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仅剩的网贷P2P赛道 还是不是一门好生意?

业界
2018
06/04
14:42
顶楼TopView
分享
评论

“现在存活的行业内的公司90%都想把业务做好,但其中又有90%没有这个能力。”一位总部在北京的P2P网贷公司CEO对澎湃新闻表示。

这种能力,除了做好风控、保持流量之外,就是合规能力了。随着“互金资管新规”的公布和网贷备案实质性延期,网贷平台在继续整改的日子里也许会对一个问题辗转反侧:鱼龙混杂的红海市场中,P2P网贷究竟还是不是一门好生意。

互联网金融只剩下P2P赛道

对于未来的合规方向,聚爱财CEO任衡对澎湃新闻表示:“以后肯定是要持牌经营,没有商榷的余地。做金融必须要持牌,做资产管理就得有银行、证券、私募、信托这些牌照,做P2P也得有P2P的牌照。”

近期对互联网金融平台震动最大的,莫过于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于3月末下发的《关于加大通过互联网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整治力度及验收工作的通知》(《通知》)。《通知》要求依托互联网公开发售资产管理产品,须取得中央金融管理部门颁发的资产管理业务牌照或资产管理产品代销牌照,否则视作非法金融活动。

该文件的下发直接导致了原本要在今年6月底基本完成的网贷备案延期,也将互联网金融的资管赛道全部堵死。原本互联网金融在几年前做的轰轰烈烈的业务,比如互联网证券、资产管理等门类,目前只剩下“华山一条路”——P2P网贷。

“现在互联网金融就是P2P,P2P就是互联网金融,基本上成了定论。以前有很多企业说自己不是P2P,现在都说自己是P2P了,否则没有其他的定位了,除非你和传统的金融机构合作,作为传统金融机构的分支,《通知》出台之后第一个比较大的影响就是互联网金融概念的具象化。”

信息中介还是信用中介?

对于从业人士来说,最疑惑的莫过于P2P是信用中介还是信息中介的问题了。即便监管部门已经将其定义为信息中介,但很多时候需要负信用中介的责任。

“作为一家P2P企业,我们也很困惑到底P2P的定位是什么,是金融属性还是互联网属性,是信息的撮合平台还是金融的服务平台?作为金融机构来讲一定是要受各种约束,像它的净资产、净资本、资金充足率、包括银行的MPA考核等都得有,因为毕竟它是金融机构,”一家从事抵押贷款的平台管理人员对澎湃新闻表示,“如果说P2P定位为金融机构,是一个信用中介平台的话,相当于是一个部分银行牌照,银行一大部分的功能就是信用中介。所以作为部分银行牌照,P2P的定位和功能也肯定会发生很大的改变。”

之前P2P之所以如此诱人,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可以无限加杠杆,是可以规避净资本限制的金融平台,注册资本金哪怕是100万交易量也可以做到100亿。但也有不少业内观察人士认为这是不合理的,平台撮合交易量应该与净资本挂钩,因为归根到底做的是风险定价的生意。

其实美国货币监理署(OCC)在去年的时候就开始对P2P颁发银行牌照,如果中国效仿会出现何种情形?

上述管理人员表示,作为银行这种信用中介,平台就可以做担保,也可以对平台所撮合资产的本金和利息负责,相应的它的资质也会比纯信息中介要提高很多。

而目前P2P存在的问题就在于,普通投资者对其期许还是保本付息,而监管部门目前对其定义是信息中介,这也就意味着平台作为纯撮合平台,不对资产负责,增信、担保、信用评级、信用定价、风险定价、后期不良处置都可以不做。

上述管理人员认为,这种情况下,风险就直接转给了投资者,但中国的投资者并不是完全理性的,资管新规当中的打破刚兑还要有两年的过渡期,如果说把P2P一下暴露出来,所有的风险让用户自担,这个风险很大,“P2P资产是次级资产,资金是公众资金,把风险最高的资产和资金匹配到一起,迟早是会出事的,中间平台还不担保、不兜底,只做信息撮合。你相当于把最毒的奶粉和刚刚出生的小宝宝放在市场里,让小宝宝自己去选奶粉。必须有一个强监管市场,市场规则政府说了算,什么奶粉可以进来,什么样的投资者可以进来,我们得有统一标准。”

资管新规提出去刚兑,但市场接受度还是个问题。任衡对澎湃新闻表示,资管新规是非常符合市场发展的,因为资产本身不可能都是刚兑的,但是投资者观念有没有跟上资管新规这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

“打破刚兑之后,公众能不能认可,能不能承受刚兑打破之后带来的损失?因为资产永远是一个买方市场,从投资人的角度是用钱投票的。不是说从卖方打破刚兑就可以解决问题,而必须从买方角度增强投资者教育。”任衡表示。

监管套利频现江湖,风险加剧

“红海市场”“鱼龙混杂”是不少业内人士对P2P行业的综合评价。

在监管规定了P2P网贷专做“小额分散”的原则,并且对现金贷加大整改之后,曾经暴利的行业一下子寂寥下来,当然也存在不少绕过监管的灰色地带。

比如针对小额分散,不少平台把大的资产拆成许多家公司和个人来借贷,但一旦被发现就不可持久。同时,部分资产过热,比如汽车抵押贷款,因为这部分资产差不多与现下个人单家平台借款不超过20万元的监管要求刚好符合,并且有抵押,看起来更可靠。

不少平台为了抢这些拿车出来抵押的用户开始“不择手段”,以前做车贷要“双押”——押车、押证,后来变成“单押”,押证不押车,现在甚至出现了押钥匙、驾驶证、行驶本就可以直接贷钱。有的做车辆抵押的借款人,第一遍先押钥匙,然后自己再配一把钥匙,再押车本,然后再把车本要出来,再抵押证不押车,再又押证再押车,相当于一台车至少抵押三次。这都是无序竞争带来的潜在祸端。

现金贷也是如此。去年12月,监管要求现金贷限制利率到年化36%以下,不少公司居然上架了带有人身意外险的现金分期,相当于把部分利息转化成保险费用预先收取,与“砍头息”类似。这也就是高息现金贷的变种。

另外一些现金贷公司,在把短期现金贷期限拉长,做成现金分期,但一位现金贷公司人士对澎湃新闻表示,市场接受度不是很高,“借款人一个月就能把几千块钱还上,凭什么只许我一年还完,每个月固定交利息?”

上述现金贷公司人士对P2P行业基本不看好,他不是一个人。也有不少P2P公司对澎湃新闻表示,不想再分散太多精力在网贷上,宁愿去争取私募牌照。

【来源:澎湃新闻】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互联网金融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砍柴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