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科学奖出炉:首期10亿元,为青年科学家“雪中送炭”

互联网
2018
11/09
15:08
分享
评论

来源:《知识分子》

撰文:李晓明

马化腾和饶毅交流,会发生什么“化学反应”?

《知识分子》编辑部熟悉主编饶毅不时有一些创意想法,北大及其他与饶毅工作的单位也了解。不过我们并未预料到2018年5月3日他在深圳与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会面的结果。半年之后,11月9日,腾讯基金会宣布设立首期10亿元的“科学探索奖”。

一个旨在为青年科学家雪中送炭的奖项,就此诞生。

支持中国的青年科学家,能够有力地推动中国出现卓越的基础科学、先进的应用科学,为中国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原动力,为造福人类提供共享的智慧结晶,这是马化腾和饶毅达成的共识。

今年下半年,腾讯股价高位跳水,大跌40%,又有内部架构大调整,但马化腾调研、咨询、讨论科学探索奖一事始终未停下。“马化腾不是忽悠型、而是实干型企业家,他真心关心中国的发展,相信科学对中国的重要性”。饶毅感慨说,“他对青年科学家的支持,自始至终没有丝毫动摇过,奖金的数量也没有因为腾讯市值缩水而有任何减少。”

此刻,已经有一大批科学家站在“科学探索奖”的身后——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清华大学教授毛淑德,中国工程院院士何华武、邬贺铨、李培根、高文、谢克昌、程泰宁,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十一、施一公、潘建伟,著名数学家张益唐,美国科学院院士谢晓亮,担当发起人;徐匡迪、王志珍、徐冠华、潘云鹤、许智宏等院士专家,出任科学探索奖顾问。

还有一批科学家,即将加入九个科学评审组。每个评审组五位常任评审专家、每年另外两位年度专家,将有逾60名专家为提携支持科学青年捐献时间和专长。

他们,科学家和企业家联手,正在以慈善的方式支持青年科技工作者,发展基础研究和前沿核心技术,目标是对中国科学有益,对国家有益。

一、餐桌旁的一个建议

“国家对科学人才需求很大,但人员经费有限制,企业和基金会能否与国家互补,不同角度支持青年科学家在国内安心工作?”

5月3日,深圳,腾讯集团总部38楼。饶毅在餐桌上认真地向马化腾建议,发挥民间力量的优势,支持青年科学家。

当天的晚饭吃了两个小时,马化腾才知道,连北大、清华等条件看似优渥的一些青年科学家也面临很大的生活压力。他仔细向饶毅询问,如果设立一个支持青年科学家的奖,该怎么做,支持什么样的科学家,什么年龄、学科,等等。

他最后说:“这件事情我来想一想,找团队跟进。”

饶毅曾撰文介绍全球迄今最成功的慈善家之一——美国的洛克菲勒,他一生捐款资助了很多大学和科研机构,从今天经济学世界第一的芝加哥大学、诺奖密度最高的洛克菲勒大学,到北京的协和医学院,对科学推动特别给力。

中国从历史上缺乏自然科学传统,也缺乏慈善资助科学事业的传统。在过去一百年的时间里,中国的现代科学系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建立起来了。

在饶毅看来,如今国家前所未有地重视科学和技术。在国家管理体系中,科技从教育事业中剥离、独立出来,意味着需要科学技术真正贡献于国家发展,这是很大的一个变化。与此同时,国家已经发展到了人才密集时期,优秀人才回国发展是趋势;而民营和国营经济,都处于需要通过真正的科技创新进一步发展的时候。

而马化腾对于科学的兴趣,广为人所知的,已经不仅是小时候摆弄天文望远镜想当科学家的故事,近年来,他先后参与了捐赠未来科学大奖,承诺3年捐赠科学突破奖(Breakthrough Prize)900万美元,以及捐赠西湖大学。此次饶毅的提议,正赶上国内热议核心技术“卡脖子”,让他对科学有了更深的感触。

二、中国基础研究面临巨大挑战

在5月26日的未来论坛深圳峰会上,马化腾公开谈到基础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移动支付再先进,没有手机终端,没有芯片和操作系统,竞争起来的话,你的实力也不够。现在这个时候,大家要更加关注基础学科的研究。

过去,大家更关注实用主义,但是我想所有人都清楚我们不能再抱有侥幸心理,一定要投入更多资源去做基础科学研究。”

马化腾深圳演讲后,腾讯团队很快开始向科技界咨询设奖的建议。

7月6日,关于腾讯设奖的座谈会上,与会的14位科学家来自北京、上海、西安、杭州、深圳、南京,专业背景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医学、天文、计算机以及交叉学科等,年龄分布从35岁到76岁。

马化腾的思路基本明确。“其实,锦上添花的时候可能是大家并不需要的,我感觉反而是雪中送炭——早期、针对人才、特别是有潜力的青年科学家,提供一些必要的支持,这方面可能更重要。”

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政协副主席韩启德院士,军事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贺福初等科学家,对设奖支持青年科学家大为赞赏。

“从历史的角度思考问题,驻南使馆被炸,炸醒了我们的军队国防现代化。”贺福初表示,最近中国关键核心技术遭遇各方挑战,也将成为中国科技的历史性拐点,自此之后,中国社会上下,大家都知道必须要靠创新驱动发展,而不仅仅是一句口号。

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志珍教授表示:“民间资金支持中国科学,这个动议,在中国社会的发展历史和中国科学的发展历史当中,都是很重要的突破。”

原中国科学院党组副书记、中国科技大学党委书记、科学院化学所研究员郭传杰认为,这将是我国科技界近年的“象征性大事”之一,企业支持科学在中国是“开创性”的工作。

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朱邦芬认为,该奖项“将对中国科学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北工业大学常务副校长黄维则表示:“非常感动腾讯在取得阶段性成就后支持科学,这一举措正当其时。希望通过这样一个奖的设立,引领中国未来的科技创新,为国家战略创造条件和氛围”。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计算所前所长李国杰评价道:“这一奖项能够起到带头作用,促进更多民间企业家支持科技创新和科学发展,能实现这个目标很了不起”。

三、青年科学家的痛点

“回国后,到底是什么东西限制了你们百分之百、甚至百分之一百二十地投入到前沿的、自由的、甚至是冒险的研究里去?”

2018年7月5日,80后浙江大学教授王立铭把问题抛给了11位自己相熟的青年科学家,他们来自北京和上海的大学和国立研究所。

“我希望他们给出一个真实的痛点,最终反馈的信息,还是让我有点吃惊。”第二天,王立铭飞到北京,在上述座谈会上分享了自己的调研结果。他是唯一受邀的青年科学家。

马化腾也来了,他侧过头来,认真听这位语速很快的年轻人发言。

“痛点还真不是缺少研究经费。我采访的这批人确实在各自领域做得不错,五年内基本上可以拿到1000万左右的经费,支持他们做前沿的冒险研究”。王立铭说道。

“实际上一个非常真实的痛点是,安家在一线城市导致的生活压力。我把每个人付了多少首付,拿到多少安家费统计了一下,算出来平均缺口大概在200万元左右。尤其是面临这三五年的房价,是很难解决的一个问题。”

王立铭继续说道,“特别大的经济压力和生活压力跟科学研究是有矛盾的。如果你每天走进实验室,跟学生聊的时候,脑子里还在想这个月房贷怎么还,或者小孩去哪里上小学,这个本质上是无法甩开负担去做前沿的、冒险的研究的。”

“高校确实不太缺钱,科学院其实也不缺钱,它缺人员的费用。我也举个例子。中国的‘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建设经费十几亿元,但是没有一分钱人员经费。”国家天文台前台长严俊也在发言中提到。

“买得起马,配不起鞍”,中科院院士崔向群2016年就曾向《人民日报》诉说:“为啥国家花了这么多钱建设大科学装置,却没有配套的人员管理、薪资发放机制?”

而就在上周,一则FAST十万年薪难招人的报道刷屏,再次印证了类似的困境在中国的科研体制里并未得到根本改善。

在座谈会上,马化腾对此深有感触,他谈及一次和中国科技大学教授潘建伟的谈话,得知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的团队有一波青年人才很难留得住,却又不知道该用什么模式合作。一方面国家科研机构和高校建设的科研平台,青年人才不能完全脱离开,平台的科研经费很多,但另一方面,对人才的薪酬又无法突破。

四、评奖由科学家们“说了算”

从2019年开始,每年将有50位不超过45岁青年科学家获得科学探索奖,每人奖励60万元,连续5年。

“这笔费用由获奖人自由支配”。10月19日,科学探索奖第一次发起人会议,与会科学家最终形成共识。“年轻人可以放心使用,不要再被忽悠捐出去”,一位科学家大声地补充道。

经历半年时间的调研、咨询和讨论,这次会议上也明确:科学探索奖奖励的领域将主要集中在基础科学和前沿核心技术,包括数学物理、生命科学、天文和地学、化学新材料、信息电子、能源环保、先进制造、交通建筑技术、前沿交叉技术九大领域。

与会专家都希望科学探索奖做出自己的特色:不奖项目,不奖成就,就是奖励人,而且是青年科研工作者,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让有能力有兴趣的人,心无旁骛地投入基础科学和前沿核心技术的研究,帮助中国未来科研发展。

马化腾说,应该更加关注更底层的、更基础性的、可能市场上不感兴趣的基础研究和前沿核心技术,大家觉得头几年可能根本没法转化成商业价值。这些领域恰恰就是现在被忽视的地方。而且也是一个痛点。唯其如此,这个奖才能真正让青年科学家沉下心来做自由的探索,从而帮助到中国科研,帮助国家创新发展。

科技部前部长徐冠华当场给马化腾点了一个大大的赞。他说,中国企业家过去支持教育,像香港的李嘉诚已经成为范例,但是给科技的钱很少,特别是给基础科研,给前沿核心技术的更少,因为这是没有利的。马化腾开了一个好头。科学探索奖将带动全社会关心科学的发展,这对我们国家和民族是很大的贡献。希望更多的企业家能够有远见来支持这样的事业,把钱用来支持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大事上来,而不一定非得解决应用。

留给科学家们的问题是:怎样才能选对人,让奖励真正发挥作用?

在中国,这远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我们中国的评奖太复杂,每年耗费了多少人力和物力,包括申请人、评审人和组织者,如果为了堵住漏洞搞得很繁琐,就又陷入到中国评奖的泥沼里了,很难办。”一位科学家坦言。

在第一次座谈会上,王志珍院士就疾呼:应该要坚决反对、坚决摒弃我们当今社会里头评奖、评项目当中需要走后门、搞小团体、搞桌子下面那些很不好的事情。好像不去做那些事情,不低下头来,你就拿不到一样。我们要能够做出一种新的、真正讲究科学的奖励来。

候选人从何而来?是通过单位或者社会机构提名推荐,还是个人申报?

一位科技界管理者直言,不要高估单位、行政部门或者是学会、协会的“权威度”,因为这种部门倾向越来越严重,都想推自己的人上去。如果通过行政部门推荐,则很可能让这个奖变成了一顶新的帽子,而且容易论资排辈,搞平衡,从而失去意义。

一番激烈讨论后,提名的标准并未敲定,但与会人员一致认为,学者个人推荐,不管是院士,还是对青年人更加了解的院系主任、科研院所所长,都应该是他们作为学者身份的个人推荐。

因为,提名的核心就是,谁提名谁负责。这意味着,提名人将用自己的声誉为候选人背书。

“但是也应该允许个人报名。科学探索奖不是甄选院士,是选拔年轻人,而不是到了一定程度再去遴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程泰宁提出,而且年轻人不一定都认识院士,如果只是提名制,很可能把一些有潜力、知名度不高的人排除在外了。

“个人报名可以,重点要看proposal,写一个好的proposal是最高的门槛。”美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讲席教授谢晓亮表示,一个proposal里的idea很重要,但是一些年轻人的idea很可能是以前跟着别人做的,这就需要甄别,对评审要求就变得非常高。

另外,大家一致同意,对于出现学术道德问题的候选人或者获奖人,都将一票否决。

最终的评审细则将在汇总各方专家意见后,于2019年1月初正式公布。

为保证整个奖项运作,科学探索奖的评审最终突出强调,评审机制、流程和结果,真正由科学家们“说了算”,汇聚学者的智慧、品格、专业眼光和判断,不唯出身、不唯帽子、不唯派系,才能选出正确的获奖人。

11月9日,作为科学探索奖的发起人,饶毅、杨振宁、毛淑德、何华武、邬贺铨、李培根、陈十一、施一公、高文、程泰宁、谢晓亮、潘建伟,科学探索奖顾问委员会主席徐匡迪,分别寄语青年科学家,为国家的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为国家引领世界作出重要的贡献。

图片1.jpg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砍柴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