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JCAI 2019“AI in China”圆桌会,共话中国AI 40年发展

互联网
2019
08/17
16:07
分享
评论

8月14日下午, 以“AI in China”为主题的圆桌会于IJCAI 2019(国际人工智能联合会议,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s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期间举办。本次圆桌会由IJCAI 2019理事会主席、香港科技大学讲席教授、微众银行首席人工智能官杨强教授主持,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张钹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长高文院士,南京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周志华教授,香港科技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冯雁(Pascale Fung)教授,香港科技大学张潼教授以及第四范式CEO戴文渊出席,一同回顾中国AI 40年的发展历程,共同展望中国AI的下一个40年。同时,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联合会(简称“联合会”或“GBAIR”)在会上正式宣告成立。

今年是IJCAI 成立50周年,以及IJCAI与中国结缘40周年,作为本届IJCAI大会重磅推出的五大圆桌会之一,“AI in China”圆桌会富有独特的历史纪念意义,为IJCAI 2019的整个议程增添了不少沉淀感和厚重感。

人工智能的概念起源于1956年召开的达特茅斯会议,而中国人工智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有组织系统讨论人工智能的大会则是中国电子学会计算机学会(中国计算机学会的前身)于1979年7月23日至30日召开的“计算机科学暑期讨论会”。此后,中国的人工智能研究迎来一波大爆发。从艰难起步、迎来曙光到如今的蓬勃发展,历经40年的砥砺前行,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成果,已经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不可忽视的重要构成力量。

本次圆桌会上,与会的老、中、青三代中国人工智能代表人物共同盘点了人工智能落地中国40年以来的发展阶段、重要节点与里程碑事件,探讨40年来推动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因素,畅谈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会上重点关注了近年来港澳台地区在中国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并进一步将目光延伸至国际社会,讨论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与国际社会达成的系列合作。

在科研方面,如今国内专家学者在模式识别、图像处理、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的多个领域建树颇丰。会议展出了全国各大高校的多篇人工智能领域的优秀论文,展示了国内人工智能科研的最新创造性成果。

除了科研方面的成果,中国人工智能的产业应用,也成为了此次圆桌会的重要关注议题。与会专家强调:近年来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在中国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随着国家对人工智能领域的高度重视与头部企业的深入布局,中国AI市场高速增长。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19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研究报告》显示,2019年AI赋能实体经济预计贡献收入近570亿元。

中国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在本届IJCAI上也大放异彩。本届IJCAI大会收到了将近5000篇投稿,其中有850篇被接收,而中国被接收论文的数量是最多的,共有327篇论文的作者来自中国大陆(不含港澳台),占比38%。在IJCAI 2019理事会主席、微众银行首席人工智能官杨强教授看来,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他表示:“中国学生已经大量涉足人工智能领域,在今年投稿量和接收量上,华人群体的参与程度都是最高的。”

站在IJCAI与中国深度结缘的历史交汇点,圆桌会上更是宣告成立了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联合会(简称“联合会”或“GBAIR”)。该联合会由粤港澳三地最具代表性的人工智能学会联合发起,包括:广东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学会(简称“广东AI学会”或“GAIR”)、香港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学会(简称简称“香港AI学会”或“HKSAIR”)、澳门大湾区人工智能学会(简称“澳门AI学会”或“MGBAI”)。三个学会各自汇聚本地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的顶级学者专家,得到了工业界的广泛支持和政府的鼓励认可。此次在IJCAI“AI in China”圆桌会上宣告联合,将进一步发挥人才的凝聚作用,增强科技创新的化学反应,促进中国在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长高文院士表示,如今我国人工智能在受益于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丰富的应用场景等优势的同时,也面临着开源开放平台建立不足、核心元器件薄弱等短板。他认为,接下来人类将迎来第四次工业革命,预计在2030年左右进入智能时代,把握好人工智能这一智能时代的核心,对于中国而言至关重要。

“我们离真正的人工智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圆桌会的最后,杨强教授提出了对人工智能领域内后辈研究者的希冀,他表示,怎样才能让人工智能真正大规模落地,是每个研究者都应该沉下心来想的命题。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本次“AI in China”圆桌会通过回顾与总结人工智能在中国发展的40年历程,能够为新一代人工智能从业者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推动人工智能研究与应用进一步在中国开展,提升中国人工智能的国际影响力。

(责任编辑:mzcy898)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砍柴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