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南国书香节佳作频发,网易蜗牛读书对话阿来余华等知名作家

互联网
2018
08/15
14:23
分享
评论

一年一度的南国书香节刚刚在广州落下帷幕,本届书香节知名作家星光璀璨,大量新书好书全新首发,其中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阿来畅谈了自己的写作经历,著名作家余华发布了全新杂文集,马原、蔡骏、葛亮等不同领域的知名作家也都在本届书展中表达了各自的文学观点。今年夏天,网易蜗牛读书第二次来到南国书香节,独家对话了阿来、马原、蔡骏和葛亮,走近他们的文学创作世界,如余华新书《我只知道人是什么》、葛亮新书《问米》、阿来的获奖作品《蘑菇圈》等佳作,都已上架网易蜗牛读书,可以直接搜索阅读。

阿来:普通人不屈不挠的前行是史诗的本质

在《尘埃落定》十年之后,知名作家阿来带着自己的长篇小说《机村史诗》,举办了一场“用写人的文学照亮历史”的主题讲座。阿来认为,大部分普通人在琐碎日常的生活中,为了生存而不屈不挠地前行,这就是史诗的本质。而这也正是他在写作中挖掘的普通人身上不屈不挠的本质,并记录社会变迁的轨迹和方向。

在网易蜗牛读书的专访中,阿来聊起了自己的写作经历,经历过文革和上山下乡,也进行了大量的阅读和写作尝试,阿来对“比自身更广大的那些东西”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尝试用地域文化表达家国情怀,这便催生了他的《尘埃落定》。对于今天的年轻人,阿来也认为对精神层面还是要多一点关注,对于世界家国也要有更多的关注,以自身的奋发争取在社会中的立足。

余华新书首发,集结文学创作心得

由译林出版社出版的余华全新杂文集《我只知道人是什么》,这次在南国书香节中全面首发,这一次,余华将自己这些年与世界文坛交汇时,对当下所处时代的观察和思考记录成册,并在书中回忆了自己的创作经历。也为阅读和写作道路上的年轻人带来了一些建议,他认为自己是作家也是读者,要想成为好作家,首先要成为好读者,“第一,要去读伟大的作品,不要读平庸的作品;第二,所有的作品都存在缺点,读的时候不要关心缺点,应该关心优点。”余华坦言,自己年轻时没有丰富的阅读资源,只能一边阅读一边写作,当下的年轻人应该留更多时间去阅读,对将来帮助一定很大。

余华的新书《我只知道人是什么》已在第一时间上架网易蜗牛读书,即日起便可搜索并阅读。

马原:遇见身心自由的自己

作为“先锋派”文学的开拓者之一,马原经常自称“我就是那个叫马原的汉人,我写小说”,他十年前被诊断出肺部重疾,如今定居云南潜心休养,经历了人生的起起伏伏,继续倔强地生活着。网易蜗牛读书专访了这位个性十足的作家,马原分享了自己对小说的理解和定义,认为不少作者为了获奖而写作当下题材,但真正的小说应当关注历史和时代,当大家都急功近利的时候,这个时代就鲜有好的文学。谈起自己人生的两个福地西藏和云南,马原认为这两个地方完全不同的历史文化和宗教背景造就了两个不同的世界,也催生了自己的写作灵感。新书《姑娘寨》正是马原在云南定居后描写的身心自由的自己。

蔡骏:写作是表达人生的多种可能性

作为国内悬疑文学的代表人物,蔡骏这次带着自己潜心创作的系列新作《镇墓兽·金匕首》来到南国书香节,从第一本长篇小说到如今的系列IP打造,蔡骏始终保持着悬疑小说的畅销记录,在接受网易蜗牛读书专访时,他把这些年来的高产作品归因为自己的创作冲动+创作能力,生性敏感的蔡骏对于生活与社会的观察细致入微,正在从这个急剧变化的时代里汲取大量创作灵感,同时他也觉得创作是一种可能性的表达,在写作时想象人生的更多可能性,从文字里获得自己的成就感、表达自己的价值观。

葛亮:以当下历史观致敬先辈时代

出身为陈独秀和邓稼先的后人,而今是香港浸会大学副教授,研究并创作中国现当代文学,传统家族与现代事业的交织赋予了葛亮诸多身份标签。这次,葛亮带着自己的新书《问米》来到了南国书香节,并接受了网易蜗牛读书的专访。身为名门之后,家族的影响催生了葛亮独特的历史观对家与国的关系多有思考。

如今作为钻研现当代文学的大学副教授,葛亮对当下年轻人的历史观也有着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他对年轻一代对香港历史的重视非常乐观,“只有了解自己的过去,才能理清当下和展望未来。”葛亮对年轻人提出了自己的期望。

网易蜗牛读书此次参加南国书香节,对阿来、马原、蔡骏、葛亮四位作家进行了独家视频专访,都将收录在特色文化人物专栏《精神的壳》中,该专栏关注文化人物的精神世界,已推出过蒋勋、张大春、蒋方舟、余秀华等不同领域文化人物的专访内容,本次南国书香节的人物专访也将陆续上线,敬请关注。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砍柴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