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振宇创办的得到App,原来还有这样一群特殊的用户

互联网
2019
12/09
11:36
分享
评论

"知识是引导人生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灯烛。"百年前李大钊同志的一番话,直到今天依然在鼓舞着无数学习者。而对于一部分身在高墙之内的特殊人群,这句话更是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近日,一篇题为《"监狱"里的得到之光》的文章,就讲述了一群重刑犯走上求知道路的真实故事:在狱警杨警官的帮助下,十几名犯人开始在高墙内学习知识,为自己的人生点亮一盏灯烛。而罗振宇创办的知识服务应用得到App,则意外地拥有了这样一群特殊的终身学习者用户。

罗振宇曾说:"教育的本质,就是人点燃人。"而本文作者说,这是"一个灵魂影响另一个灵魂的故事",犯人们开始学习以后,眼里有了"面向未来的光"。

以下为《"监狱"里的得到之光》节选,作者"是马豪杰"。

先说一下故事的来源。

得到大学郑州班的杨警官,分享了题为《在高压对立的环境下,如何帮助犯人重塑自我》,再由郑州班的「恋爱的悟空」分享到知识城邦,触动了很多人,大家纷纷点赞和转发,包括快刀青衣和脱不花。

我立马联系「恋爱的悟空」,劳烦他帮我介绍杨警官,介绍后就约杨警官通话,想知道「他、罪犯与得到」更多的故事。

了解之后才知道,杨警官所在的监狱,是全国最大的重刑犯监狱,90%都是10年以上刑期的罪犯,其中60%是死缓、无期。

10年的暗无天日,对我来说,那究竟要错过多少外面世界的精彩?要在孤独和寂寞里挣扎多少个轮回?我根本不知道如何面对这个清晰的现实,毕竟对我来说只是个假设。但有人活生生的给我们展示了,他是怎么做到的。这个人,我们暂且称他为Y同学吧。

Y同学当时因为挪用公款罪入狱,杨警官与他结识,是有次在狱中看到他给妻子打亲情电话。在电话里,夫妻俩争执激烈,Y同学脸上挂满了痛苦与无可奈何,这一幕让刚到监狱工作不久的杨警官看到了,就上前安慰了他两句:"别着急慢慢讲,慢慢讲"。

Y同学缓和了一下自己的情绪。打完电话后,他就想找杨警官聊聊。两个人聊了很多心理上的问题,杨警官也帮他进行疏导。就这样,俩人慢慢地彼此建立信任,破除了警官与犯人看起来对立的关系。杨警官也将自己觉得不错的心理学书籍借给Y同学阅读,俩人相互分享各自的感悟,分析性格及认知上的所思所得。

久而久之,聊的的内容并不局限于心理学,Y同学也会把在监狱图书室里的一些报纸上提到的书推荐给杨警官,杨警官就买回来和他一起阅读讨论,并开始在狱友间相互传阅。

在2017年底,一次偶然的机会,Y同学从别的监区看到了罗振宇在《罗辑思维》的视频,就向杨警官推荐。视频里罗胖提到了「得到」,Y同学就跟杨警官说,你下这个APP试试呗。杨警官说,他最开始听的是「中国史纲」和「30天认知训练营」,当时对他的触动特别大,因为他们监狱同事之间的聊天,聊起政治和历史,尽是些琐碎之言,并没有系统地去看,也没有深入思考,更没有专栏老师那样的视角。

学完罗振宇推荐的课程后,杨警官心里装满了兴奋,在想怎么把它分享给Y同学们看一看呢。因为监狱是禁止一切通讯设施的,尤其是他们这种连续34年无脱逃的重刑犯监狱,监管上非常严格。杨警官想了一会,也只能用一个最笨的办法,那就是把所有他订阅专栏的文稿,一段段复制下来,整理成word文档,自己掏钱打印成册,再拿给他们看。

杨警官说,Y同学看了这些课程之后,跟他一样的兴奋,对杨警官说,给他们那些相对封闭的人打开了一扇窗,重新认识自我,重新认识这个世界。在监狱里,除了Y同学,还有很多的服刑人员,他们也有想要去学习和改变的诉求,但是因为监狱封闭的环境,并没有太多的途径和选择。

有一天Y同学跟杨警官说:"我能不能把你分享的这些课拿给其他的服刑人员看?他们肯定也非常感兴趣。"杨警官当然很愿意。于是以杨警官为源头,以Y同学为节点,在那片监区里来回分享,又传阅到别的监区。

就这样有一个灵魂影响另一个灵魂的故事。

另一片监区的L同学,因故人杀人罪入狱,一个1米9高的体育老师,常因为火爆脾气跟别的人起冲突,后来因为杨警官用精神分析法,帮他认识到自己的心理问题,这个大块头的男人竟然也眼角湿润了。

在帮他做心理疏导时,杨警官也将课程推荐给他读。L同学最近在读罗振宇推荐的《薛兆丰的经济学课》,慢慢的关注学习和成长,关注能力的提升,开始思考这些知识对他有什么帮助,看完有什么样的收获与启发?你要知道,以往在他的眼里,只有今天和别人有什么矛盾,明天和别人发生了什么摩擦。

现在,他眼里有光,面向未来的光。L同学还在监区里组织了一个五六人的分享讨论小组。他们经常在晚上闲下来的时候,坐一块探讨课程的内容,做笔记,分享彼此的想法。

与此同时,他们还在不断成为新的传播节点,影响更多的人加入学习。很快,学习得到课程的服刑人员目前已经有十几个人了。

有一天,Y同学很激动的跟杨警官说,"他们几个让我代为转达对你的感谢,这些课程对他们帮助非常大,他们都觉得为自己打开了一个重新跟这个世界连接和重新认识自我的方式。"

看着每一位同学的成长与变化,杨警官特别感动,并决定持续努力,把自己活成一束光,照亮周围的人。杨警官不仅影响了很多个服刑人员,还有他的两个同事。我相信更多美好的故事将不期而来。

再来说说杨警官本人。监狱实行的是军事化管理,长期处在严格、封闭、乏味的工作环境中,天天要面对服刑人员的负能量等,这些都很容易让狱警感到压抑和沮丧。杨警官的工作及工作环境,本身就会给他带来巨大的压力,本就折磨他十年的疾病,突然在这个时候恶化,好不容易做了手术正要康复,结果怀孕两个月的妻子,又突然怀孕胎停育,真是难上加难再加难。

杨警官承受着身体、生活和工作的三重压力,在颓废和疑惑之际,接触了Y同学推荐给他的「得到」,学习了陈海贤的《自我发展心理学》,心理慢慢被治愈,平衡了很多,并将自我发展的心法传递给了更多的人,成就了一个"人带动人,人点燃人"的故事。

目前,有两位已经出狱了,其中一个是前面所说的Y同学。他出狱后社会适应良好,并且现在也是得到重度用户。他买的第一份专栏是王烁的《认知训练营》,并且留言,王烁老师看到后,就把课程赠送给了他。

Y同学说:"在我人生的寒冬让我感到温暖。这个社会包容我,我会尽力回报这个社会;这个社会不包容我,我会让自己变得更好。所有一切的不如意都应是自己的过去付出的代价,只有让自己变得更好,才能重获信任,才能重获认可。"

我特意问了一下杨警官两位已经出狱同学的年龄,一个四十多岁,另一个五十多岁,而四十多岁的就是Y同学。

50多岁的这位同学,一直担心子出去之后会和这个社会脱节,会有沟通和认知上的障碍,但是看了杨警官给他们分享的课程之后,渐渐开始相信自己可以的,心底越发的有力量。当时他还在里面跟Y同学他们讨论做合伙人,计划出来后先适应环境,并做考察,然后打算一起创业

我想很多人都读过《活出生命的意义》,Y同学们就像是中国版的弗兰克。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唯独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一己态度和行为方式的自由,不能剥夺。

在勇敢接受痛苦之挑战时,生命就在那一刻有了意义。像弗兰克这样,在苦难中完成了生命的意义的还有很多。比如史铁生,病魔纠缠,身体残缺,体验到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活着的欢乐;比如说霍金,全身只有眼睛能动,不影响思想遨游太空,用自己的方式在宇宙中发出最闪亮的光芒。

我们会面临生活中的种种困境与苦难。心里不免有无形的"监狱",这座"监狱"或许是懒惰,或许是怂,或许是觉得「学习无用而不学」,或许是觉得还不完全具备良好的学习条件,或者身陷囹圄。没有去行动,都是被心中的"监狱"所束缚,囚禁在自身的牢笼中,被巨大的未知恐惧所包围,只能在有限的世界里寻找短暂易逝的快乐去麻木自己的灵魂。只图一时的快乐是毒死未来的砒霜,也是在变相的惩罚自己。

如何让自己突出重围?简单来说,就是有人爱,有事做,有所期待。对未来的憧憬,本是我们人类的天性,有时候只是一个小小的激动人心的可能,就让我们即使面对绝望,也能唤起希望的力量。

吴军老师说:普通人和精英最大的差距在于学习的意愿,而不是条件或者手段。监狱,尤其重刑犯监狱,里面的环境与困境我们可想而知。Y同学黑暗中的自我救赎,让我对这句话理解的更加刻骨铭心,希望有一天,他也能站在那个舞台上,展示「得到」对他的改变,展示知识对他的改变。在我们心里,有一块地方是无法锁住的,那块地方叫做希望。怯懦囚禁人的灵魂,希望可以令人感受自由。

杨警官善意引导,提供帮助,慢慢改变一个人;Y同学们战胜自己,学习的意志,有了再生动力。故事的每一处,眼里都泛起了泪花,感动完,我仿佛也看到了自己的光。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砍柴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