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Talk见证嫦娥五号奔月,这才是对话世界的"底气"

互联网
2020
11/27
16:10
分享
评论

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一道烈焰划破海南文昌的天空,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运送嫦娥五号探测器至地月转移轨道,开启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

在此次发射现场中,有一群"10后"浪花也格外耀眼。这群孩子在由在线青少儿英语品牌51Talk承办的2020"中华少年说•战'疫'好榜样"全国青少年英语主题演讲活动的总决选中脱颖而出,前往海南进行冬令营活动。此次活动的重头戏就是亲临嫦娥五号发射现场, 感受科技的力量。

他们来自五湖四海,相聚海南文昌。最远的女孩李禹芃来自大庆,她穿越近4000公里,小小的身躯抵抗着凌晨的困意,只为一睹"嫦五"风采。

"我在书本上读过杨利伟叔叔的故事,心中一直有一个航天梦。这次来到现场,我非常激动。其实,航天离我们并不遥远,只要我们努力学习,锻炼身体,每个人都能成为未来的'航天人'," 李禹芃说道。

"发射的时候整个大地都在震动,太壮观了!"来自北京的6岁男孩智鹏兴奋得呼喊道,"我要分享给Bacon老师!"据智鹏母亲介绍,孩子平时在51Talk平台和菲律宾外教练习口语,把每天的所思所想用英语分享给外教已成为孩子生活必不可少的乐趣之一。

来自深圳的女孩孙逸雯在现场也接受了采访:"难以想象,这样的庞然大物居然腾空而起,像流星一样。它不仅带走了卫星,也承载了我们所有人的梦想,非常的壮观!"她也准备将自己的游学经历分享给自己的朋友和同学。"之后我还想做一个Vlog给国内外的小朋友都讲讲嫦娥五号抓土的故事。"

孩子们的表现也引起了网友的热议:

对这群"后浪"来说,能够近距离观礼嫦娥五号的成功发射,将会在他们的人生中添加浓墨重彩的一笔。值得一提的是,在观礼结束后,前来游学的小朋友们还将中国探月工程的科普视频翻译成英文,以此让更多人看到中国的成就和国力。

探月工程,中国的必争之地

发射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和深空探测是人类航天活动的三大领域。重返月球,开发月球资源,建立月球基地已成为世界航天活动的必然趋势和竞争热点。

别人探月搞了几十年,我们现在为什么还要去搞?

或许有不少民众会有这样的疑问。

事实上,探月工程既是人类的进步,更是一个国家科技创新的体现。从美国的阿波罗计划到中国的探月工程,月球上能源丰富,具有重大军事战略地位,成为各国争相建立军事基地的新平台。

上世纪80年代日内瓦联合国知识产权总部的展台上,中国展出的是一个景泰蓝花瓶,而美国人展出的是一块月球岩石,苏联人展出的是加加林的照片……

更令人难以想象的是,30多年前中国科学家获得了一块由美国科学家赠送的月球岩石,从而发表了12篇高水平的论文。

我国的探月工程发力虽然较晚,但却并没有重复别人的老路,实现了多次跨越。嫦娥一号卫星首次绘制的月球三维全图中,有9种探测到的元素是国际上从未公布的。每次嫦娥的升空,都伴随着全球探月史的"首次"。

探月工程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是中国经济、科技腾飞的见证。让嫦娥奔月的美好故事,成为如今卫星探月的事实,随之而来的也是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在国际对话中"底气"十足。

民族自信的崛起,是与世界平等对话的底气

除了航天工程,全球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正以量子技术为制高点,在人工智能、生物科学、地球空间科学等领域多点开花、集群突破。全球科技竞争日趋白热化,激烈程度前所未有。

这些年来,我国科技事业密集发力、加速跨越,实现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一些前沿方向开始进入并行、领跑阶段,科技实力正处于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全球创新指数第十四位,但我国与建设科技强国和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还有较大差距。时移势易,机遇依然在我。切实提高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才能把科技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无论硬实力还是软实力,归根到底要还是要靠人才实力。没有一支过硬的人才队伍,任何创新都不可持续。纵观世界科技发展史,从探索到实践,从实践到创新,从创新到超越,只有对世界"高精尖"的科技进行全方位的了解,才有前进的可能。那么,作为世界第一通用语言,英语的研习依旧是每一位中国青少年的"必修课"。

中国青少年接过对话世界的话筒

学英语,是几代中国人"刻骨铭心"的共同记忆。英语是陪伴我们最"长久"的科目之一。在一次次升学考试中,英语的重要性不输语文和数学;进了大学后,四六级考试依然是大学生必须迈过的一道坎儿;对于那些有志于出国深造的学生,还要面临托福、雅思、GMAT、GRE等一系列考验。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改革开放四十余载,当越来越多的中国青少年意识到英语学习不是为了遵循社会游戏规则来"通关",而是为了获得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好的传播中华文化,新时代又赋予了"对话世界"新的含义。

"我要将这次卫星发射的全过程,写进我的英文日记里,然后分享给我的美国好朋友,告诉他们月球探测器有多宏大""我要在在线课堂上与我的菲律宾外教讨论一下,嫦娥五号探测器是如何构成的" "我用妈妈的手机拍摄了现场视频,我要发到网络上"……

从这些古灵精怪的51Talk小学员身上,我们不难看出语言与文化的双向交融。多学习一门语言,就多靠近一种文化。在强调互相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的时代,这是当代青少年理应内化吸收的常识。

无独有偶,在去年年末举办的第25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现场,两位年仅9岁的51Talk学员黎子琳、陈鹤途也有幸站在国际舞台上,用流利的口语进行全英文演讲。从"熊猫保护"到"减塑环保",孩子们从自己的视角阐述全球热议的环保话题,向全球传递中国青少年的环保之声。

中国一直在积极融入世界,愿与他国分享繁荣,愿与世界共同发展,"让每一个人都有能力对话世界"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当代青少年的责任与担当!

中国的脊梁在哪里?

在未来,在中国的下一代!

梁启超先生说:"少年强则国强!"

鲁迅先生说:"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

李兰娟院士也曾说过:"希望国家给青少年一代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和价值观,把高薪与高福利留给德才兼备的科研、军事技术人员……让孩子们明白真正偶像的含义,为祖国未来发展培养自己的栋梁之才!"

少年立志,科技强国!

愿中国的"下一代"青少年!

勿忘初心,勤奋苦读扬国威,

更待未来,鲲鹏扶摇九重天!

奔涌吧!中国后浪们!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砍柴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