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微视招空姐 短视频营销怎么破?业界

/ 老胡 / 2014-12-05 11:43
视频是个天然的娱乐载体。从微视等平台的播放量对比中,亦可发现,娱乐搞笑频道的播放量要远远高于其他内容。所以,以品牌传播点为基础,做个幽默短剧是个不错的选择。

作者:老胡(公众账号:老胡说科技 或 laohushuokeji)

互联网诞生起,它就在不断刷新着我们对事物的传统认知。你以为是这样的,但互联网通常会告诉你,其实还可以这样。

最近,春秋航空通过微视平台以简单高效零距离沟通方式选出了15位准空姐,靓丽赏心悦目之余让人看到短视频社交平台的另一面。

现在各种互联网营销思维大旗一直高高飘扬,基本已经渗透到了各行各业。利用微视这种新的招聘思路,无疑大大拉近与其的情感距离,营销效果远大于招聘的实效意义。

有些事情你无法理解,不代表不会发生。营销容不得落伍,短视频营销正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趋势。近日腾讯OMG部门变革调整,原微视产品运营团队将升级成为微视产品部,或许就是源于市场对其认可的一个结果。

从事营销的用户要问,短视频营销到底有哪些让人着迷的地方?

1、 能容纳更丰富的信息,易于品牌植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营销效果。

2、 更易于嫁接创意,使营销本身成为一个优质内容,避免营销副作用产生。

3、 自动循环播放,大大增强用户印象。

4、 视频的模仿效应,使优质内容易激起用户的深度参与热情,形成热门标签话题。

5、 分享性,使其传播力更为广泛,极易形成病毒式传播。

6、 相较传统视频广告,其制作成本更低。

事实上,从vine兴起后,一大批品牌商便已经开始行动,并取得不错的成效。国内营销先锋如小米已占位,凭借创意及聚集的粉丝,其单条微视甚至突破了千万播放量,影响力羡煞我等。

当然,优秀者毕竟是少数。多数品牌其实仍在摸着石头过河,并时不时得忍受下被河底的碎渣子扎一下脚的无奈。但河依然得趟过去,如下就以老胡的观察,探讨下短视频营销到底该怎么玩。

声东击西 做一场不像营销的营销

营销不是打仗,最忌讳的就是和受众来硬的。一直以来,商业信息和用户体验又恰恰共处在一辆“雪国列车”,资源就那么点,此消彼长,只要还在车上这种悖论就难以逃避。而最好的办法就是换一个思路,为什么非要在车上争,为什么不能踏出车厢,共同感受下春暖花开的重生希望。

也就是说,要尽量把营销做的完全不像营销。比如春秋航空微视招聘空姐就是个很好的案例。我没有做营销,我只是在招聘空姐。但是我的品牌格调、企业理念、内在文化等,在招聘过程中就这么悄无声息的通过这个平台传达出去了。

奇思妙想 用创意制造话题

首先要明白一点,短视频和微博的话题制造有着非常鲜明的区别。微博是浅参与,重在话题讨论形成热点,讲究新闻性。而短视频则是深参与,重在就一个话题进行模仿,通过标签把一个个类似的视频聚合起来,从而形成话题点,好不好玩,创意能不能引发用户的模仿兴趣,十分关键。这就要求视频本身既要出奇,同时还要易于模仿。

比如53岁的好莱坞动作巨星尚格·云顿为某品牌卡车拍摄的宣传片,脚跨两辆卡车上演“逆天一字马”。该广告一经推出,不仅原视频被疯狂转发,形成病毒传播。随后更是在国内外各大短视频平台掀起了模仿潮,话题火热一时。而模仿潮又加剧了不少没看过的用户对原视频的巨大兴趣,可谓将传播的超叠加效应发挥到了淋漓尽致。

嫁接娱乐巧妙植入玩微片

视频是个天然的娱乐载体。从微视等平台的播放量对比中,亦可发现,娱乐搞笑频道的播放量要远远高于其他内容。所以,以品牌传播点为基础,做个幽默短剧是个不错的选择。而短视频平台亦不乏这样的红人来借力实施。红人动辄几十万的播放量,效果丝毫不比投放传统贴片差到哪里去,更主要的是,其成本还远远低于后者,还不易招用户反感。如今,这样的案例繁多,只要你别拿用户当傻子,剧情、表演太过拙劣,基本上屡试不爽。

-----------------------------------------------------------------------

本文作者系老胡,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和自媒体(公号:老胡说科技 或者 laohushuokeji)。

 


1.砍柴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砍柴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砍柴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砍柴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砍柴网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1
3