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投资陷阱多,投资人全是华人的融资更需警惕业界

网易科技 / 钛媒体 / 2015-03-24 11:55
早些时候,钛媒体曾专题报道了投资硅谷早期项目的四大陷阱(参见文章《投资硅谷的四大陷阱:创始人、回报率、质量、估值》),进入2015年,第一季度国内热钱尤其是初到硅谷...

第一季度国内热钱进一步涌入硅谷,在实操层面,钛媒体发现,有更多精心设计的更为隐蔽的陷阱在等待着初到硅谷的投资人。比如,撒胡椒面式天使投资必将面临A轮死,投资人全是华人的项目可能是精心设计的融资局,伪装成各种角色的FA,看似客观实则有利益关联。

硅谷

钛媒体注:早些时候,钛媒体曾专题报道了投资硅谷早期项目的四大陷阱(参见文章《投资硅谷的四大陷阱:创始人、回报率、质量、估值》),进入2015年,第一季度国内热钱尤其是初到硅谷的天使投资人数量进一步增长,在实际操作层面,钛媒体发现,有更多精心设计的更为隐蔽的陷阱在等待着初到硅谷的投资人。

想成功避开这些投资陷阱吗?请看钛媒体对硅谷职业投资人、美国中经合集团投资合伙人刘勇博士的特别专访,其提醒初次登陆硅谷看项目的投资人需警惕以下四类陷阱:

陷阱一:撒胡椒面式天使投资必将面临A轮死

在国内天使投资人眼中,硅谷早期项目有着技术含量高、团队背景好、估值相对较低等表象,因此,2015年第一季度,顺承去年趋势,登陆硅谷的国内投资人数量持续增长,而这其中以传统行业转型做投资人或者非专业的投资人为主。

目前,这些投资人在硅谷已经逐步形成了每个项目投5至10万美金、投海量项目的投资风格,业内人将其形象地比喻为“撒胡椒面”式的投资方法。对此,硅谷职业投资人、美国中经合集团投资合伙人刘勇博士表示,长期来看,此种投资策略必然会面临A轮死的问题。

刘勇指出,撒胡椒面式的投资方法只有在出现重大产业机会且趋势非常明确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奏效,比如2000年前的互联网或者2010年左右的移动互联网。而目前,在并没有一个突出的行业大势情况下,很多新进入行业的天使投资人选择“每个少量投、投海量企业”的策略以规避风险,看似分散了风险,实则降低了投资标准,很快就会遇到大量投资的企业面临A轮死的问题。

“近期行业内热议的一个话题是A轮至C轮死,其实,从概率上算,肯定是A轮死的企业远多于B轮又多于C轮,而国内资金在硅谷撒胡椒面式的天使投资做法使得投资盈利再次回到一个赌概率的问题,进一步加剧了A轮死现象。”刘勇表示。

事实上,刘勇进一步坦言,普通人其实并不适合做天使投资人。“天使投资人从其概念产生之初,首先是一个行业老兵,比如雷军等,大多数情况下已经创业成功,并且本着提携后辈、顺便获取投资收益的目的成为了天使投资人。而这种具有极深行业背景的天使投资人往往只在本行业内投资知根知底的人,并且只投数量有限的人,这样保证了有足够精力和资源可以帮助其成长。同时,投的这些人也大多与自己的人际网络有关,这样一来不仅其投资成功率高,而且彼此间可以形成互相支持的矩阵态势。反观目前大多数活跃在硅谷的华人天使,并没有雷军或Peter Thiel他们的资源和关系积累,在对行业把握度不足的情况下跨领域、分散风险地海量投资,可以预见,失败率将是非常高的。”

陷阱二:投资人全是华人的项目可能是精心设计的融资局

国内投资人初次登陆硅谷,首先接触的当然是华人作为创始人的项目,但这些“自己人”的项目往往也隐藏着很多风险与陷阱。对此,刘勇提醒国内投资人,尤其需要警惕那些投资人全是华人的项目,可能蕴含着估值和炒作接盘等多重陷阱。

目前,在硅谷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是,很多华人的创业项目,虽然创始团队背景很优秀、项目技术含量也很高,但是在天使轮和pre-A轮阶段的投资者全是来自国内的资金,而唯独不见硅谷本地主流天使投资人和VC的身影。对于初次登陆硅谷的国内投资人而言,参与投资这样的项目之前一定要谨慎判断。

“一个硅谷热门项目在天使、pre-A尤其是A轮阶段,完全没有本地的主流投资人参与,这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因为,如果这确实是一个好的项目,找本地VC是一个双赢之举——创业公司面向美国市场需要当地主流VC的资源支持;而本土VC近水楼台也可以更清楚判断美国市场需求,并利用自身资源帮上创业公司的忙。反之,当你发现一个针对美国市场的华人创始团队项目,在投资轮中没有领投方,投资方全是新成立的国内背景天使基金,并且没有一方投前进行过尽调,那么,它到底是不是一个好项目,就需要打上一个问号。”刘勇向钛媒体表示。

刘勇建议对于这样的项目,投资人需要从项目市场潜力、竞争优势、客户情况等多方面进行详尽的考察,而后再做出投资决策,“目前硅谷出现的这类项目中,纯粹骗钱的有但是少数,更多的情况是这些创业团队利用各种商业手段包装炒作自己,并且利用国内资金对美国市场和投资环境的不熟悉,来获取更高估值和更多优惠条件”。

刘勇进一步指出,事实上,即使考察最终证明这是一个好的项目,但由于该项目早期投资人都是国内资金,其在A轮融资时也会面临没有硅谷主流机构接盘的窘境。“到A轮阶段,硅谷本土机构首先对该项目天使轮做的事情不了解,其次对其清一色的国内天使投资者也不认识,那他们怎么可能有动力在A轮接盘呢?”

陷阱三:伪装成各种角色的FA,看似客观实则有利益关联

国内投资人在硅谷做早期投资,第三个需要注意的便是伪装成天使投资人或者第三方平台的FA(财务顾问)公司,这些FA表面看起来立场中立,而实则与其推荐的创业公司有利益关系。

向投资人介绍项目,成功后拿佣金——FA的商业模式本来无可厚非,国内也有华兴资本等很多成功的FA公司,但目前硅谷的情况是,很多实则是FA的个人或者机构并不会主动披露自己的FA身份,而是伪装成投资人或者第三方平台,向初来乍到的国内投资人推荐项目。

第一种情况是FA伪装成投资人。同为投资人相互之间交流和推荐项目很正常,但刘勇向钛媒体透露,硅谷有一些投资人甚至投资机构其实身兼FA身份,“比如一个项目计划融资100万美金,某位投资人自己出资了5万,但同时他代理帮助创业公司找剩下95万的出资方,并且融资成功后提成一定比例的佣金。这种情况下,他其实身兼了FA和投资人双重身份。由于有了这一层的利益关系,那么他对于项目的推荐是否客观就值得推敲了”。

事实上,国内外不论在一级还是二级市场,向其他投资人推荐投资项目或者股票的第三方都必须通过免责声明(Disclosure)来披露自己是否与被推荐对象有利益关系。而美国监管机构则明确要求所有在美国市场活动的FA都通过series 7考试并获得broker license才能从事此类活动。但是目前在硅谷,很多隐性FA身份的投资人并没有此类执照,也不会直接告诉你他与被推荐创业公司之间的财务顾问关系。这样的活动不仅违反了当地法律,也会给初次登陆硅谷的国内投资人误导并带来投资损失。

在硅谷,另外一大类项目推荐机构是第三方平台,比如很多Demo Day组织方、融资平台、创业大赛等。刘勇建议,国内投资人在与这些平台接触时,也可以留意询问下该平台与创业公司之间是否存在FA协议,以供决策参考。

“在国外,如果不主动进行披露,通常默认是没有利益关系的,但是在硅谷华人圈子里实际操作的时候却不是这样,值得新入场的国内投资人多加注意。”刘勇向钛媒体表示。

陷阱四:早期投资大势紧缩情况下,你确定自己要逆势进场?

天使投资需要抓大势,目前国内投资人的另一个误区是认为现在是登陆硅谷进行早期投资的最佳时刻。对此,刘勇也提醒投资人“风险已提高,入场需谨慎”。

专注于初创公司数据研究的专业机构Mattermark近日在一份分析报告中指出,2014年第四季度全美初创公司投资交易量已经跌至2011年水平,尤其是种子轮的投资下降趋势明显;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A轮的交易量却多年保持持平的状态。硅谷投资:投资人全是华人的融资局需要警惕

对此,刘勇向钛媒体指出,上述数据说明美国主流投资机构已经意识到目前天使阶段投资风险很高,对于早期项目,他们抱持谨慎态度并收缩规模以控制风险。

“事实上,美国本土投资机构对种子轮投资的紧缩态度以及A轮投资交易数量的相对稳定,恰恰说明目前硅谷早期投资阶段存在着大量的泡沫,而美国本土投资机构已经明确意识到这一点,并开始控制风险。那么在这样的宏观环境下,新入场的国内资金也应该多一分谨慎,不要成为接盘的最后一棒。当然,优质的早期项目永远都是存在的,国内资金可以通过更多参与A轮之后的投资来规避当前硅谷存在的种子、天使轮泡沫和不确定性风险。”(本文首发钛媒体)



1.砍柴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砍柴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砍柴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砍柴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砍柴网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