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公司该如何玩转社交红利业界

/ 小刀马 / 2014-12-05 11:44
如果细心的读者应该可以看到最近国外的一些互联网巨头对于社交应用还是非常在意,相应的产品演变和收购活动在最近也更加热络一些。其中,Facebook宣布完成对WhatsApp的收购...

如果细心的读者应该可以看到最近国外的一些互联网巨头对于社交应用还是非常在意,相应的产品演变和收购活动在最近也更加热络一些。其中,Facebook宣布完成对WhatsApp的收购。欧盟无条件批准这一交易,扫清了两家公司合并的最后一个障碍。此外,雅虎收购了移动信息应用MessageMe。MessageMe是一款类似Whatsapp的移动信息应用,目前已融资1200万美元。而Evernote 公司也宣布了两项新内容,那就是推荐内容(Context)与群聊(Work Chat)。包括谷歌也表示,将推出自有移动聊天应用。

据悉,雅虎收购MessageMe的价格高达3000万-40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85亿-2.46亿)。MessageMe用户超过500万。而WhatsApp目前用户量已经超过4.5亿人,其中日活跃用户比例为70%,每日新注册用户超过100万人。值得留意的是,Facebook Messenger已经开始尝试进行支付功能,它的支付功能也很简单,朋友间付款就像发照片一样。用户可以用已经和自己Facebook帐号关联的银行卡,或者另外添加新卡。此前,扎克伯格也表示,“支付功能可以让Facebook用户之间更好的进行分享,并且更好的和商户互动。”

其实Facebook的支付形态和微信很类似,而且二者的相似性也越来越多。这也可以看出在移动互联时代,社交的跨界性变得越来越普遍,并且由此带来的商业机会也被越来越重视,说白了,就是社交红利的爆发还在持续,只是这时候的变化更多的是对商业模式的考量。而不再单纯地仅仅是社交本身,是一种纵深的合作和衔接。社交聚集的人流导向最终决定商业模式的选择,如果选择得当,那么就可以带来一种新的变革。这一点,微信是积极的倡导者,但不是唯一的参与者。此外,包括百度在内的多个巨头都在寻找着社交红利之外的机会。也可以说是泛社交时代的一种红利爆发和摸索。

在这方面,谷歌也不甘寂寞。其实当初谷歌在竞购WhatsApp失利之后,就一直尝试着要自主进行移动消息应用的研发。据悉,跟谷歌其他产品不同,谷歌即时消息应用将不会强迫用户使用他们的谷歌账号登陆。谷歌或考虑增加印度语支持和视频、文本通讯功能。此外,这款产品将是免费的。而WhatsApp则采用的是免费+增值服务模式。当然,谷歌在这方面已经慢了一个身位。其实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谷歌处处受制,并没有真正摸准市场的脉络。尤其是对社交红利的攫取方面,谷歌迟钝了。

值得留意的是,据Gartner最新研究报告,印度移动用户数在2014年将增长8%,达到8.15亿。这也就是说,印度将有可能成为仅次于中国的全球第二大移动市场。因此,印度对谷歌的诱惑力很大。WhatsApp印度市场用户群已达到了6500万,Line在印度也已拥有超过1800万注册用户,Viber到今年年底目标用户群为3000万。印度当地Hike服务声称,其用户群超过了3500万。由于微信在中国市场的一枝独秀,其他的竞争者根本没有进入的机会,或者说进入也无法超越并达到和微信竞争的态势,因此在中国之外的市场寻找社交红利爆发的机会就变得非常重要。这方面,无论是Facebook还是谷歌都非常明晰这一点。

那么,值得我们关注的是,社交红利时代到底会如何演变,这一点对于中国市场也同样重要,无论是对于腾讯本身,还是BAT三大巨头都是相同的。或许对于百度和阿里巴巴而言,社交红利本身的参与度在下降。但是我们从另一种角度来解读,就不难发现,其实在微信之外的社交红利依然存在,包括百度和阿里巴巴都参与到其中,那就是借助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一种新兴整合。在这方面百度的直达号,以及新兴移动产品的创新计划包括人才的聚集都是如此。再加上百度百发等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参与市场演变,也是对移动社交红利的一种攫取。而阿里巴巴更是如此,无论是支付宝、娱乐宝带来的互联网金融变化,以及阿里巴巴上市之初的大肆收购都是在力拼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社交红利机会。

未来的机会又在哪里?很多人觉得全球化是趋势,这一点毋庸置疑。不过,单纯地看社交红利来说,笔者更在意的是区域市场,或者是大区域市场。比如中国,比如印度,比如美国等等。在不同的市场获得的机会是不一样的。对于中国市场而言,很显然BAT将占据绝对的优势,其他的社交红利攫取都是在BAT之外的一种创新破冰才会赢得机会。否则难以成功。而在中国之外的海外市场,以Facebook和谷歌为代表的企业或许会因为本身的财大气粗获得一定的机会。但机会的掌控也是看模式是不是能够同步跟进,否者将一事无成。这一点,微信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和示范效益,对于其他模式的借鉴是非常重要的。

当然,作为国内市场,微信带来的火爆过后会怎样发展?这一点是非常值得关注和思考的,为什么微信不断地升级,不断地迎合着市场的需求,并且在公众号的发展中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因为牵扯到太多的模式利益冲突,需要小心化解,不仅仅是政策层面,还是商业层面,在融合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尝试。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是一个新的领域,需要不断地试错。百度和阿里巴巴也是如此。最终的抉择是谁试错的成本更低,谁就有可能获得更大的优势。值得关注的是,社交红利的转换和外延演变,都将孕育出新的机会,这对于新兴创业者来说是最能够把握住的发展优势,当然,这种前瞻性的发展预期需要大智慧和新点子去尝试。

本文作者小刀马。谢绝任何形式的不署名转载。作者微信公众号:daomawuyu(刀马物语)



1.砍柴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砍柴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砍柴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砍柴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砍柴网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