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互联网圈子充满如此多的偏见?业界

/ 罗超 / 2014-12-05 11:43
自从2012年在虎嗅发布第一篇文章至今已近两年。身处广州距离互联网“圈子”太远,并没有太多机会与同行们面对面交流。从大量文章、朋友圈和微信群,却能够明显感受到,互联...
自从2012年在虎嗅发布第一篇文章至今已近两年。身处广州距离互联网“圈子”太远,并没有太多机会与同行们面对面交流。从大量文章、朋友圈和微信群,却能够明显感受到,互联网圈的“偏见”之风日益浓烈,自认为心态平和、力求客观的笔者也开始越来越多地偏见看待事物。

“百度技术远没Google好,如果不是Google退出中国其早已一败涂地”,“Android体验就是垃圾,IPhone是世界上最好的手机……”,“科技媒体不都是黑公关吗?”“互联网公司做硬件是扯淡,北京创业者爱忽悠”“小米的数据一定是刷出来的,天猫双十一的数据都是假的”“腾讯成功就是靠抄袭”“淘宝上的卖家赚钱的很少的,流量已经不行了”……

上述“结论”都是我平常接触到的一些观点,但如果仔细推敲会发现许多都站不住脚。要么是人云亦云并无充分调研确凿证据,要么是未能与时俱进已无法适应当下的观点,或者根本就是没有任何逻辑的先入为主判断,可以说,上述例子几乎都是偏见(当然,笔者这一结论也可能是偏见,我现在从情感上倾向于认为它们是偏见)。

百度百科解释,偏见是人们以不正确或不充分的信息为根据而形成的对其他人或群体的片面甚至错误的看法与影响,有很多理论用来解释偏见的形成。

1、最常见的社会学习理论,它认为偏见的习得途径与其他态度和价值观的习得相同。人们从他们的家庭尤其是父母、伙伴、大众媒体以及他们身处的社会中学会了偏见。

2、动机理论用来解释偏见是如何满足个体需要的,如有一种动机理论认为,偏见起源于群体间的竞争,是“群体资源或权力必然的结果”,当人们认为自己有权获得某些利益却没有得到,这时他们若把自己与获得这种利益的团体相比较时,便会产生相对剥夺感,这种相对剥夺感最可能引发对立与偏见。

3、另一种则认为偏见是一种人格障碍,知乎上关于此的颇为激进的回答是,“有些自卑到变态的人喜欢找一些大家认为好的东西来唱反调以彰显他的存在感”。

4、认知理论则认为,基于社会知觉的特点,即使没有经历引发偏见的社会化过程,没有群体间资源竞争或人格障碍的情况下,看似无害的认知偏差会导致偏见的产生。

仔细推敲会发现,互联网界的种种偏见均可以在上述4个大类中找到相关性。譬如持“北京创业者爱忽悠”偏见的人大都为南方创业者,它们更多是因为“动机”理论得出这一结论,因为互联网玩家是“外面来的野蛮人”,破坏了既有利益格局。“腾讯成功就是靠抄袭”的很多持有者则是因为大众媒体日复一日的宣贯所致,它产生了社会习得。

心理学家广泛接纳的消除偏见方法主要有几点:

1、社会。儿童青少年的偏见主要通过社会化过程形成,因而通过对这一过程的控制可以减少或消除偏见,而在社会化过程中尤其要注意父母与周围环境以及媒体的的影响,解铃还须系铃人。

2、教育。接受的教育越多,人们的偏见将越少,教育是无知(传授知识)和狭隘(启发心智)的天敌。

3、直接接触。在某些条件下,对立团体之间的直接接触能够减少他们之间存在的偏见,譬如举办奥运会。

4、自我检控。偏见本身也与认知过程有关,所以通过对认知过程的检控也可以减少偏见。当人们意识到自己有偏见时,通过静下心来想、抑制自己的偏见反应等减少之。在此过程中,内疚感、自我批评、搜寻引发偏见反应的情境线索都有助于偏见的消除或减少。

有趣的是,在互联网如此发达,基于社交网络的信息通道如此透明,人们接受信息和知识的途径如此多样化的今天,互联网上的偏见却有愈演愈烈之势。人们更乐于更容易表达自己的观点,这其中不乏偏见。持有偏见的人往往会发现并不孤独,找到持有类似偏见的团体之时后更会偏见到底。恐怕时下流行的“粉丝经济”及其背后的“粉丝鄙视链”背后也有偏见心理在作祟。

偏见产生的根据是“不正确或不充分的信息”,互联网有助于人们获取充分的信息以及具有信息纠正能力,但却并没有帮助人们降低偏见。尽管心理学家认为“教育”会帮助消除偏见,但一个现象是,在知乎这样的“智慧汇聚之地”还有大量的群体性偏见存在,“群体智商”再度受到挑战,一些存在偏见的答案仅仅是因为“回答字数较多”“阅读起来畅汗淋漓之感“而被推上顶部。

更有意思的是,笔者前面提到的“偏见持有者”不少还是具备技术背景,更应具备理性思维的人(当然,认为技术人更不应该偏见,本身就可能是笔者的偏见,笔者也是技术背景)。例如关于百度和Google的技术之争。前不久笔者发出《如果Google重返中国也难战胜百度》便遭到不少技术男鄙视,我便将其归结为偏见。技术男会经常搜索技术问题,尤其是编程相关问题,由于中美互联网技术的差距,这些问题的答案更可能是英文。因此,Google更带来更好的搜索体验是正常的,但是,更多的搜索需求并非英文或者计算机技术类请求,在通用和长尾问题的中文搜索领域却不尽然。

这是为什么呢?知乎恰好有这个问题,最热答案目前是这样的:

每个程序员都有一个自己的世界,这些性格不是别人教来的,是沉寂在自己的世界里培养出来的,我的世界是Vim,你的世界是emacs,不同的世界看问题的方法自然不同了。

不知道这个答案是否是一种偏见?

SuperSofter(ID:supersofter)是阿超运营的微信公众账号,是WeMedia早期成员。



1.砍柴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砍柴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砍柴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砍柴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砍柴网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