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结耦实现灵活上云 构成青云科技混合云竞争力之一

互联网
2021
03/03
17:48
分享
评论

作为一混合云先行者与领导者,有多样的产品进入更多的市场,当然为我们争取到更大的市场空间。但这只是表面现象,青云的战略真的是要成为那么多独立产品厂商么?产品和平台又是什么样的关系?

这就涉及到青云战略的另一个重要方面:解耦。虽然云计算与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绝大多数企业的共识,但在真实的世界里,企业 IT 的历史、现状,数字化转型的路径、方向都是有着极大差异性的。有的企业从小型 IT 系统、虚拟化场景开始,到云就绪,到统一基础设施云平台建成,到成长为大型集团云甚至行业云;有的企业有着复杂的 IT Legacy,要在基础设施和应用两侧逐步改造,再进行融合;很多企业还不清楚如何转型,但迫切需要降低成本和运维压力……虽然我们看到的终点是一致的,但路径与速度却千差万别。这种千差万别对应到厂商的Offering 上就意味着要给予充分灵活的解决方案。

灵活到什么程度?公有云是一种非常完美的思路:平台上各种组件可以自由组合,企业按需选用,还能满足充分弹性的需求。然而对于业务规模快速增长的企业来说,公有云很贵,年消费动辄占到营收的10% – 20%,这种压力是很难承受的;还有很多企业因为合规或者观念问题不能使用公有云怎么办?希望通过混合云和多云实现容灾怎么办?……

私有云和混合云的市场是真实存在并且不断快速增长的。尤其在中国。那么我们私有云怎么做才能够像公有云一样能提供充分的灵活性呢?完全根据项目定制化开发?这是条死路,最多成就一家外包公司,而无法成为巨大的平台。交付一整套云平台?说好的个性化需求灵活满足呢?唯一的方法只有平台解耦实现核心组件的标准化交付。说到这里,大家应该就能理解我们在研发上的不容易了,既要高度产品化,又要实现产品与平台的一致化,才能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为各行各业、各种场景的解决方案交付充分的灵活性。

所以说,一个充分解耦、可分更可合的大平台才是能够同时满足统一与灵活的最佳平衡点。这是青云最核心的竞争力。

青云QingCloud既是一个全维云平台,也能够实现更强大的“混合云”能力,原因就是“可分可合”:狭义混合云:公、私、混、托一套架构与一致体验,统一云管理平台,基于容器的混合多云平台,让企业的基础设施真正实现统一建设与管理。

混合云走向全域:全域智能互联,数据流动与集中,云、边、端全面实现数据智能;

平台软件与多品牌硬件的混合:天生软件定义,标准交付与硬件兼容,让客户摆脱厂商锁定;

不同类型应用在全域的混合并存与统一管理:虚拟化平台与容器平台并存,支持单体应用、Mini Service、Micro Service 三种架构并存,提供敏捷开发与持续交付环境;完整的容器平台加速应用交付与迭代;多云应用管理平台支持各类传统应用及新型应用的全域应用统一分发与管理,助力应用全面云化转型。

企业不同业务系统的混合并存、混合发展路径:统一平台与充分解耦,标准化交付分布式存储、容器平台、边缘计算与IoT 平台、SD-WAN 等通用产品,满足不同行业、不同阶段、不同路径的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可分可合,有力支撑企业 IT 从局部改造到云就绪到集中平台到集团云到行业云的全部成长过程。

平台与各类专业厂商产品与方案的混合:高解耦、标准化、易集成的开放平台,与专业厂商(PaaS 厂商、ISV、SI 等)的产品与方案的自由整合。

这里提到的“混合云”已经是一个多维的概念,远不止“公有云 + 私有云”这么简单。可以理解为企业在 ICT 基础设施与开发平台上的终极自由。

对于企业来讲,云根本不是目的,云在多大程度上推动业务的发展、创新的发生才是根本的价值。今天采购的所谓云平台或者混合云,接下来发现系统是无法自动化运维的,集群是无法快速扩容的,平台是无法无限扩展的,技术栈是不统一的……不用说数据的自由流动与集中、业务负载的自由伸缩与迁移,就连基本的运行和维护都带来了一堆新的问题,一个效率平台反而影响了效率,这就是“临时解决方案”的风险。

总而言之,因企业数字化转型现状与路径之不同,我们提供“分”的自由;因数字世界未来终极目标之统一,我们提供“合”的保障。青云的愿景是“云之基石,自由计算”——以广义云计算能力打造数字世界基石,统一架构与高度解耦实现全场景自由计算。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砍柴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