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夏以来,全国多地遭遇持续强降雨袭击,甘肃兰州、北京东北部、内蒙古中部、河北北部、四川盆地西部及广东西南部等地防汛形势严峻。8月,我国七大流域全面进入主汛期,叠加台风频发,防汛工作迎来最关键、最复杂的挑战。面对极端天气频发、出行与施工旺季叠加的现实,公众与企业对气象服务的精准性、及时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墨迹天气以“用科技连接天气与生活”为理念,提出“预见型气象服务”新标准,依托气象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真正实现“让未知可先知”,把变幻莫测的天气转化为可预判、可应对的防御先机。
近年来,极端天气频发让传统气象服务的短板日益凸显。预报范围宽泛,难以精准定位城市角落,预警提前量虽长,却缺乏实时动态更新,导致暴雨突袭、台风逼近时,人们往往措手不及。特别是在商业决策和风险管理领域,轨道交通、飞机延误频发、安全生产事故风险激增……显然,传统服务无法满足目前社会对气象预报的极致需求。
面对这些痛点,墨迹天气以技术创新重构气象服务逻辑,开发了业内领先的2km网格、6分钟间隔的超精细预报系统,可动态追踪雨云轨迹,清晰呈现未来48小时、全球任意地点的降雨起止时间、强弱变化。这种分钟级的精准预报,使得气象参考数据量提升了15倍。
除了实时天气预警,墨迹天气还能在空间上实现定位级别的精准守护。针对汛期的强降水场景,墨迹天气“大雨定点速报”功能为用户精准提供所在地过去8小时至未来48小时的逐小时雨情预报与风险预警,并提供过去8小时及未来24小时、48小时累计降水预报信息,让“何时带伞”“何地避险”有据可依。
汛期极端天气频发影响的远不止日常生活,对轨道交通、航空、农业、电力等气象高敏感行业的冲击尤为致命。数据显示,近三年我国天气导致的轨交延误事件年均增长18%,暴雨台风不仅威胁安全,更带来巨额损失,传统“被动应对”模式亟待升级。
墨迹天气商业气象服务精准洞察行业痛点,以“技术穿透场景,数据驱动决策”为破题思路,实现从“天气服务”向“决策赋能”的升级转型。以轨道交通行业为例,墨迹天气融合“观测站+雷达+卫星”多源数据,通过机器学习与数值预报技术,构建起覆盖轨道交通全场景的“公里级”“分钟级”精准预警体系,并针对不同线路、站点定制化输出风险研判。
在与华南某地铁合作的过程中,墨迹天气通过定制化线路风险研判、台风路径精准预测,推动客户应急响应效率提升40%以上,实现了恶劣天气条件下安全运营0事故的突破性成果,真正助力客户从被动应对天气变化,转为主动依据决策建议进行科学布局规划。
在航空领域,今年7月发布面向航空领域的气象SaaS服务平台“AeroMetis”嵌入大语言模型,可自动生成“精准预报/预警-改航建议”全链路决策方案,帮助航司智能规避恶劣天气区域,保障飞行安全与高效运行。据墨迹天气数据显示,AeroMetis已在实际场景中验证价值:为西藏航空定制拉萨机场分钟级雷雨推演方案,降低雷雨返航备降率5%;为四川航空提供72小时降水风险调整建议;通过AI订正模型提升西北地区机场预报准确率10%。
除轨道交通和航空外,墨迹天气凭借高精度气象API产品与行业定制化解决方案已应用于轨道交通、能源调度、物流、农业等20多个领域,服务超过200家企业,持续创造商业价值。
从分钟级精准预报到场景化避险指引,从赋能个人安全到助力企业决策,墨迹天气始终以用户、企业和社会需求为核心,以科技之力应对挑战,赋能各行业实现精准运营与智慧调度,推动整个社会避险能力提升,持续构建更智慧、更高质量的气象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