合发布“科研智能一体机”
随后,和鲸科技高校解决方案负责人曹晨巍详细介绍了科研智能一体机的核心功能与技术优势。曹晨巍表示,科研智能一体机是为高校与科研机构量身打造的智能科研引擎,基于联想ThinkStation工作站、和鲸 ModelWhale 平台,搭载沐曦高性能算力芯片,集成数据分析、机器学习、大模型及智能体编排能力,实现从数据处理、模型训练到成果产出的全流程智能化,私有化部署保障科研数据安全,让科研团队像用水电一样使用 AI。产品以“开箱即用、按需扩展”为核心,支持多学科场景快速部署,提升科研效率,保护科研资产,助力创新迈入智能高效新阶段。
开箱即用:无需繁琐部署,科研团队可立即投入研究;
按需扩展:灵活配置算力与工具,适配医学、人文社科、理科等多学科场景;
智能加速:通过统一平台降低技术门槛,提升跨团队协作效率。
面对科研智能化转型,和鲸积极构建产学研协同生态:向学生传递智能科研理念,为学者提供产业对接通道,帮企业加快技术迭代进程。本次发布会特别回应高校“突破传统课题瓶颈、提升成果影响力”的核心诉求,特邀一线学者分享人工智能赋能科研的先进实践,为学术界提供可落地的路径参考。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周中允副教授在以《AI 赋能的信息管理研究》为题的分享中指出,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正在深刻支撑组织与管理场景中的信息处理活动,显著提升运营效率与战略决策水平。周老师强调,AI 不仅成为重要的研究对象,探讨其系统设计、用户接受度与社会应用影响,也作为关键研究工具,广泛应用于数据挖掘、交易风险预警和用户行为分析等多个实际场景。其研究团队基于和鲸提供的实验平台与脱敏数据,在安全可信的环境中开展用户行为特征挖掘与分析,有效结合 AI 研究方法,产出了一系列具有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的成果。
山东大学数字人文实验室副主任陈建红围绕《AI 赋能中国边疆研究数智体系的构建》系统介绍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在边疆历史研究中的应用。陈老师表示,从 2018 年起步的数字人文平台建设,到 2023 年全面转向人工智能,其团队始终致力于通过技术手段解决人文学科数据分散、处理效率低、跨学科融合难等核心痛点。陈老师强调,真正赋能人文学科的 AI 工具应实现“开箱即用”,同时具备学术合规的内容生成与敏感信息自动校正能力。目前通过软硬件结合、模型微调与多工作流协同,团队实现了对垂直领域学术资源的数据化处理,构建出专业知识可追溯、结果可解释的大模型应用体系,推动了边疆历史研究从文献考证向系统建模的范式转型。
随后,与会嘉宾就一体机技术特性、市场推广及合作模式进行讨论,现场气氛热烈。
本次发布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标志着科研智能一体机正式迈向市场,更搭建了一个凝聚产、学、研、用多方智慧的协同生态。通过发布创新产品、分享行业洞察与实践案例,大会为加速科研智能化进程注入了强劲动能。
展望未来,和鲸科技将继续依托智能体技术与 AI 工程化能力双轮驱动,以长期的技术创新与落地实践,携手联想、沐曦等生态伙伴,将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千行百业。此次发布既是对“人工智能+”行动的的积极响应,也是三方技术实力的集中体现。各方期待以此为新起点,深化协作,共同推动我国科研创新事业迈向智能化、高效化的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