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10 日至 21 日,全球气候治理领域的年度盛会 —— 第 30 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30,全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会议)在巴西帕拉州首府贝伦市隆重举办。作为联合国框架下规模最大、级别最高、影响力最广的国际气候盛会,本次大会汇聚了近 200 个国家的领导人、科学家、企业家及民间社会代表,共商全球气候治理合作大计,推动绿色低碳转型进程。
会议期间,由未势能源联合海大清能与巴西JAQ、NAUTICA、ITAIPU PARQUETEC 公司共同研发制造的巴西首艘氢能科考船——“探索者 H1(Explorer H1)”首次正式亮相,并停靠在帕拉州贝伦市的港口码头旅游区面向公众开放参观,旨在为用户提供沉浸式体验。

COP30 举办期间,该船所有设备及系统,从照明、空调到厨房设备和娱乐设施,均由氢能源系统供能,实现零碳排放;后续将进入燃料测试阶段,验证其全氢能运行模式的完整性。


巴西政府相关部门官员、国际气候组织代表等重要嘉宾亲临现场,登船考察氢能动力系统的技术原理与应用场景,对中国氢能技术落地巴西、助力全球气候治理的实践成果给予高度评价。
这艘搭载中国氢能核心技术的绿色船舶,凭借前沿的应用创新与扎实的实践价值,引发全球海事、能源领域及多国政要的高度关注,成为本次 COP30 期间展示“中国绿色智造”实力的亮眼名片。
中国氢能技术落地拉美,开辟绿色航海新路径
此次在COP30展示的氢动力船,是未势能源针对南美海事场景量身打造的创新成果,其核心动力来源之一“船用移动式氢能发电舱”,由未势能源提供氢燃料电池系统综合解决方案。
其中,该氢能船舶搭载的氢燃料电池系统、储氢系统两大核心模块,均由未势能源自主研发与生产制造,并提供全面的配套服务与技术支持,融合先进的氢燃料电池技术、模块化氢能管理技术、船舶专用氢安全技术及智能化自适应控制算法,可高效将氢能转化为电能,为科考船提供稳定的日常电力供应,实现全程 “零碳排放”,完美契合全球海事领域零碳转型的核心需求。
未来,这艘氢能科考船将伴随科考团队沿亚马逊河深入雨林,以零排放清洁动力支撑气候考察工作,在监测雨林生态、记录气候数据的每一段航程中,为全球气候研究注入“中国智造”的绿色力量。
作为巴西历史上第一艘氢能船舶,该项目自启动以来便得到中巴两国政府与产业界的高度关注。从 2025 年 8 月长城控股集团巴西工厂开幕仪式上的模型亮相,到此次 COP30 现场的实船演示,未势能源以技术为纽带深化中巴绿色合作,成为两国能源转型合作的标志性成果,更标志着中国氢能技术成功落子拉美市场,为全球氢能跨区域应用提供了标杆性经验。
全产业链布局筑基,中国企业践行全球气候责任
此次成果的落地,离不开未势能源背后的技术积淀与全产业链布局。
未势能源作为长城控股集团氢能战略业务的主要承载主体,在氢能与燃料电池整车领域的研发拥有二十余年技术积淀,实现了氢能及燃料电池领域核心零部件的完全自主开发,在国内率先构建起 “制 - 储 - 运 - 加 - 应用 ”一体化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并积累了超 “千辆级” 氢能商用车型的规模化运营经验,应用场景覆盖物流运输、公共交通、城市环卫、冷链物流等多元领域。

氢能科考船项目落地前,未势能源已联合巴西合作伙伴将中国氢动力重型卡车引入当地,结合巴西能源结构与运输需求开展多场景适应性验证,助力提升巴西本土氢能技术研发能力,为氢燃料卡车在当地的商业化应用筑牢基础。
从陆地运输到水域航运,未势能源正以多元化场景落地,推动中国氢能技术标准与服务模式走向全球。
深化氢能国际合作,共绘全球“零碳”蓝图
当前,全球海事领域正加速零碳燃料转型,氢能作为衔接绿电与动力系统的核心载体,已成为产业转型的关键方向。
此次 COP30 期间,未势能源与巴西当地NAUTICA等多家知名企业,计划进一步合作,将氢能技术拓展至内河运输船舶领域,进一步扩大中国氢能技术在南美市场的应用版图。这一举措不仅是长城控股集团 “生态出海” 战略的重要进展,更彰显了中国企业深度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责任与担当。
未来,未势能源将继续以长城控股集团“生态出海” 战略为指引,深化氢能技术研发与全球化应用,以自主创新技术助力全球 “双碳” 目标实现,为推进全球气候治理进程、加速海洋领域绿色低碳转型、构建绿色航海生态,持续贡献切实可行且可复制推广的 “中国方案” 与 “中国力量”,让 “中国氢能、中国智造” 的品牌理念在全球落地生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