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亿方智能携手四川大学与华西医院,“素问”大模型赋能慢病管理

互联网
2025
11/12
17:36
分享
评论

近日,2025年中国运筹学会医疗运作管理分会学术年会暨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在成都顺利召开,本次会议主题为“人机共智下的医疗运作管理”。大会旨在促进运筹优化、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医疗管理等研究领域的交叉融合,推动医院运作管理的改革和创新,以助力医疗质量和医疗管理的提升。

在本次盛会上,360亿方智能携手四川大学商学院与华西医院,正式发布国内首个深度融合中西医知识的慢病智防大语言模型——“素问”。该模型依托科技创新2030“四大慢病重大专项”——“我国重大慢病防治适宜技术推广机制、模式与示范项目”(2024ZD0524300,2024ZD0524302)研发而成,标志着我国在慢病防治智能化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为“健康中国”战略实施注入强劲科技动能。

慢病防治是关乎人民生命健康和国家长远发展的重大课题。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及生活方式转变,癌症、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和代谢性疾病四大慢病已成为威胁国民健康的主要杀手。传统防治模式面临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基层服务能力不足、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弱等挑战,亟需通过技术创新实现破局。在此背景下,“素问”大模型的诞生恰逢其时,它以人工智能技术重塑慢病防治全流程,为破解这一社会难题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

“素问”由四川大学商学院、华西医院与360亿方智能强强联合打造,其命名溯源千年医学典籍《黄帝内经·素问》,传承中医智慧,融合现代科技。模型搭载百亿级专业参数,基于海量权威医疗指南、前沿科研论文及真实中西医病例数据进行深度训练。研发团队通过严格的数据清洗加工流程,融合数百位权威医学专家的知识标注与经验校验,最终构建起百万级高质量慢病医疗指令数据集,确保模型在“未病先防、欲病早治、已病防变”各阶段输出的专业性、准确性与安全性。

在应用层面,“素问”深度融合中医“治未病”理念与现代预防医学,实现了对四大慢病“防、筛、管、治、康、护”全生命周期的精准覆盖。无论是高危人群的风险评估与早期筛查,欲病阶段的干预指导,还是已病阶段确诊患者的个性化治疗方案推荐与康复护理,模型均能提供科学、系统的智能决策支持。目前,“素问”已在实际业务场景中完成深度适配,整体适配度超过95%,其性能指标全面比肩行业顶尖水平,在多个权威评测维度展现出卓越的专业能力,真正迈出了从实验室走向临床应用关键一步。

技术先进性之外,“素问”的最大价值在于其中西医融合特色。模型不仅吸纳了现代医学循证证据与诊疗规范,更深度整合了中医“治未病”理念、辨证论治体系及传统方剂知识,能够为不同体质、不同阶段的慢病患者提供兼具科学性与个性化的综合防治建议。这种跨医学体系的创新融合,为全球慢病管理提供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智慧方案。

展望未来,项目组已制定清晰的技术演进路线图。下一步将持续优化模型核心算法,重点攻关多模态技术融合,计划推出集成文本、医学影像、语音交互的升级版慢病智防大模型。通过构建更加立体、直观的智能交互体验,进一步拓展远程诊疗、居家监测、智能问诊等创新应用场景,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亿万慢病患者的“健康管家”。

作为360集团专注于人工智能应用的创新企业,360亿方智能始终致力于以大模型技术赋能传统行业转型升级。本次“素问”的发布,不仅是公司在医疗健康赛道的重要里程碑,更是AI技术服务国计民生的生动实践。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深化产学研医协同创新,为提升我国慢病防治体系智能化水平、守护人民生命健康贡献更多科技力量。

“素问”的问世,意味着我国慢病防治正式迈入人工智能赋能的新阶段。科技与医疗的深度融合,必将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普惠下沉,提升全民健康素养,为“健康中国”宏伟蓝图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砍柴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