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毁不掉下一代,但套路正在毁掉智商业界

砍柴网 / 新京报 / 2017-09-20 09:00
呼吁环保是一件好事,但危言耸听不是正确的方式。与其妖魔化外卖,不如关心一下垃圾分类体系的建设更靠谱一些。

最近网络上流传一篇《外卖,正在毁灭我们的下一代》的文章。文章称,某外卖类APP近期发布了中国外卖大数据,显示中国市场用户规模达到6亿,2016年在线外卖用户消费频次每周消费3次以上的用户占比高达63.3%,外卖就餐成为常规方式。

然后,进行了一个简单粗暴的计算:

"每周最少有4亿份外卖

飞驰在中国的大街小巷。

至少产生4亿个一次性打包盒和4亿个塑料袋,

以及4亿份一次性餐具的废弃。

一个塑料袋的平均使用时间25分钟

每一个塑料袋的降解至少需要470年"

我没弄明白"每周4亿份外卖"这个数字是怎么算出来的。我查了一下相关机构发布的中国外卖大数据,发现原文写的是"预计2020外卖用户渗透率达到80%,用户规模达到6亿"。

结果"预计"被吃掉了。而且即使到2020年,"6亿用户"也不会像看起来这么夸张,很多注册后基本不用的人都会被统计在内。

计算方式不重要,重要的拿出一个一眼看上去就很吓人的数字。这是"毁掉下一代"体文章作者必备的技能。

接着,文章开始渲染塑料多么可怕,害苍天害大地还害可爱的鱼鱼。

"按照这个发展速度,到2025年,海洋里每一条海鱼(按一条1千克来计算)就有330克塑料萦绕在它生活的海域。"

数字哪来的同样不重要,重要的是鱼鱼太可爱、太可怜了。所以顺理成章的,理直气壮的,文章得出了感人肺腑的结论:尽量不选择外带/外卖。

这篇网文为了传达"外卖有罪"的理念,不惜诅咒下一代。而这样的套路我们并不应该感到陌生。

去年很多人都被《你穿的每一条牛仔裤都在毁灭我们的未来》刷过屏。那篇文章说:"无论是昂贵的还是便宜的牛仔裤,都意味着罪恶。"文章同样给出一个十分唬人的数字:"一条牛仔裤=3480升水"。

计算方法是这样的:"牛仔裤几乎就是由水制成的,从棉田到棉布再到洗衣机,一条牛仔裤一生之中居然需要耗费3480升水。"

更具体的计算当然是没有的,谁管一亩棉花用多少水,反正3480升这个数字隆重出台了,我们的未来注定要毁灭了。

当时我就有个疑问,穿牛仔裤会毁掉未来,那么应该穿什么裤子呢?为了不浪费种棉花的水,大概需要穿塑料裤子了。

但是现在我们又被告知,使用塑料会毁掉下一代。到底是毁掉未来还是毁掉下一代呢,真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这些文章的套路都是一样的。那就是拼命从人们日常使用的事物中发现"惊天秘密",把相关污染的最坏结果与消费行为进行挂钩,最终将环保责任转嫁给终端的消费者。

"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这句广告语被滥用了。象牙、鱼翅、穿山甲,都可以不买而且应该不买。但是外卖、牛仔裤这些东西人们如何拒绝?这些文章在激起消费者心中罪恶感的同时,没有给出任何可行的替代方案。

比方说,不叫外卖就只有两种选择,堂食或者自己做。堂食的话,如果开车去,浪费汽油,毁灭下一代;如果走路去,浪费粮食,毁灭下一代;自己做的话,厨余垃圾还是要装垃圾袋,毁灭下一代。

进一步讲,你呼出的每一口气都会加剧全球变暖,全球几十亿人,每分钟将产生多少碳排放?炮制出一篇《呼吸,正在毁灭我们的下一代》?

这种因噎废食的环保思路走到极端便是那句话,"人类是地球的癌症"。不要忘了,环保从来不是为了地球,而是为了人类。地球才不在乎那些塑料袋,它老人家活了几十亿年,什么世面没见过。环保的目的是可持续发展,主语是人类。

消费者的责任仅限于合法购买、合法使用,不可以无限外推。我们处于全球化高度分工的社会,任何商品和服务背后都有一个很长的链条,涉及无数利益无数人群。

指出一个东西的副作用很容易,但给出没有任何负作用的替代选择很难。"限塑令"实施多年之后陷入名存实亡的尴尬境地,正是因为市场力量比行政力量、道德力量大得多。

呼吁环保是一件好事,但危言耸听不是正确的方式。与其妖魔化外卖,不如关心一下垃圾分类体系的建设更靠谱一些。

【来源:新京报



1.砍柴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砍柴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砍柴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砍柴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砍柴网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最新快报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