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正成为下一个科技巨头,尽管它的名声与业绩并不匹配业界

好奇心日报 / / 2014-12-30 02:27
一个反面的例子是马云。2011 年马云在未经董事会同意情况下擅自将支付宝股权由阿里巴巴集团转出,他本人以及阿里巴巴被指责有商业道德问题。但由于阿里巴巴自生的商业成功...

2014,小米的想象空间不再受限于智能手机

2014 年,小米公司画出的未来已经远远超出它立业之初的“高性价比智能手机”。根据《华尔街日报》的报道,小米完成了新一轮 10 亿美元的融资,公司估值达到 450 亿美元。

450 亿是一个什么概念?

尽管私有公司估值和公开上市公司的市值并不直接对等,但看看这些市值为 450 亿美元附近的企业,大多成立数十甚至上百年:空中客车、日产汽车、佳能……而小米不过成立 4 年、推出手机不过 3 年。

2013 年,“小米”还作为智能手机厂商,和魅族联想等手机品牌相提并论;而到 2014 年年底,当你在谈论国内三大科技巨头腾讯、百度和阿里巴巴时,再也不能忽略小米的名字,因为它极速扩张的智能手机业务、全国第三大电商“小米网”、8500 万用户的 MIUI 手机操作系统,以及雷军声称已经投资的66 家“生态链”公司,包括智能硬件,内容和互联网服务供应商。

从 20 万到全球第三

今年小米预计自己的智能手机销量超过 6000 万部。这里恐怕见不到多少水分,因为根据第三方市场分析公司 IDC 的数据,小米在今年第三季度已经超过华为、联想和 LG,成为三星和苹果之后的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厂商。

在 2011-2013 年,小米手机通过产品的参数“性价比”、“抢购”和“刷机方便”等因素在喜爱折腾的科技产品的“发烧友”传播开来。根据小米官方数据,手机销量从 2011 年的 21.5 万部飙升到 2013 年的 1870 万部。

小米也把今年的年度目标从年初的 4000 万部调整为 6000 万部,最近还公布了对 2015 年手机销量的预期:1 亿部。这个数字相当于 2011 年全盛时期的诺基亚手机的销量。

2014 年每季度销量图(第四季度为预测数)

小米手机在 2014 年高速增长跟他们拓宽了低价产品线有关:红米、红米 Note 手机这些低于 1000 元人民币的中低端设备,为小米拓宽“发烧友”之外的人群。红米 Note 在 2014 年 3 月上市后仅用了 8 各月时间,便超过了 1000 万的销量。这比起小米第二代手机小米 2S 以及小米手机 3 超过 1000 万销量的速度都要快。

小米手机在去年以及今年 4 个季度内快速增长,甚至赶上了国内智能手机厂商的“第一梯队”华为和联想。

图:各大手机厂商与小米最近 4 季度的对比

今年 12 月宣布和国内家电厂商美的合作之后,“小米科技”在 2013 年的财务数字也随之曝光了:营收 265.83 亿元,净利润却只有 3.47 亿元,利润率仅为 1.3%。这与雷军在 2014 年初公布的 316 亿元有一定出入。小米公司后来解释称“小米科技”并不等同于小米公司,但对于“小米科技”所包含的业务范围,是否包含智能手机业务等问题,并没有作出进一步的解释。

每一部小米设备都是一个入口

这也许就是小米的创新之处——“适时改变游戏规则”。

无论是 2011 年建立起比拼“性价比”方式击破了智能手机市场的高溢价壁垒,通过用户反馈每周修改产品的开发模式、不依赖渠道商而自建电商销售的产业链控制……小米每年似乎都在市场上建立一些新的规则。而在 2014 年,每一个小米的硬件都成为了入口。

对于诺基亚、摩托罗拉等传统的智能手机厂商来说,从研发、设计、生产等过程之后,通过渠道商卖给消费者以后,这笔生意就结束了。而按照小米副总裁林斌的说法,手机的卖出却仅仅是生意的开始。

硬件以外,赚钱的主要的方式是应用商店以及视频内容。其中游戏业务正成为小米应用商店的重要收入来源。负责游戏的小米互动娱乐部门,11 月的月流水已经达到了 1.75 亿元,截止到 12 月 14 日,小米游戏平台流水已经近 2 亿元。而根据小米官方的数据,旗下主题商店、应用商店、游戏中心都已成为强势的内容分发渠道,在 2014 年上半年,主题商店、应用商店每天的下载量已经超过 3500 万次。

而视频正成为小米的下一个内容目标。今年 11 月加入小米的新浪前副总裁陈彤宣称会用第一批 10 亿美元投资内容制作方,首批宣布的项目包括与优酷土豆的内容合作以及 3 亿美元投资爱奇艺等。

视频的价值体现在广告之中。根据艾瑞的数据,2014 第二季度,中国在线视频市场规模已经达到 54.3 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 73.6%,其中超过 2/3 来自广告。超过 8000 万小米智能手机、盒子和电视将成为视频内容的入口。

智能硬件,小米的护城河

2014 年,小米除了智能手机之外最让人关注的,莫过于对智能硬件的投入。雷军此前在接受采访时称,“小米生态链”投资了 66 家公司,主要包括智能硬件、软件、互联网服务以及内容。

小米进入智能硬件的方式一般是通过“股份换渠道”与智能硬件团队合作,这些产品会被纳入“小米生态链”项目。投资控股之后,小米将会从产品设计和定价开始进行干预,然后接管了后续的宣传、销售等渠道。与小米合作的企业,一般会分为两种:贴上小米品牌、改名“米字辈”的公司,或者保留产品品牌,但压低自身售价和小米进行渠道合作的硬件团队。以下是“小米生态链”中部分硬件公司:

华米科技,也就是原来位于安徽的“智器”。在被小米投资之前,他们从事多种电子产品开发,例如平板等等。在今年被小米投资之后,他们开始进行小米手环的研发和生产。

创米科技是小米公司和原来做代工的 ODM 厂商龙旗科技的合资公司。现在这个公司负责小米智能插座的产品。

该团队生产的小米移动电源已经超过 1000 万台。

这是小米最近才成立的一家合资公司,主要是小米空气净化器的项目负责人苏峻和日本原巴慕达品牌设计师大本雄也在运营这家智米科技。目前小米空气净化器价格为 899 元,但被指抄袭巴慕达的空气净化器产品 AirEngine。

小米在今年下半年宣布投资久安医疗的 iHealth 智能血压计,原本针对 iPhone 的 iHealth 为此专门推出了搭配 Android 手机使用的版本,售价为 199 元,比在苹果店的同款产品便宜了不少。

2014 年 10 月小米宣布投资国内智能灯具厂商 Yeelight。他们的变色 LED 灯泡可以通过手机控制。

小米在今年 12 月投资了做健康数据监测设备的 Misfit 公司。Misfit 的 CEO 称,他们就是为了和小米进行渠道合作而来的。

为什么要做智能硬件?

这可能是小米与竞争对手形成差异化的下一个护城河。

2011 年,当摩托罗拉、HTC 等传统的智能手机厂商还在通过高溢价赚钱,小米通过售价 1999 元但参数配置类似于 3000-4000 元中高端智能手机的“高性价比”以及自家手机操作系统 MIUI 形成差异化,也因此热销了 3 年。

最近两年,包括华为、魅族等手机厂商都接受这个“高性价比”原则参与价格战。智能手机价格继续下探利润越分越薄之时,小米开始为自己的品牌寻找未来的除了价格外的“差异化”——智能硬件就是答案。

而无论是智能插座、路由器、空气净化器,它们目前可以围绕着小米手机和软件而生,像一条小米品牌外围的“护城河”,让你更容易因为完整的服务和配套选择小米品牌的产品。

虽然在这谋篇布局中,小米也有过反复。在 2013 年 4 月,小米正式发布了“小米路由器”,想要这个高配置的路由器产品作为智能家居的中心。小米路由器的带有 1TB 硬盘、定价 699 元,它的主打功能是远程控制下载视频——在一个正版视频网站成为主导,人人影视关门、迅雷衰落的时代去做这样的产品无疑前景存疑。只公布好看的数据的小米目前很少提及小米路由器的销量。

今年 9 月,小米放弃以路由器为核心的智能家居计划,发布小米智能家庭应用 Xiaomi Home 看起来更加可靠:用户只要在 iPhone 或者 Android 手机上安装该应用就可以控制小米生态链上的智能家居产品。

意识到智能硬件,尤其是智能家居市场可能成为下一个高地,目前联想、魅族等智能手机厂商也企图进入这个市场,只是更慢了一些,以及规模更小。联想有 NBD 项目,引进国外的智能硬件团队,魅族则是在今年 8 月开始匆忙做了硬件版的 Connet to Meizu,将国内智能硬件厂商的产品放入其线下商店售卖。但小米光是笼络了这些国内一批优质智能硬件公司,就足以让其他想要效仿小米投资合作模式的手机厂商感到麻烦了。

尽管小米的“智能家居”大部分还只是“可手机遥控的有性价比产品”,但就像是 3D、大屏、高分辨率等标准一样,不管实际使用的时间多少,“智能”“联网”将会成为新一代智能家居产品的标配。在这方面,小米是目前中国公司里面通过投资占股的方式走得最快的。

如何不抄袭已经成了小米最大的挑战

如果说往年小米被诟病和质疑的是“饥饿营销”、“水军”,那么 2014 年小米面临的头号问题就是抄袭和专利。在 12 月小米空气净化器的外观被指抄袭日本空气净化器品牌“巴慕达”之后,对于小米这个企业的道德和专利的讨论也随之激发。而事实上,有关于小米模仿和抄袭的言论并不少,以下是一些被提及过的产品(图片来自 Cult of Android):

小米手机 4 和 iPhone 5s

早在 2012 年小米 2 手机发布的时候,就已经有媒体指小米的产品设计和魅族的手机 MX2 相像;而 2013 年的小米 3 则像是诺基亚 Lumia 的兄弟;到了今年的小米手机 4,外界质疑的模仿对象回到了 iPhone。

被指抄袭的不仅仅是手机,甚至连 2014 年发布的小米路由器 mini 外形也极其接近苹果的外置触控板。类似的对比图片还有:

小米盒子和 Apple TV

小米手机 4 中的相机部分宣传图和苹果的 Aperture

小蚁摄像头和今年被 Google 收购的 DropCam

小米空气净化器(左)和巴慕达空气净化器 Air Engine

今年 10 月,苹果的设计总监 Jony Ive 甚至在接受《名利场》采访是如此评论小米:“我认为这是偷窃,这是懒惰。”(I think it’s theft, and it’s lazy.)

对于智能手机产品风格每代都截然不同。小米副总裁黎万强数月前接受《好奇心日报》采访时给出的解释是,小米是一个年轻的公司,还没有形成自己的设计语言。

但从目前看来,这个问题将会严重影响着小米副总裁 Hugo Barra 的海外扩展战略。在今年年初,Hugo Barra 曾经表示要在 2 年内出成绩。而本年度他们交出的成绩单主要是专利保护较弱的亚洲地区,包括印度和东南亚地区。不久前,小米在印度就因为专利问题而吃了一次亏,被爱立信公司指控侵犯其专利,印度德里高院因此禁售小米,最近才恢复了销售。

在巴慕达和印度禁售事件之后,雷军称小米将会用 5-10 年的时间解决专利问题。至于如何解决,或许小米已经准备了一个答案,它就是金山软件旗下一个名为“智谷公司”。作为“雷军系”的一员,他们重要业务就是知识产权运营:高新技术和相关知识产权的开发、转让及商务信息咨询。

除了技术专利以外,外形依然是绕不过去的坎。从苹果和三星的专利大战就可以看出小米目前的产品没有可能在欧美市场正常销售。

如今已经是全球第三、市值 450 亿美元的小米,得用多长时间才能形成独立的设计风格?

但专利和“抄袭”并不是核心

也许“抄袭”和专利问题只是表象,小米在未来的数年的真正问题是:如何让自己变成一个与它的市场和名声相匹配的受尊敬的大公司。

回顾小米诞生至今的历程,在智能手机的产品的设计、进入智能硬件领域反应敏捷,无一不显示出小米是个极出色的“跟随者”,借助对中国市场的充分了解,他们可以快速找准用户的需求,进入某个领域并且表现出色。但想要成为全球化企业,这些还不够,小米还需要从技术储备、企业品牌和行业趋势的敏锐度上建立竞争力。尽管带着“抄袭和模仿”的道德争议继续前行似乎也不一定会让小米陷入失败境地。

一个反面的例子是马云。2011 年马云在未经董事会同意情况下擅自将支付宝股权由阿里巴巴集团转出,他本人以及阿里巴巴被指责有商业道德问题。但由于阿里巴巴自生的商业成功,上市之后,以往的问题似乎不再是问题,也鲜有人关心提及。华尔街也是一个势利的地方,对商业伦理总是让位于市场诱惑。

对小米这样有潜力成为全球一线的科技公司,我们依然可以有更高的要求。即使“成王败寇”已经是商业社会的普遍规则。

Top 15 包括:苹果、Google、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亚马逊、迪士尼、麦当劳、星巴克、耐克、小米、宜家、优衣库、万达和万科。这个名单会随着公司经营、市场和趋势的变化而变化。我们会关注它们,也会关注它们的竞争对手和合作伙伴。

关于我们为什么要设定 Top 15 报道计划,请点击这篇我们认为写得还不错的文章。



1.砍柴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砍柴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砍柴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砍柴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砍柴网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